高职院校双语教学分层次设置的构想研究

2020-04-27 02:58孙璐黄毅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41期
关键词:双语院校高职

孙璐 黄毅

[摘           要]  随着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走向世界舞台,对双语型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专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体现,双语教学工作的开展模式与实施效果尤为重要。通过对双语教学实践过程的不断总结与思考,认为双语教学的推进要循序渐进,结合“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双语教学分层次设置,符合学生认知学习的心理顺序和专业知识的逻辑体系,解决在双语教学实践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性的问题。

[关    键   词]  双语教学;高职;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1-0008-02

一、研究背景

高校双语教学自教育部2001年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首次提出双语教学的意义和目标,国内本科高校迎接新形势的挑战下陆续开设双语课程,并先后有一批双语课程被列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离学生掌握学科专业最前沿知识、接触世界先进技术与思想更近一步。随后,高职院校紧跟国家经济发展步伐,突出培养国际化技能型人才需求,双语教学有条不紊地开展。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国内高校双语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不容忽视,需要认真思考与解决。例如,双语教学对不同学科专业的适用性,本科与高职双语教学的需求差异性和学生背景的差异性,双语授课教师对“双语教学”这个简单标签背后的复杂现象理解与认知产生偏差,双语教学实施方法及实施效果参差不齐等。

西方国家的双语教学模式和新加坡的金字塔双语教学模式有着各自的背景基础和成功经验,值得国内高职院校在开设双语教学初始阶段进行学习和参考。与此同时,高职教育国际化也不能完全照搬国外教学模式与教育理念,需要结合国内高职院校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地借鉴与参考,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提炼出更适合国内本土的双语教学模式和理念。

2019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重点指出“要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带动职业教育持续深化改革”。加强和提升高职院校的双语教学水平对于双高建设至关重要,符合新时期高职院校复合型、国际化、专业技能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

二、高职院校双语教学现状分析

(一)师资队伍方面

(1)因教师队伍英语听、说、读、写水平不均,有的教师词汇量丰富,擅长听力和阅读,口语欠缺。对于中英文切换的方式、英语部分的准确度等形成了新的挑战。(2)外语专业教师通过专业知识进修转化为双语教师,但对专业基础扎实性、专业领域知识深度不够,容易将双语课堂变成专业英语教学,本末倒置。而双语教学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够做到在课堂上熟练地进行双语切换,更要求教师精通于专业知识,通过语言媒介进行专业课程教学。

(二)双语教材及教学资料方面

部分课程可参考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相关教材;有些专业没有双语配套教材或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全英文专业课程教材,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学生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影响了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于是大大增加了双语教师的备课工作量,包括双语教学内容的设计、双语教学课件制作、教学大纲制定、教学作业设计、考核办法调整等相关教学资料的准备工作。同时,这些教学资料的完整性与合理性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及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与修改。

(三)高职学生的特点

学生英文基础相对薄弱,过渡双语教学容易拔苗助长,学生易产生厌倦心理,专业知识的学习也会受到影响;如果双语课程安排缺乏连贯性及合理性,短期双语学习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效果欠佳。

因此双语教学需要循序渐进,一是保障双语师资队伍英语水平提升、教学准备和积累方面有更大的成长与进步空间;二是要结合学生英语语言基础薄弱和英语水平差异化的现象进行双语教学英文比例递增式安排和分年级分学期连贯性教学,同时考虑学生对语言认知学习的心理顺序从看—听—读—写说过渡进行。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进而满足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

三、双语教学分层次设置的具体实施方案

双语教学分层次设置可由低到高划分为 C level,B level,A level,A level+ 四个层次,英语比例实现由渗透式向全浸式过渡。划分依据如下:

一是结合专业课程开设年级不同,低年级以 C level 和 B level 为主,主要面向专业基础课程;高年级随着英语水平的提升和词汇量增加开设A level 或 A level+层次双语课程,主要面向专业核心课程。从C level 开始授课,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开始习惯双语教学环境,为后续层次双语学习打基础。

二是根据申请双语教学资格老师的自身英語水平申请不同层次的双语教学,激发教师开展双语教学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和对自身双语教学综合能力的持续性积累,从低层次双语教学开始,向高层次双语教学迈进。在此期间加强对双语教师阶段性语言培训或双语教学方法培训,提升双语师资队伍综合能力及教学效果,兼顾专业知识讲解和英语表达,增强双语教师层次递增的成就感。制定层次授课标准,加强对双语教师的规范管理和绩效考核依据,构建良好的双语课程生态。

三是根据学生入学英语水平和个人意愿进行A/B分班授课,实现因材施教,百花齐放。针对高职学生入学时英语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对英语学习兴趣大小不同及个人擅长领域不同等因素进行A/B分班授课。对英语基础略差的学生进行盲从双语教学容易增加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困难度及对英语课堂的抵触心理。

四、双语教学分层次设置的保障机制

(一)双语教学课程体系连贯性

语言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双学生适应语教学模式也需要过程。每学期至少有一门课程是双语课程,难易程度、英文比例等从C level—B level—A level递进式进行,也有助于学生对双语教学模式从“认知—适应—接受—熟悉”四个阶段顺利转变。

(二)双语教学层次师资胜任性

双语教师语言水平和国际化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双语教学效果和质量。因此要全方位提升双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与提升,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模式提升双语师资团队整体素质。借鉴、学习国际化教学模式和国外双语教学方法,通过“引进—实践—消化—吸收”的过程,有助于总结出适合我国高职院校的双语教学模式和理念。同时,要对双语教师定期开展外教口语培训,毕竟母语是汉语,经常接触纯正英语有助于提高自身水平避免中式英语教学。

(三)校园双语环境辅助性

创建校园双语环境,实现沉浸式教学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一是注重国际文化熏陶,通过学生社团活动、选修相关课程、发挥外教与留学生作用等途径,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二是开设课外workshop交流,发挥外语学院专长,面向全校其他专业的学生每学期开设一次英语学习方法分享小讲座。有的学生不是不想学英语,而是不知道怎么学,好的学习方法比较重要,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四)双语教学层次管理合理性

双语教学分层次设置,对实施和管理细则具有很大挑战。包括不同层次双语教师教学标准制定、双语课程标准制定、考核办法制定、教材选取、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实施。

(五)学生特点的主体性

扩招背景下,高职学生语言基础参差不齐,对双语教学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学习行为和态度以及学生对双语课程的认知情况等尤为重要,要始终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双语课堂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收获“专业+外语”学习模式下的成就感与自信感。

五、结束语

学习主体(学生)和教学主体(教师)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至关重要的因素,通过分层次化实施开展双语教学,实现“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高职院校双语教学实践研究还有很大发展空间,随着时代发展与变革和在实践过程中的不断积累与总结,更多的学者研究会进一步推动高职双语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小平.高职双语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1):43-44,47.

[2]欧阳卉.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南省西部地方性高校吉首大學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6):167-168.

[3]郑大湖,戴炜华.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J].外语界,2013(1):54-61.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双语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双语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