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研究

2020-05-08 17:59路亭刘琼
关键词:融合模式文化创意产业江西省

路亭 刘琼

[摘 要] 红色旅游业已经成为江西省的一个特色产业,在全国旅游市场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红色旅游与文化创意的融合可以促进红色文化旅游的深入持续发展。本文对江西红色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两大产业的融合模式:延伸型融合模式、渗透性融合模式和重组型融合模式,并提出促进两个产业融合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 红色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江西省;融合模式;融合度

[中图分类号]F592;G124[文献标志码]A

一、问题的提出

红色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它不仅能推动经济发展,还能为国家发展政治文化教育,弘扬革命精神。国家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将红色旅游产业作为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提出要发展红色旅游,如在2016年3月的江西省委工作汇报上总书记提到“江西最大的资源就是井冈山精神,要传承好红色基因,发展好红色旅游”。作为富含红色文化的江西,更是积极响应党的政策, 将红色旅游发展放在全省旅游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江西更是逐渐成为全国红色旅游首选地。另一方面,因国家大力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江西省的文化创意产业目前已初具规模,如新华安699文化创意园、江西慧谷·红谷创意产业园江西泰豪动漫产业园、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等都是江西各地兴起的文化创意产业园[1]78。

产业融合是指不同的产业在同一行业或不同产业间相互渗透、交叉、最终融合并形成新的产业或增长点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使产业之间相互弥补各自的缺陷与不足,使之相互促进、依存共赢。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都是产业浸透力很强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向红色旅游产业提供文化创意,而红色旅游业则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旅游服务资源,从而创造了新型的红色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旅游就是把加入创意元素的红色文化产品作为吸引游客的资源满足消费者互动性、独特性等旅游需求的一种特殊旅行。

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已经得到政府和业界的认可,大量研究成果表明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可以很好的深入融合,起到互补的作用;并分别对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路径和模式进行了探讨[2]23[3]134 [4]127。但目前针对江西红色旅游与文化创意融合的研究还比较少,有一些学者对江西省单个红色旅游业或者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也有少部分对他们的融合模式进行研究。如谢洁提出从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产业投融资、产业龙头培育等六大方面措施来推动江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5]95。崔玉霞等从江西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出发,论述如何加快江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6]49。张正德、夏江晖对江西创意产业的所处竞争局面做了简要的分析,并从强化知识产权、培养创意人才以及加大投资度等方面面对江西文化创意产业提出了相关的建设性建议[7]90。黄建男等认为红色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存在天然的、良好的融合发展基础,两者融合可以促进红色旅游深入持续的发展,并提出资源融合、市场融合、技术融合、功能融合的融合路径[8]91。陈志军和黄志繁认为应该从“红色文化旅游业、红色文化演艺业、红色文化动漫创意产业”三个方面实现突破,来振兴江西红色文化产业[9]27。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目前对江西文化创意产业与红色旅游业的产业融合的机理、模式和对策的系统研究还比较少。因此,为了研究江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和红色旅游业的融合模式,探讨推动两大产业融合的对策。本文将对其二者进行深入研究。

二、江西红色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分析

(一)江西省红色文化旅游业发展现状

江西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绿色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等融为一体,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江西红色旅游也开发的如火如荼,为了适应大众多样化的消费须求,红色旅游也开发了形式各样的红色旅游产品。截至2017年年底,江西全省已建成25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个5A 级红色旅游景区,8个4A 级红色旅游景区,14个3A 级红色旅游景区。近年来,江西省红色旅游的规模已经占據全国红色旅游的1/3,成为了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领跑者”[5]95。2018年,江西红色旅游接待游客1.43亿人次,红色旅游接待量占全省的30.36%,红色旅游在江西旅游总收入中占到1/3。

