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型”机关“一网通办”协同工作体系的探索与研究

2020-05-06 09:05黄格非彭霞顾建荣阮方
青年时代 2020年6期
关键词:一网通办三型教育信息化

黄格非 彭霞 顾建荣 阮方

摘 要:本文立足“一网通办”教育政务服务及高校“三型”机关建设等背景,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三型”机关“一网通办”专项工作为例,聚焦难点和突出问题,深入分析调研、高度凝练,提出了科学规划顶层设计,抓“安全”、“数据”重点和“一网通办”亮点,分层分步有序实施的建设方案,构建了一套科学、有效、完备的“三型”机关“一网通办”协同工作体系,对提升学校机关特别是行政机关办事效率、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对高校教育信息化实践和发展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一网通办;“三型”机关;教育信息化

一、引言

2018年,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先后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把推进教育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作为教育信息化项目治理优化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明确要求教育部门建立政务服务协同体系。在如今“互聯网+教育”时代,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中央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部署要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的大背景下,为提高高校科学化管理及服务水平,国内高校教育信息化重要任务是把推进“一网通办”教育政务服务作为加强“服务型、科学管理型、执行力型”机关(以下简称“三型”机关)建设的重要抓手,努力构建科学、有效、完备的“三型”机关“一网通办”协同工作体系,使得教育信息化充分做到符合时代要求、促进高校发展、服务师生员工,营造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的信息化服务环境。

因此,如何把握好“互联网+教育”的教育信息化高速发展机遇,结合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整合学校信息化软、硬件资源,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技术,推进学校“一网通办”教育政务服务重点工作,研究构建“三型”机关“一网通办”协同工作体系的建设方案,成为学校全面有效地推进“三型”机关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三型”机关“一网通办”协同工作体系

(一)概念

结合“三型”机关建设,高校“三型”机关“一网通办”协同工作体系是指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系统为目标,逐步完成教育信息系统和网站整合,加强网站信息公开,深化教育数据资源共享和开放,面向广大师生群众,整合现有系统,优化办事流程,集成跨部门、跨层级服务,逐步实现协同服务、一网通办、全校通办,逐步实现网上办理事项全覆盖的“一网通办”协同工作体系。

(二)难点问题及解决措施

为构建“三型”机关“一网通办”协同工作体系,高校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本校信息化建设中主要存在的难点和突出问题进行全面调研,提出科学有效的措施,落实整改。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为例,学校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学习培训和科学指导,将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与主题教育结合起来,扎实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坚持群众路线,聚焦师生需求问题,经过深入分析和调研、高度凝练,学校在构建“三型”机关“一网通办”协同工作体系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难点问题如下。

第一,信息化队伍建设问题。信息化队伍人员素养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对信息化项目的跟踪、督促及管理等工作能力不高,师生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教育信息化获得感低。

第二,数据治理问题。重点是学生、党员及教职工等人员数据中心,以及相关教务、学工、人事、组织、科研、资产等全景数据治理问题。高校机关部门繁多,各部门业务性质不同,“三型”机关建设发展应该是学校所有机关部门相互协调的整体的共同发展。很多跨部门业务工作需要机关部门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有大局意识,体现互帮互助、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需要各个部门之间充分交流和沟通,并相互协调和配合,拧成一股绳,共同促进机关工作效能的整体提高。

第三,业务系统问题。系统陈旧,子系统多,缺乏统一规范化,数据零散且质量不高,学校校务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三)“三型”机关“一网通办”协同工作体系建设方案

针对以上难点及突出问题,学校从大局出发,找准学校“一网通办”信息化工作的着力点,以数据融合、服务聚力的智慧校园生态体系为目标导向,立足长远,建立长效机制,在全面推进“三型”机关“一网通办”协同工作体系构建中,把握好高度重视、组织领导、育人为本、数据治理、规范标准、统筹规划、深度融合、安全稳定等教育信息化工作中的八个方面,采用科学规划顶层设计、重点亮点工作分步实施的方案进行。

1.加强科学规划和顶层设计

一要创新体制机制,建设一支素质和能力过硬的信息化队伍,保障高校教育事业发展。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化管理体制和协调顺畅的工作网络,形成主管校领导负责、领导小组决策、主管部门规划与推进、信息化办公室支持、各部门积极参与并分享建设成果的信息化工作机制;建立一支较为稳定的高水平的信息化工作人才队伍,加大信息化推广和普及力度,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信息化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学校整体信息化水平。

