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视角下小学篮球教学问题与对策

2020-05-06 09:05胡小艳
青年时代 2020年6期
关键词:新课标对策

胡小艳

摘 要: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各地学校按照学生的特点,选择篮球教材、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学评价等手段,在掌握篮球技术和能力的前提下,促进其体育意识培养和提高。但是在小学篮球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小学学校难以满足《新课标》中提出的教学要求。因此,本文对《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篮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小学篮球教学模式的完善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篮球教学;对策

处于小学阶段学生,大多数天真活泼,常常比较好动,因此,他们对所有的体育活动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体育课兴致盎然、不知疲倦,篮球课也不例外。但他们对模式单一,变化较少的活动兴趣较低。因此,在小学篮球教学活动中,应当在保障教学目标能够实现的前提下,使教学活动充满趣味性,才能够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以及篮球运动的喜爱。

一、小学篮球教学的作用

(一)增强小学生肌肉力量与体能

籃球运动过程中,人的全身肌肉都参与运动,可以很好地锻炼爆发力,改善身体对抗能力,无论是最大力量、瞬时力量,还是耐力等,都可以得到训练,所以说,篮球教学的有效开展,能够带动学生身体肌肉力量的锻炼。在篮球教学中,主要进行传球、运球、投篮、跑位甚至防守等活动,这些都会消耗大量的体能,学生参与篮球运动,能够显著增强心肺功能,让自身体能不断提升,达到更高的水平。

(二)提升小学生身体柔韧与速度

小学生的身体柔韧性较好,篮球运动对于这项指标的要求很高,在参与篮球活动过程中,小学生的身体会根据运动需要,做出更高的柔韧动作,从而完成相应的技术动作,这必然会促进韧带弹性提升,增强肌腱和肌肉伸展力。速度是衡量人体运动素养的重要指标,篮球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身体运动速度,训练学生的动作、反应和移动等速度能力,促进神经系统的有效调节,进而促使小学生拥有强健体魄。

(三)培养小学生心智、情感与意志

小学生正处于大脑发育的关键期,篮球教学的开展,可以锻炼学生缜密的思维、增强分析问题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肢体的调动、动作的完成、战术技能的探索等,都促使大脑处于活跃状态,从而让小学生更加聪明。同时,篮球运动是团体活动,需要队员之间的密切配合,这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集体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在篮球课上,无论是传带球、体能训练,还是跑位、对抗赛等,都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的品质,促使他们勇敢的面对失败,更加坚毅果敢、乐观积极的面对人生。

二、我国体育课程标准的发展

自2001年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来,教育部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对其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直至2011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将体育课程目标调整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四个学习方面,要求各学校加强对课程内容的关注,在遵循可观测原则的前提下设置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并充分发挥体育课程评价机制的作用,提高体育教学效率。由此可见,小学篮球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当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来进行,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小学篮球教师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从而提高小学篮球课程内容的合理性,充分发挥小学篮球教学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方面的作用。

三、《新课标》视角下小学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场地设施不够完善

当前,篮球场几乎成为所有学校必须配备的运动场地,一些拥有充足教育资源的学校,在篮球方面中投入大量的资金,大量购置篮球器材以保证篮球运动的广泛开展。而一些学校由于缺乏教学经费,只能配备简单的篮球器材,无法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一个篮球,甚至出现全班几十位学生共用几个篮球的情况。另外,在设计篮球场地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小学各个年级的学生在身体发育上存在差异,假如全校学生共同使用同一高度的大篮球架,低年级学生由于身材、力量等不足,导致投篮够不着篮筐,只能学习一些简单的运球技术,将会影响低年级学生参与篮球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影响低年级学生篮球技术的提高。

(二)教学方式相对单一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年纪,他们对所有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兴趣,只要有一些风吹草动,他们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小学体育课大多数都是在操场进行,有很多的外界因素会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假如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将会导致大量学生心不在焉,甚至出现学生在课堂中讲话,扰乱教师的正常教学活动。学生兴趣低下,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是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导致教学效果不高。