在政府和旅游区的共同推动下,江西省通过红色节庆与红色资源的融合开展联合营销,以节庆带动红色旅游而红色旅游又反过来促进节庆活动的开展。如景德镇抗战胜利日红色景点免费开放、井冈山举行清明公祭烈士活动等;2017年江西还召开了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成立了中国红色旅游联盟。另一方面,为旅游交通而设立的基础建设工程也逐渐完善,游览重点景区与旅行城市之间的交通路线网络初步建成。在互联网环境下,游客在酒店餐饮等旅游服务的选择上可以借助网络的便利性方便快捷的选择心仪的地方。

虽然,江西省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红色旅游文化资源比较分散、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程度较低、旅游衍生创意产品较少、缺少红色文化氛围等。因此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启示,可以将文化创意产业深入融合到江西红色旅游中来,推进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并逐渐形成独特的文化创意品牌,提升江西省红色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协同发展。

(二)江西红色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价值链分析

依照厉无畏在《创意产业导论》中的文化创意价值链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和红色旅游业的融合触及多个价值链环节——创意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消费等环节[10]66,见图1。

1.创意设计环节

在此环节,文化创意产业和红色旅游产业在资源整合布局、创意、设计规划等方面可相互学习,从而优化资源的组合配置,打造出新颖的红色文化创意旅游产品。

2.生产制造环节文化创意产业与红色旅游业的交融过程中,文化创意产品就是一种旅行资源。在红色文化创意园区内,人们能够观赏艺术的生产进程,也可以现场体验有红色文化的旅游,如长征路体验。而红色文化创意园区通过开展旅游带来了大批的游客,获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与品牌效益,弥补了前期盈利不足的缺陷,大大加快了文化创意产品进入市场的进度。

3.营销推广环节首先,政府政策对红色旅游的支持可以推动文化创意产品的顺利融入,同时文化创意产品借助现代宣传手腕达到更好的推行,极大地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而现实生活中的旅行阅历又会激发消费者对文化创意产品的观赏或采购。

4.消费环节文化创意产品具备高内在,高附加值的特点。优秀的文化创意产品满足了消费者一定文化需要,会激发消费者去旅游地旅游。同时消费者的游览体验又会加深对文化创意产品的认同感。

(三)江西红色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驱动因素

红色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交融是在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大众旅行需求的牵动、产品供给的创新、科技的革新与进步、政府的管制放松以及企业集团化等推力要素的带动下迅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给红色旅游产业供应创新点子,而红色旅游业向创意产业供应旅游服务;从而形成了新型的红色文化创意旅游,如图2所示。

1.信息化

旅游信息化是internet通信手段实施到旅游产业中的完全呈现。旅游信息化水准不仅可以影响游客对旅行经历的感受,还会对旅游产业的有效融合带来不便。旅游产业交融在特殊角度上可看作旅游信息化的历程,当然其信息化水准会给旅游产业交融的广度造成影响。

2. 旅游需求牵动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系学说,人们在满足基本的生计须求后会更加关心高层次的精神与文化上的须求,主要表现在休闲娱乐、文化体验上的需求。在互联网经济下,人们通过网络了解到了很多新奇有趣的事情;同时互联网的推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人们可支配收入越来越多;但是伴随的压力也愈发的高,因此旅客也希望获得更新奇独特的旅游服务。对于红色旅游业,它主要向游客传达的就是革命精神与爱国精神;但是如果它太枯燥无味的话就吸引不了游客,因此为了使游客各式各样的需求得到满足,红色旅游业需要与他其他产业融合,这也就为两者产业融合创造了契机。

3.产品供给的创新

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新产业交融迸发出了新的火焰,产生了全新的景点和服务。在互联网环境下,可以通过互联网对游客的旅游消费数据进行统计;同时可以线上发布问卷对游客的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统计,从而打造更贴合游客需求的产品。这样给大家带来的旅游体会和经历就会不一样,从而也扩大了产业市场需求。同时二者的融合为游客创作了绵绵不绝的文化新潮和新时尚产品,使旅游变得更加丰富化。