二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绘制校园数据融合、服务聚力的智慧校园生态体系蓝图。以教育信息化工作应密切联系广大师生群众,坚持以创新发展和软、硬件提升为动力,针对新环境下信息化内涵的不断丰富,科学规划,做好学校信息化专项规划的顶层设计。

部门信息化规划,要有全局性、系统性、前瞻性和继承性,围绕“以人为本,服务导向,应用牵引,技术推动”,建立“基础业务流程化、管理信息化、数据规范化”的部门信息化三级管理体系,强化流程梳理和数据规范,着力推进部门业务子系统建设和业务流程再造工作,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打造执行力。

2.抓好重点工作和亮点工作

抓好网络安全重点工作,建立网络信息安全专业化队伍,落实学校的网络安全主题责任,提高全体师生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建立校园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网络安全技术防范,强化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做到领导到位、机构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确保校园网络信息系统网络信息安全。

抓好“数据”重点工作,统一数据管理标准及规范,加强数据治理;建立教师、学生、教学、科研等学校权威教育数据源;创建智慧校园数据信息共享机制;构建教育大数据平台,支持业务分析决策等。

做“一网通办”亮点,按照“便利、普惠”的原则,围绕师生对生活品质、全面发展、文化休闲等方面的需求,全面推进校务流程再造工作,逐步将校务服务接入“一网通办”总门户平台,推行“一网通办”服务模式,切实提升机关科学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和执行力。

3.分層分步有序实施

“三型”机关“一网通办”协同工作体系构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具有复杂性、科学性、过程性等特点,须计划组织、科学设计、分步实施、协同推进实施。

第一步,广泛动员,全面探讨和调研,借助校务流程平台,理顺、优化部门内部管理及服务流程,做好部门简单业务流程再造。

第二步,统筹协调,加强部门间交流沟通,共同理顺、优化跨部门业务,做好跨部门业务流程再造。

第三步,加强数据治理,加强部门子系统建设,丰富部门业务数据,确保数据源头标准规范。

第四步,完善部门业务数据共享机制,规范数据采集及数据推送接口,建立完备的大数据中心。

第五步,以数据融合、服务聚力为目标导向,坚持群众路线,聚焦师生“急、难、愁、盼”的问题及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基于大数据的“一网通办”复杂流程的再造工作,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

第六步,稳步推进,逐步实现“一网通办”流程从网页端向移动端、便捷性向科学性的转变。

第七步,基于大数据平台和业务流程平台,利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加强数据分析利用深度和维度,在校情、学生安全预警、学业预警、生源分析、科研成果分析等方面,构建支持管理决策和教育治理,体现数据资产价值的数据融合分析平台。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基于现有信息化建设成果,结合现代信息化技术,采用本文提出科学规划顶层设计,抓“安全”、“数据”重点和“一网通办”亮点,分层分步有序实施的建设方案,应用到2019年度“三型”机关“一网通办”专项建设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校各级部门形成了一个科学、有效、完备的“三型”机关“一网通办”协同工作体系,打开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三、总结

本文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三型”机关“一网通办”专项工作为例,聚焦难点和突出问题,深入分析调研、高度凝练,提出了科学规划顶层设计,抓“安全”、“数据”重点和“一网通办”亮点,分层分步有序实施的建设方案,构建了“三型”机关“一网通办”协同工作体系,对提升学校机关特别是行政机关办事效率、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对高校教育信息化实践和发展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陶振.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何以可能?——以上海为例[J].兰州学刊,2019(11).

[2]汪玉凯.“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新境界[J].中国信息安全:2019(3):61-63.

[3]张玺.“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供给新阶段[J].党政论坛,2019(8).

[4]郁建兴,高翔.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基本经验与未来[J].浙江社会科学,2018(4):76-85.

[5]杨进安.论西部地方高校的机关建设——以甘肃政法学院“三型机关”建设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0(30):234-235.

猜你喜欢
一网通办三型教育信息化
2020年年底前河北政务服务事项全面实现“一网通办”
上海“一网通办”移动端试运行
建设“三型”高校基层党组织实践策略研究
我省发布“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实施方案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以“三型”人才推动学习型组织建设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