(三)教学内容选择不够科学合理

教学内容是体育课程开展的基础,相较于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来说,体育教学以教育为目标,通过适当的身体锻炼,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体育意识、身体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小学是学生身体和心理快速发育期,学生的身体还在发育,心理也不够成熟,如果教师在选择篮球教学内容的时候没有做到科学和合理,将会降低学生对篮球学习的兴趣。如何选择适宜的篮球教学内容,促使不同阶段的学生达到相应水平的教学目标,是一线体育老师不可忽视的问题。

(四)师资力量有所不足

教师是课程教学的主导,对教学质量起着关键作用。拥有专业的篮球教师可以大大提高篮球教学的质量。然而,因为篮球教学只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部分,一个体育教师往往除了进行篮球教学,还要进行田径、体操、足球等多项教学。因此,不少学校不够重视招聘专业的篮球教师,导致学校在篮球教学方面不够专业化。另外,就是学校方面的忽视,不少学校过度重视文化学习而忽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出现不少体育课被文化课占用的情况,导致一些体育教师虽然拥有教学能力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新课标》視角下提高小学篮球教学水平的对策

(一)学校要加大投资力度

当前,不少学校在篮球场地和器材的配置上不够合理,造成学生对篮球缺乏兴趣,所以应当重视篮球设施的建设,为篮球教学及课后学生参加篮球活动提供场地器材的支持。学校体育教师要充分研究学校场地状况及学生情况,向学校领导提出合理的建议,比如如何规划篮球场地,充分利用有限的学校面积,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生长发育存在差异,为一些低年级的学生配备一些小篮架。学校要逐渐加大对篮球设施的投入,及时更换老化的篮球器材,还要适当增加一些相关器材,以此来提高篮球教学的效果。

(二)改进教学方式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小学篮球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将篮球游戏运用到篮球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篮球教学中体验篮球运动的魅力。又如通过小组比赛的方式开展篮球教学,不但可以让学生为了比赛胜利积极参与篮球练习,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和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因此,多样化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多个方面获得成长,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多鼓励学生进行练习,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也要及时纠正和点评,让学生了解自己技术的掌握情况,同时增加对篮球的兴趣,让他们更愿意参与到篮球教学中,有利于教师完成篮球教学目标。

(三)科学选择教学内容

科学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对小学篮球教学质量的高低具有关键的作用,教学内容的选择首先应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目标,其次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尽量避免晦涩难懂的内容,最后教学内容应当参考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可以把课堂进行分解为几个部分,不仅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还可以降低学生因注意力转移而影响教学效果。另外,小学生的身体处在生长发育期,骨骼很脆弱,不能进行一些强度太大的练习,也不能进行具有危险性的练习。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选择教学内容,不可以过于强调竞技性,而是在竞技的原则下,让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并且增强篮球运动的娱乐性。

(四)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当前的小学篮球教学基本都是由体育教师进行授课,然而很多体育教师并不是篮球专业毕业的,虽然他们有一定的篮球技能,但是他们的技术和对篮球的认识不如篮球专业毕业的教师,另外他们还要承担多个运动项目的授课,因此,他们的篮球教学往往不具有专业性。学校应该重视师资力量的优化,创建一支专业的篮球教师队伍。学校可以加大资金投入,让学校体育教师多走出去参加篮球教学的培训,提升体育教师在篮球方面的教学能力;学校也可以招聘专业化的篮球教师,篮球教师专门负责篮球的教学工作,同时把自己的篮球经验分享给其他体育老师,这样可以使整个体育教师队伍的篮球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乔松松.小学篮球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完善方法初探[J].新课程(中),2017(4):178.

[2]朱文彬.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篮球课程教学探析[J].青少年体育,2018(3):52-53.

猜你喜欢
新课标对策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诊错因 知对策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