4.相关条件支持

(1)政府管制的放松

政府治理环境的放宽是产业交融的一个外在影响原因。约束的放宽拉低了产业间的壁垒,淡化了界线;使得产业之间的交织、交融、浸透不再遥远,促进了产业交融。以旅游业为例,先前入境游客只允许由中国国际旅游社接待,由于政府管制的放松,很多非政府力量开始介入。而这种非国有企业对旅游市场有更深的洞察力,对旅游前景的发掘也更敏锐,从而促进了产业融合的展开。

(2)科技的创新与进步

在互联网环境下,经济迅速增长,技术也不断改进,产业一体化加快;从而抬高生产效率、优化竞争优势的产业成长形式和组织方式。而原先的产业融合来自于高新通信手段的融合。对于我国旅游业来说,科技的翻新与提高加快了产业交融,是产业交融的催化剂。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提高与革新,技术的运用范畴不停扩充,其应用程限也不断加深。而作为一个产业浸透力极强的旅游业,对技术的革新有着很强的顺应性。旅游业享受了技术革新带来的效益。如网络游戏中设置现实中的风景名胜会带动当地旅游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加快了对旅游业的宣传。同时交通技术和其它技术的展开使旅游产业的交融开发更快。总之技术的革新与提升是旅游产业交融的催化剂。

(3)企业的集团化

旅游业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下产生的,而文化创意产业更是经济成长到相对时段的出品。企业要想产业规模化,获得最大效益,就必须不断的进行产业并购、重組从而达到企业集团化;只有这样才可以为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交融提供资金和智力上的援助。

三、江西红色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度测算分析

(一)融合度测算

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化水准会影响产业交融。产业融合度是作为衡量区域产业是否出现融合现象和发展成果的重要测量标准,对研究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产业政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赫芬达尔指数由经济学家赫芬达尔提出,主要应用于技术融合度以及市场融合度等测算。翟卫东(2001)采用赫芬达尔指数对外国银行业合并情况展开研究并提出随着各大银行合并增多,赫芬达尔指数不停拔高;说明行业交融水平下降,垄断性变强[11]14。

本文将运用赫芬达尔指标法对红色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度展开测量。根据对江西省统计局、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和江西文旅集团中的数据收集;依照赫芬达尔指数计算公式为:,对红色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技术融合度、业务融合度和市场融合度策略结果如下表1所示。

赫芬达尔指标取值空间为0-1,离0越近就标志产业总体融合程度很高,反之就代表产业总体融合程度偏低。从表1显示旅游产业总体技术融合最大,市场融合度最低。由于赫芬达尔指数公式是相反指标,它测算的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度中技术融合度最小;市场融合度最大;业务融合度在中间,表明江西红色旅游与文化产业市场接合度很高。依据可变量主营业务收益可得出2015年与2016年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市场融合度。2016年与2015年比较;市场融合度降低了,下降缘由主要是因为文化旅游对旅游商贸地产市场的业务收益上升所导致。

(二)融合度分析

1.知识产权缺失

通过红色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度的分析发现两种产业交融过程中存在知识产权、知识专利缺失的情况。这会给产业交融造成影响,尤其是文化产业交融这类“软技术”融合物品;在缺乏知识产权庇护的环境下市场杂乱,各公司就会相互抄袭导致大片雷同文化旅游商品出现,阻碍了旅游产业的成长。

2.产品创新不够

通过赫芬达尔指数法分析两者融合度發现两者交融过程中技术融合和产品业务融合度不高,尤其是技术融合;说明其产业融合时出现的产业创意元素不高,缺乏创意与个性,而产业融合的实质其实就是创新。目前江西红色旅游景点的开拓还居于起步时期,其研制的出品还是太过单一没有独特性;至于一些纪念馆、博物馆文物也只是一些旧时的相片和一些珍奇的文献,大众只是毫无兴趣的看看没有深入品味到红色旅游的有趣,慢慢地也就遗失了兴趣。

