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视域下的党员发展政治关把控路径探析

2020-05-06 09:05马骋娜李毅超
青年时代 2020年6期
关键词:文化自觉

马骋娜 李毅超

摘 要:如何在新时代培养一批忠诚、干净、担当、数量充足又充满活力的大学生党员,以及文化自觉视域下的政治自觉,对于发展过程中的党员来说,应该拥有怎样的政治自觉,都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在政治关把控过程中,首先应明确政治关把控理念及培育方向界定,其次要通过对经典原著理论体系的内化、对本国历史经典尤其是党史的体悟、实地走访与观察实践等构建科学有效的政治认同培育体系,实现个人发展与政治素质的协同提升。

关键词:文化自觉;政治自觉;培育体系;政治关把控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中专门强调要做好新时代的年轻干部工作,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建设一支忠实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忠诚干净担当、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这项要求关系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问题,更涉及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下,发展党员过程中严格把控政治关的重要政治任务。

这就为大学生党建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新时代新要求下,培养一批又一批忠诚、干净、担当、数量充足又充满活力的大学生党员,在大学生党员的发展中,应采用哪种方式制定政治关的考核标准,政治素质培育和筛选过程中,应秉持何种理念,采用何种路径去构建党员发展过程中的政治认同培育体系,以及如何在反思与对话中,做到大学生党员个人发展与政治素质的协同提升,都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拟通过“文化自觉”的内涵、本质及其理论方法,探析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严格把控政治关的有效路径。

二、文化自觉与政治自觉

“文化自觉”这一名词,由费孝通先生在1997年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次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提出。最初涉及近代中国构建本国独立文化体系的学术探寻之路,后来延伸至当代社会,期盼“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透过对“自知”的探寻实现“自觉”,其概念和路径也随之丰富。

1997年1月4日,费孝通先生修订了自己在北京大学重点学科汇报会上的讲话,中间提到希望开创一种新的风气,“开创什么风气呢?我想用‘文化自觉四个字来表达。……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就需要找到一个地方和一群人来发扬一种新风气。我想当前的新风气就是文化自觉,各民族开始要求自己认识自己的文化。提出一系列问题:为什么我们这样生活?这样生活有什么意义?怎样发展下去?人文学科负有答复这一系列问题的重大责任”。由此可推及文化自觉视域下的政治自觉,作为发展过程中的党员,应该拥有怎样的政治自觉?这种政治自觉,是一种政治意识到自我觉醒、自我省思、自我探索进而发展至自我升华的境界。这种政治自觉,应具有依托与载体,依托于党的理论与指导思想,载体则为自身理论素质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拓展。发展中的党员应该对自身有这样一些体察觉悟与信念驱动:如何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品质?如何对党的事业发展保持长期活力?自身入党理念为何?如何形塑一名合格共产党员所具备的素质?如何以个体行动助推集体与社会发展等。

三、文化自觉启示下的政治关把控路径

对照文化自觉的概念启示,以及文化自觉视域下的政治自觉等内涵,对于发展党员过程中的政治关把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政治关把控及培育理念界定;二是构建政治认同培育体系;三是反思与对话,升华与再塑。

(一)政治关把控理念及培育方向界定

在政治关把控过程中,应该秉持一种科学的理念,才符合大学生在党员发展把关过程中的科学性、逻辑性与長远性。发展党员,需要的是忠诚、干净、担当,对党的事业有长久活力和奉献精神的后备军。因此对照党对党员的要求,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干部的要求,推及大学生党员发展,秉持的理念可从五个维度展开。一是党的要求层面。在思想高度上,被发展党员是否具有忠诚干净的品质。二是国家层面。在国家发展大背景下,被发展党员是否具有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奉献的精神。三是社会层面。被发展党员是否具有志愿服务精神,是否具备利他精神。四是学校层面。完善被发展党员的评价体系,从任课老师、辅导员老师、同学、舍友等多角度建立客观中立的评价体系,不偏于一个面向,建立多面向的品德与学业考察体系。五是个人层面。被发展党员是否具备高素质的学习能力和活力,这是党员发展高素质化和活力化的关键。

(二)构建政治认同培育体系

政治关把控研究在建立被发展党员以往各方面素质的考核之外,还应负责发展过程中的党员培育,构建完善、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科学、行之有效的政治认同培育体系,对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员队伍来说是关键一环。

1.对经典原著理论体系的内化

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是党对广大党员的要求,对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党员,也应有阅读经典原著的要求,尤其是党员发展过程中的向上心和迫切心很强,可利用发展过程中的求学心切心态,加强被发展党员对经典原著理论体系的内化,这对于政治经济学理论及社会发展规律等方面的把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党员被发展后,要积极投身于广阔的实践中,便于理论应用于实践,促进决策的科学与行之有效,也有利于构建终身学习的

氛围。

2.对本国历史经典尤其是党史的体悟

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对于本国历史尤其是党史的学习和体悟,有利于塑造国民精神,尤其有益于促进自身对于党光辉发展历史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可见史学对于个体精神塑造的过程,有利于构建党员使命共同体。

3.实地走访与观察实践

处于被发展过程中的党员,在个人理论体系塑造之外,还需积极参加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地走访与观察实践等多种方式方法,将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再升华与再认知,有利于培育其执行力与思想性。

4.反思与对话,沟通与再造

处于被发展过程中的党员,应特别具备反思与对话、沟通与再造这个形塑环节。对前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认知,进行范围内的探讨对话,进而发生沟通与再造,起到稳固竖牢政治认同培育体系的重要作用。

四、个人发展与政治素质协同提升

政治关把控的最终目的应是提升被发展党员的各项素质尤其是政治素质,即实现个人发展与政治素质的协同提升。通过文化自觉的内涵、影响下的政治自觉、被发展党员的个人体悟及省思,以及在党员培育环节中完善政治认同培育体系等过程,都有利于实现党员在个人发展和政治素质方面的协同提升。

参考文献:

[1]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2]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3]黄平.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

[7]刘建斌,薛萍.给领导干部200句名言——习近平总书记用过的经典警句[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文化自觉
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现状调查与研究
在文化认同中让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思索
浅析“文化自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文化自信的三个维度
浅谈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