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类天疱疮一例

2020-04-28 07:31钱玥彤晋红中马东来张涛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结节性泼尼松水疱

钱玥彤 晋红中 马东来 张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 100730

患者男,34 岁,因反复全身红斑、结节伴瘙痒11 个月,双手足背部水疱 9 个月,加重 20 d 于 2018 年 9 月 25 日就诊于我院。2017 年11 月无明显诱因躯干、四肢逐渐出现多发大小不等红斑、结节,伴剧烈瘙痒,经“复方甘草酸苷、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体不详)等”输液治疗15 d后,皮疹数量减少,瘙痒较前减轻。2018 年1 月无明显诱因躯干、四肢再次出现多发红斑、结节,双手足背部出现多发针尖至绿豆大小紧张性水疱,疱液澄清,疱不易破,伴发热、畏寒、寒战,体温最高达38 ℃,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查血常规显示嗜酸性粒细胞 0.86 × 109/L(参考值 0.02 × 109/L ~ 0.5 × 109/L,下同),嗜酸性粒细胞比例0.124(0.005 ~ 0.05),总免疫球蛋白E(IgE)187 kU/L(0 ~ 60 kU/L)。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及结节性痒疹,予地塞米松、雷公藤、抗组胺药物(具体剂量不详)治疗,多数红斑、结节消退,水疱干涸。出院后继续口服泼尼松30 mg/d治疗6个月,用药期间未出现新发皮损,瘙痒缓解,遂将泼尼松逐渐减量并于2018 年8 月13 日停用。2018 年9 月患者全身红斑、结节再发,面部、双手红肿、脱屑,掌跖、双上肢内侧出现大小不一紧张性水疱,双手足背部显著角化过度、皲裂,伴全身剧烈瘙痒,为明确诊断于2018 年9 月25 日收入我科病房。病程中患者一般情况可,因瘙痒夜间睡眠欠佳。2008 年曾行右侧腹股沟疝气修补术。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体检:左侧腋下可触及一淋巴结,直径约2 cm,质软,活动可,表面无红肿、破溃,境界清楚;余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全身皮肤粗糙、干燥。颜面部肿胀,可见弥漫性红斑、脱屑,额纹较深。上背部、胸部、腹部、四肢可见多发大小不一红斑、丘疹、结节、紧张性小水疱,可见抓痕、结痂及色素沉着斑。双上肢内侧、胸腹部、双侧掌跖可见多发针尖至绿豆大小水疱,疱液清亮,尼氏征阴性,部分水疱融合。双手掌角化过度、皲裂,双手指背部可见浸润性红色肥厚斑块及鲜红糜烂面,伴有皲裂、渗出(图1)。

图1 结节性类天疱疮患者临床表现 1A:治疗前患者胸部、上肢可见多发大小不一红斑、丘疹、结节、紧张性小水疱,部分水疱融合;1B:双手指背部可见浸润性红色肥厚斑块及鲜红糜烂面,伴有皲裂、渗出图2 患者右前臂新发水疱组织病理(HE×100) 表皮下水疱形成,疱内见嗜酸性粒细胞和纤维蛋白网,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和间质内大量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0.68 × 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例0.328,嗜酸性粒细胞计数3.50 × 109/L,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总IgE 166.0 kU/L。血涂片、红细胞沉降率、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抗可溶性核抗原抗体谱、糖化血红蛋白、C 反应蛋白、尿便常规、便寄生虫及幼虫检查均未见异常。胸部正侧位、肝胆胰脾双肾超声及超声心动图均未见明显异常。取右前臂新发水疱处皮损行组织病理检查:表皮下水疱,疱内见嗜酸性粒细胞和纤维蛋白网,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和间质内大量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图2);外周血抗BP180 抗体31 kU/L;间接免疫荧光检查示抗基底膜IgG 抗体1∶320阳性,于基底膜带呈线状沉积。

结合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及免疫荧光检查,诊断为结节性类天疱疮(pemphigoid nodularis,PN)。

治疗:予泼尼松60 mg/d,辅以抗组胺药物及补钾、补钙、护胃治疗;全身润肤,予高锰酸钾1∶8 000及中成药洗液浸浴治疗,糜烂处每日2次外用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躯干、四肢结节、双手部皮损处每日2 次外用白凡士林软膏联合卤米松乳膏封包治疗30 min。10 d 后,患者瘙痒明显缓解,未出现新发红斑、水疱,丘疹、结节较前缩小、变软,双手掌角化过度、皲裂较前明显好转,遂将泼尼松逐渐减量。治疗3 个月后,患者泼尼松减量至30 mg/d,未出现新发水疱,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9.74 × 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例0.022,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21×109/L,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总IgE 69.3 kU/L;抗BP180 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检查均为阴性。治疗9 个月后,患者泼尼松减量至15 mg/d,无新发结节、水疱。目前正进一步随访中。

讨论PN 是大疱性类天疱疮(BP)的一种少见变异型,好发于老年女性[1]。确诊年龄较晚及存在神经系统合并症的BP患者死亡率增高[2]。临床上,PN 常同时具备结节性痒疹及BP 的表现[3],好发于躯干、四肢,表现为丘疹、结节,伴或不伴水疱形成,瘙痒剧烈。多数患者先出现结节,数月至

数年后在结节基础上或在未受累的正常皮肤上出现水疱[3],也有患者同时出现结节及水疱[4],也有先出现典型BP表现而后出现结节的罕见病例报道[5]。本病患者先出现结节,数月后出现水疱。PN 实验室检查结果常见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增高[1],组织病理学表现常与结节性痒疹类似[3],瘙痒结节处常见表皮角化过度,棘层增厚,可见假性上皮瘤样增生,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水疱处亦可见典型的表皮下水疱形成。PN 免疫荧光检查结果与BP 相同,直接免疫荧光可见IgG 和/或C3 在基底膜带呈线状沉积[1],同时外周血中也存在抗BP180 抗体。本病应与结节性痒疹鉴别,结节性痒疹常表现为对称分布的坚实结节,伴剧烈瘙痒,常有反复搔抓。虽然部分PN 患者病理上可出现类似结节性痒疹而非BP 的表现,但可通过免疫荧光、免疫印迹检测等进一步明确诊断。对于老年患者,出现广泛分布的丘疹、结节,伴剧烈瘙痒,局部外用强效糖皮质激素无效时,无论是否出现水疱,均应完善上述检查以明确是否为PN。

本病治疗较为困难,多数患者需要系统使用药物,但结节消退一般较慢。系统用药包括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氨苯砜、甲磺司特等,亦有米诺环素联合烟酰胺、沙利度胺或磺胺甲氧哒嗪成功治愈本病的报道[3]。本病通常对单独外用糖皮质激素反应较差,糖皮质激素封包或结节皮损内注射封闭可能有一定疗效。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结节性泼尼松水疱
合理用药科普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泼尼松联合伐昔洛韦对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甲氨蝶呤联合羟氯喹和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对患者部分炎症指标的影响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超声刀辅助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疗效观察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胸腔镜微创切除肺小结节性病变临床病理学分析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