3.投资力度不足

资本的投放越多,产率越高。旅游产业软硬件环境的改进,不外于倚靠技能与资本的投入。由于江西省贫瘠,资金短缺总是阻碍着我省旅游的开发,特别是需要政府支持的红色旅游。而资源的开发都是需要机遇的,只有投资主体积极主动,旅游才能办得越来越好。实际投资明显低于协议投资,投资不足导致一些旅游建设无法顺利进行,这也是妨碍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4.创新人才缺乏

互联网环境下各式各样的信息都会在网上发布,消费者也可以借助网络对其所需要的知识进行学习。就如红色旅游,游客对一些红色旅游的基本知识还是了解的,所以导游在专业知识这一方面需要掌握。但是由于江西导游的工资太低,大批人才会出省淘金。据统计,南昌大学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数人选择出省,只有15%的人愿意留在省内。这也就导致高素养导游留不住,导游队伍良莠不齐。其次,对于红色旅游产业融合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型产业,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来研究红色旅游;而且以往的人才培养只是依靠经验的积累和自发性学习,没有一个系统培养,导致复合型人才减少,很难达到产业交融开发的要求,这也就是间接影响到了红色旅游进一步交融开拓。

四、江西红色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模式

由于红色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随着产业特点和融合的阶段差异不同,其融合发展模式也将不一样。笔者根据红色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将它们的产业融合模式分为三种:延伸型、渗透型、重组型。

(一)延伸型融合模式

延伸型融合是在产业价值链环节促成延伸融合,从而突破原来的产业界限,促成产业交融,其重点是利用产业间蔓延和金融项目的性能互补完成产业间的相互交融。本文根据延伸的方向将其分为红色旅游产业向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和文化创意产业向红色旅游业融合。

1.红色旅游产业向文化创意产业延伸融合模式

这种融合模式就是旅游业主动吸收混合文化元素。见图2。主要表现在赋予红色演艺、红色文化产业园等旅游功能来实现产业间的融合;其主导还是文化创意产业。当然产业的交融呈现在产业价值链中的设计构思、生产制造部分,如在研发设计时可以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对以往旅游消费数据进行统计并筛选出有用信息,并采用互联网技术在网络平台上对其产品展开策划,如图3所示。如红色实景演艺赋予旅游功能变成了实景演艺业,将红色文化产业园赋予旅游功能就是红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而红色文化创意产业园自身就是一个奇特的景点,里面设置了供游客观赏与体验的展示区,还有以服务为主的体验区,还有专门接待游客的接待区。在园区,游客促进可以观赏到很多红色艺术,还可以通过VR技术让游客亲身体验红色场景,富含教育意义,如赣州红色产业园。

2.文化创意产业向红色旅游业延伸融合模式

这种延伸融合是文化产业通过旅游资源作为载体并加入创意文化,使得旅游资源不再是单一自然风景,而是更加多元化的创新型旅游资源,见图4。当然其主导还是旅游产业,而其融合主要体现在营销与消费上,可以通过Internet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对其展开宣传,同时开启 B2C形式在网上销售商品。以大型实景剧《井冈山》为代表,本来井冈山只是一个纯粹的红色旅游景点,无法吸引顾客长期停留消费,但是实景剧的营销传播,挑动了游客的眼球,从而增加了旅行消费。当然红色影视旅游及其衍生品都是文化产业向红色旅游业延伸的体现。其中还有红色乡村旅游,通过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旅游相结合;一来可以让游客体验无污染生态旅游、以体验惬意舒坦的乡间生活为主的农家游,还有科普游,度假游等等富含乡村气味的生态旅游,二来当地居民可以通过旅游收入达到脱贫,如黎川农旅融合。

(二)渗透型融合模式

渗透融合主要是在技术的改良与进步的基础上,通过技术的渗透,使产业间无摩擦的相互渗透融合,见图5。由于渗透融合是两个不同的产业彼此交织在一起,因此也扩大了产业的价值链,从而驱动交融后的新的产业更有产业增值力。通过产业渗透的方向将其分为两种渗透模式:红色旅游业向文化创意产业渗透、文化创意产业向红色旅游业渗透。

