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偶像成为前行的动力

2020-05-08 12:41>>>
考试与招生 2020年5期
关键词:追星特质偶像

>>> 唐 钺

为什么说追星是阻止不了的呢?

从发展心理学研究来看,追星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可以说,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在追星。最开始,孩子追的对象是父母,他们崇拜父母,父母是他们心中的超人,谁都比不上。等慢慢长大、与外界接触更多之后,孩子就会变换追逐的对象,比如老师、名人、动画片中的人物、故事中的人物等。

这说明孩子在慢慢长大,他们开始尝试脱离父母的怀抱,他们的目光不再局限于父母身上,他们开始拓宽自己的内心版图,人格也进一步走向独立。

会疯狂追星、做出不理智行为的孩子,往往在现实生活中面临各种成长困境,又无力解决。可能从小缺少家人的陪伴,于是寻找明星的“陪伴”来作为替代;可能沟通和社交能力较弱,不知道该如何与他人沟通相处,于是活在自己构建出的与明星互动的世界中……到了青春期,这些问题集中爆发,会显得更为突出。同时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建立典型成功人物的心理形象、主动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而外表靓丽、气质出众的明星正是他们的首选:同性明星往往代表着孩子心中完美的自我形象,他们通过模仿偶像来建构自我;而异性明星则代表了孩子对完美异性形象的认同,反映了青少年的性觉醒。

孩子的追星行为,本质上是在寻求新的精神寄托和体验,都是在不断重塑自我的表现;追星的背后,都是孩子内心的渴望和需求。

对家长而言,一味担心或阻止孩子追星是不够的。明白孩子为何追星,让孩子以偶像为楷模,引导他们学习偶像的优良特质,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个必经阶段,更为重要。

那家长要如何引导孩子追星呢?

首先,不要急于否认孩子追星,不要急于否认孩子所追的星。孩子会去追某位明星,那一定是这位明星有某些吸引孩子的特质:可能是外貌阳光俊朗,可能是性格直爽干脆,可能是天资聪颖多才多艺,可能是演活了某个特别吸引人的角色……家长要能够看到孩子追星的原因,并由此看到孩子的需求或渴望。如果开始就是否认的态度,很可能导致孩子关闭心门,不愿再就此与家长交流。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挑战父母权威以证明自己具备了独立的能力,是他们一大典型特征,如果父母直接否认他们所喜爱的偶像,甚至很可能会激起孩子的逆反之心,做出更疯狂的追星行为。

当对孩子所欣赏的明星及其特质有所了解之后,家长在对其优点表达认同的同时,可进一步拓宽孩子的眼光和思路。对于只是喜欢外表的,可引导孩子去看到明星的其他正面特质,比如有礼貌、能吃苦、对业务有钻研精神等等;对于能够看到明星积极特质的孩子,可引导他们去了解具有同样特质的其他人,并鼓励他们自己也具备相同特质。

此外,对青春期的孩子,我们更要引导他们尽可能全面地去看待自己的偶像。人无完人,偶像亦如是。我们家长可以和孩子多做些讨论,一起去看到一个“真实”的偶像,而不仅仅是刻意摆在台前的偶像“人设”。在舞台表演上特别有天分的那个,可能不善交际;在台上特别谦虚谨慎的那个,可能在生活里时不时张扬一回;在戏里非常清冷寡言的那个,可能本人非常欢脱爱闹……看到偶像的方方面面,才不会沉迷于角色幻想。可以去喜欢明星,喜欢他们呈现于大众眼前的一切,但要有人设会崩的心理准备。欣赏作品,比喜欢人设要靠谱得多。

虽有可能是人设,但并不妨碍用优秀的“人设”去引导、激励孩子。让这些信念和习惯在孩子内心扎根,再慢慢与偶像个人解绑,哪怕有天偶像的人设塌了,孩子的内心并不会跟着塌。

引导得当,偶像是可以成为孩子们前行的巨大动力。比如深圳那个因为易烊千玺想上北大,于是自己也发奋考北大的高中女生;比如因为崇拜马云而在ATEC小程序挑战赛上一战成名的年仅11岁的万海妍;比如有粉丝说每当自己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困难想放弃,看到王一博一直以来的坚持和努力,就鼓励自己要和偶像一样咬牙挺过去。

娱乐也好,艺术也罢,对普通人而言都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在关注影视明星的同时,可以有意识地介绍各行各业的“明星”们给孩子。钟南山、李兰娟、丰子恺、汪曾祺、博尔赫斯、马尔克斯、姚明、刘国梁……都可以是和孩子一起去追的星。大千世界广阔,优秀的人太多,值得我们去欣赏的也太多。当我们仅把目光集中于一人一事时,很容易忽视其他,变得狭隘。引导孩子去欣赏更多好的作品、去了解更多优秀的偶像,一定是让他们避免走极端的方法之一。

追星本身并没有错,只是个别人追错了方向。

愿在各位家长的陪伴下,孩子们都能顺利追星,从自己的偶像身上获得人生前进的动力,寻得追星的真正意义。

轻松一刻

1.新出生的宝宝还插着心率监测仪,5岁的侄子在旁边看了一会儿,问:“弟弟要充电充多久才能充满回家啊!”

我……

2.儿子指着胳膊上的小红点说:“妈妈,幼儿园有蚊子,你看,咬了我好几个包。”

妈妈拿来花露水,一边给他涂一边说:“花露水可以解痒,还会发出特别的味道,蚊虫们闻了害怕,就不会咬你了。”

儿子听完,皱着眉头说道:“妈妈,我还是很担心,万一它们捏着鼻子来咬我怎么办?”

我……

3.一家三口在达·芬奇自画像面前,对话对我很有启发。

妈妈:达·芬奇非常厉害啊,他会画画,还会物理啊,数学啊,解剖啊,设计啊,机械啊,几乎是什么都会。

小女孩:那达·芬奇会做肉肉菜吗?

妈妈:……应……应该不会吧!

小女孩:那还是爸爸比较厉害!

4.儿子:“妈妈,现在是不是在放鼠假 ?”

妈妈:“对啊,宝宝真聪明!”

儿子:“那明年是不是放牛假呢?”

妈妈……

5.电梯里有我们一家三口,女儿在里面乱跳,爸爸说:别乱跳,很危险,不听话爸爸打你屁股了啊!

妈妈拍了下爸爸说:不许吓唬她,你打她我就打你。

女儿连忙对妈妈说:不许打爸爸,我会生气的!

真是有爱的一家人呀……

猜你喜欢
追星特质偶像
大众偶像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超级富翁帮你追星
简简单单的追星时光
偶像报
我们班的追星风
编辑部追星日常
好校长应该具备的三大特质——兼谈校长培训的几点思考
浅析微广播剧有效传播的三大特质
偶像们都恋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