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移云”背景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2020-05-06 09:05高原李伊平
青年时代 2020年6期
关键词:大智移云财务管理教学模式

高原 李伊平

摘 要:“大智移云”深刻的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使之从静到动。那么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我们应作出如何的应对,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教学又应该何去何从?

关键词:“大智移云”;教学模式;财务管理

一、引言

当今时代,以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这些信息技术直接推动人类生活进入新知识经济时代,也直接影响了财务方式由静到动的转变,而财务方式的改变也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财会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其中就包括财务管理。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启动应用型高校“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和教学方案设置时,要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作为培养目标的应有之义。

《财务管理》是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财务管理》是会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对毕业生走出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全面掌握企业财务管理的流程和方法,帮助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日常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营运活动以及收入与利润的分配管理都需要进行财务管理,企业的这些资金运动纷繁复杂,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实践能力。然而,当前各大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毕业之后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也不符合我国培养实践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高职类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不少人纷纷投入到创业的行列中,几乎每天都会有新企业的诞生,而与此同时,几乎每天也都有企业破产倒闭。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商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企业的更替变化也是愈加频繁,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这就为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议题。如果你是一名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应该如何去经营才能让企业屹立不倒?对于成长中的企业而言,企业效益增长和企业的效益管理如何同时实现?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的财务总监,你将如何在变幻万千的市场环境中,做出恰当的财务决策,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这些问题是任何一个财管管理人员都应该思考并能够应对的。可是当前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却甚少涉及,我们的财务管理教学主要集中在讲解财管管理原理和相关指标的计算上。这就导致诸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面对现实企业中出现的一系列财务管理问题束手无策。

财务管理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与我国倡导的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实践型人才的目标不甚匹配。财务管理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当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教学模式相对单一

目前,高职类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工作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而对于学生实践学习的安排有所不足。以课堂讲授为主的财务管理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财务管理知识的兴趣,也使得学生运用财务管理知识的灵活度较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的财务工作越来越多变,也越来越复杂,让学生机械的学习理论知识和背诵公式,这些已经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二)学生对财务管理的学习缺乏热情

从学生的课堂反馈和老师的教学经验中不难发现,大家对财务管理的统一印象就是枯燥无趣,抽象又难以理解。这主要是因为财务管理所涵盖的内容理论性强,公式多而复杂,学生短时间内难以理解和掌握这诸多的知识,这就又出现了一个普遍现象——由于知识难度较大,很多同学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相关知识,所以丧失了学习兴趣,放弃了学习。对于那些能够坚持学习的学生,很多也仅仅是化身书记员——课堂上对于老师讲授的内容无法理解和掌握,于是就将老师讲授的内容全盘照抄在课本或笔记本上,想利用课下时间来进行补救,但这种方式往往也会出现一个结果就是:在抄写知识点的过程中错过了老师讲解的其他知识点。也是由于对知识点不理解并埋头记笔记导致课堂互动较少,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很多学生都是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来上课,并没有真正的融入到财务管理的课程学习中。

(三)过度强调理论目标,实践目标相对不足

现阶段,许多高职院校将了解财务管理知识框架,掌握财务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财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运用所学的各种财务管理的方法去解决实际工作中的财务问题作为目标。这一目标看起来似乎无懈可击,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对学生的各项学习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思考就不难发现,这里仅仅提到了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那么这些目标将如何实现,学生的各种能力又要怎样培养,这些问题都不明确。因受教学资源等原因的限制,财务管理的能力目标往往是形同虚设,停留在书面,没有很好的实施。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财务管理教学的理论目标和实践目标常常被混为一谈,实践教学目标并没有被独立的加以体现。因此,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就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很好的进行实施。

(四)学生在学習的过程中自信心不足

财务管理作为一个综合性科目,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既涉及了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还涉及了一部分会计和管理学知识。同时,财务管理还有大量的计算公式需要理解和记忆。这就既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会计学基础,又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财务管理这门课对学生学生来说难度相对较大,以至于在学习的过程中诸多的同学都反映学的很辛苦,但是收获却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些同学在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感觉难度太大,直接放弃了财务管理的学习。

三、基于当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的改革方法

对于财务管理教学工作,我们除了要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以外,更多的是希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希望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的融入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将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实践能力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如此重要,那么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在财务管理实际工作中的动手能力呢?传统的财务管理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绝大多数时间向学生传授的都是理论知识,并不会教学生怎样去运用这些知识。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就要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做出适当的调整。首先就是要从思想上做出改变,在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必须充分树立实践观念。同时,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引入真实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建立起真实可见的联系。此外,可以让学生尝试着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通过校企合作以及政产学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

校企合作、政产学多维办学模式,已经成为当下高职院校十分青睐的一种选择。那么针对财务管理课程,我们是否也可以引用此种思路和模式,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两者协同,共同打造财务管理实践基地,为学生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实现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无缝对接。校企合作可以改变学生单纯的接受课堂知识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逆向思维,从而使原有的理论-实践的单向思维,转换为理论-实践-理论的双向思维,先用理論知识指导实践,然后根据根据实践内容,反过来将理论知识加以丰富。校企合作还可以改变以传统的财务管理教学模式。多数从事财务管理教学工作的老师都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却并不具备真正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经验,这使得我们的财务管理教学理论性过强,学生毕业以后不能够很好的适应企业的需要。校企合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动手的机会,同时也是为学校和老师提供了一个实践的机会。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校企合作的平台获取真实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经验,从而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

(三)建设一支集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于一体的教师队伍

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中心,而教师则是教学工作的主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财务管理老师,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巩固自身的理论基础,提高实践能力,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究创新。学校也应该加强财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对财务管理老师要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两手抓。同时,为了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聘请一些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财务管理人才走进校园,用来弥补学校在财务实践教学中的不足。

四、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满足社会各领域对财务管理人才的综合需求,要对学校的财务管理课程不断更新和完善,不断提升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对财务管理课程实施教学改革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更应该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社会提供高素质、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

参考文献:

[1]朱洁晖.创业教育理念引领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优化探究[J].经贸实践,2018(5):337.

[2]袁洁贞.基于业务素质培养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2):215,217.

猜你喜欢
大智移云财务管理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基于“大智移云”技术的C2C网络交易税收征管创新措施探讨
“大智移云”时代企业财务共享业务流程再造研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