1.红色旅游业向文化创意产业渗透融合

这种产业渗透的融合是以文化产品为主导,通过把景点的影响力与文化产品相结合,利用景点的特色打造文化产品。然后,通过文化产品的营销宣传帮助促进旅游景点的形象化、动态化。以2012年萍乡红博会为例,红博会有“红色遨游·燎原之火”“动漫网络传递”“红色安源”“红色电影”等节目。其中的“动漫网络传递”活动采用的是动漫的方式推动红色旅游的发展;用动漫产业的表达手法和高新科技,将红色旅游途径上的旅游景点虚拟化、动态化。反过来因为动漫手法的生动性使原本静态的红色旅游资源动态化;从而使红色旅游更具有感染力,号召力,刺激更多的人去关注、去消费。据悉,这次红博会动工项目注资近300亿元,签约金额达32.4亿元。可见,内容新颖的红博会给它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收益。

2.文化创意产业向红色旅游业渗透融合

这种融合是以旅游为主导,然后再加入参预性,体味性、文化性、文娱性等文化创意理念。通过动漫的知名度和互联网宣传手段来打造旅游景点,形成有主题的旅游景点。以动漫《红军的长征故事》为例,运用动漫独特的呈现手法虚构掉红军长征景点。而现实景点通过互联网手段重现动漫内容,活化了动漫,同时增添了旅游景点的文化韵味。而动漫中情景再现也充分满足了游客的参与

性,体验性,也进而加深了对动漫产品的印象。并且开设长征体验服务及其他衍生产品。为了深化红色教育,国家旅游局在全行业展开了“重走长征路”的红色旅游主题活动,迸发了很好的社会反应和效益,同时也给老区人民带来了金融收益。

(三)重组型融合模式

这一融合模式(见图6)主要是首先解散文化创意产业和红色旅游原先的价值链,提取他们最核心精华的东西,然后在网络上资源整合重组,构造出一种新型的产业。因此它也是产业的升级换代。如以节庆会展为平台,在各大互联网宣传媒介上发布节庆消息,吸引大批的游客,从而带动当地红色旅游的发展。例如以江西瑞昌的桃花节和井冈山清明公祭烈士活动为代表的节庆旅游、以江西首届鄱阳湖国际骑游大会和江西红博会为代表的赛事旅游、还有以第32届香港国际旅游展和江西红色旅游摄影为代表的会展。这些旅游文化活动,都给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五、促进江西红色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对策

(一)文化创意企业与红色旅游业合作

1.企业联盟、集团化

在产业融合的初级阶段,红色旅游业的产业链尤其单薄。要想扩大规模实现长久利益,红色旅游企业可以和文化企业建立合作的关系。文化可以通过旅游向游客宣传文化产品和服务,而旅游又可以通过文化对游客的熏陶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如井冈山旅游区近几年举办的杜鹃花节就是通过旅游来宣传红色电影基地,形成影视基地旅游;而节庆活动在旅游景点的操办又拔高了旅游景点的知名度。

2.培养红色文化与旅游创意的复合型人才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产业融合实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就是创新型人才。为加快江西红色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程,必须建立起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既懂红色旅游又懂文化创意的高端人才。

3.树立文化创意品牌

品牌效应可以加快人们对产品的高度认可。培育一个有竞争力的创意品牌,就要在多种产品中脱颖而出,树立品牌形象,当然品牌的打造需要一定的市场基础和多样性的营销渠道。第一,实行整体营销。旅游业涉及住、食、游、购、娱多个环节,实行整体营销达到相关利益群体的客观要求。如通过开展节慶,会展等与相关产业进行联合营销,从而产生一种热闹壮观的效应吸引更多的游客。第二,通过媒体宣传手段进行宣传。如通过高流量网页、杂志、霓虹灯、飞信 、互联网等媒介,打造眼球经济,让你睁眼就看见创新型产品。第三,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独特品牌,设计申请一个独特的品牌logo。

(二)引导游客消费需求

1.培养游客对旅游产品的认知

采用网络传播的方式,增加大众接触。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带来,我国的网络普及率也稳步提升,网络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企业可以通过电视、qq空间、飞信、宣传册等现代传播方式进行宣传,形成眼球经济,培养大家的认知能力,提高消费者对旅游新产品的认可度,同时在刺激消费的同时合理的去引导。

2.开发红色文化创意产品,挖掘游客消费需求

产业融合的实质是创新,而创新源自创意产品的开发,同时这也是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关键。根据游客需求创造出新型文化产品,同时通过新创意产品发掘游客的潜在需求是关键。这就需要旅游企业和文化企业根据不同的旅游需求打造出不同的产品以及不同的营销方式,从而更好的打造新文化产品。

(三)政府部门的支持

对于富有教育意义的红色旅游,其产业融合是融合系统的外部力量,更是产业融合的催化剂,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会大大推动产业的融合。

1.出台优惠政策并加大投资力度

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优惠政策的制定可以减轻产业间薄弱企业的很大负担。对于发展红色旅游的企业政府可以出台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他们进行红色旅游开发;同时,政府可以作为企业与消费者的中介调节两者融合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供一些帮助。如举办一些会展,节庆活动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国家拨款成立产业融合资金。还可以设立专项资金,如会展资金、节庆资金等;在这些方面政府可以采取资金的支持与协调引导。再者政府也可以鼓励积极发展红色旅游,设立创业基金。

2.构建和谐的融合环境

当一个新的品牌出现在市场时,会引起很大的轰动,当然随之而来的就是很多雷同产品的出现,所以文化产业要设计个人知识产权,当然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并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杨雪,刘小玲.江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76-82.

[2]金海龙,章辉.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综述[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2):23-28.

[3]杨吉.旅游产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5):134-135.

[4]刘志勇,王伟年.论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J].企业经济,2009(8):127-130.

[5]谢洁.江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探究[J].中国市场,2011(22):95-96.

[6]崔玉霞,范夏薇.发展江西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策略研究[J].老区建设,2011(z1):49-50.

[7]张正德,夏江晖.积极发展江西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几点思考[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1):89-90.

[8]黄建男,廖军凯,廖合群.红色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探析——以江西省上饶市为例[J].价格月刊,2016(5):91-94.

[9]陈志军,黄志繁.江西红色文化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J].老区建设,2013(20):26-27.

[10]厉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66.

[11]瞿衛东.西方银行业兼并与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J]. 国际金融研究, 2001(4):14-17.

[12]卢金荣,薛程.基于新媒体营销的旅游产品知识平台构建[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21-28.

[13]刘长生,董瑞甜.宏观经济运行、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企业绩效[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9(3):42-53.

[14]于洪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旅游供需系统发展综合评价[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15-21.

[15]唐健雄,李莜蓓,肖林.湖南省红色旅游资源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9(2):74-82.

[责任编辑]王立国

Analysis on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andCreative Industry and Red Tourism

LU Ting, LIU Qio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Art,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chang,Jiangxi,330029,China)

Abstract:Jiangxi Red Tourism has become a special business card for tourism in Jiangxi Province and even the whole country.The integration of red tourism and cultural creativity can promote the deep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d cultural tourism.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integration of Jiangxi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and red tourism,and explores the integration mode of the two major industries:extended integration mode, permeability fusion mode and reorganization type integration mode,and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industries.

Keywords:red tourism;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Jiangxi Province;integration mode;integration degree

猜你喜欢
融合模式文化创意产业江西省
于晓明
Perseverance Leads to Success
农民工社会融合的概念与理论框架建构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钧瓷造型设计的创新研究
浅析“跨界与融合”思维的特征与应用
xMOOC与远程开放教育融合模式研究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互联网+”时代杨家埠木版年画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策略研究
喻木华陶瓷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