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企合作模式下现代学徒制实践探索

2020-05-08 09:30胡琼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7期
关键词:软件技术校企院校

[摘           要]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下,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其中,校企合作模式是教育不断改革的主要方式。对软件技术专业来说,在推进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不够,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影响着整体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在学徒制的背景下,需要不断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将主要以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现代学徒制为主要话题,对有关的内容进行论述。

[关    键   词]  校企合作;学徒制;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7-0048-02

随着现代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改革,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积极地探索学徒制教学培养方式,与此同时,还需要不断地改革校企合作的教学方式,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方向与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方向一致,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开展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中,以高职院校为基础,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找出协调的平衡点,开展有利于实现双赢的教学措施,建立最有效和最完善的教学制度。但是,在实际的校企合作中还会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有关人员对此加强重视,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下将针对有关内容展开论述。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认识我们了解到,在目前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学徒制的运用是比较广泛的。通过对高职院校中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和认识,发现很多学校开展的校企合作模式深度不够,所以各类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学徒制的教学模式是继承了我国多年学徒制的特点,又融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特色,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很好地完成了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目标和计划。现代学徒制要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来开展学生技能实践训练课程,现代的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和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在教学场所、教学方法等多方面都有了深刻的改革,可以很好地实现学生工作技能的提升,完成教学目标,那么以下将针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进行分析。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

在现代学徒制中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创新方案。在现代学徒制中,一般是一位师傅带领2~3名学生,根据每一个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整体的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方案的布置,这样可以因材施教,而且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也会更加充分,当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及时地和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解决问题,而不像传统的大班式教育,学生得到问题解决的效率不高,而且老师需要管理的学生人数比较多。而在这种模式下,对学生整体技能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二)这种现场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中,教学计划一般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商讨之后制定的一套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处在教学的现场,而老师采用一种现场教学的方式,1对1进行现场教学,能更好地认识到学生在进行相应问题处理时所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给出学生指导意见。除此之外,这种课堂教学方式可以起到一定优化的作用,老师很好地认识到这类问题,并进行相应的示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相应的实践能力,更好地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来,将工作岗位和学习过程充分地结合起来,对学生之后参与到企业的工作中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更好地丰富了学生的职场经验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在学徒制的模式下,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在企业进行学习和工作,在该模式下他们有着双重的身份,一方面是学校的学生,一方面是公司的员工。他们可以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帮助他们积累工作经验,同时又可以体验和明确自己未来学习工作的方向,对他们职业技能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与此同时,还可以提高现代人才培养质量。而通过学徒制培养的人才,他们在毕业之后不需要企业进行再次的培训工作,降低了企业的成本,他们可以直接投入具体的工作中进行上岗。在该模式下他们通过岗位轮换的模式,可以更好地了解工作的流程和具体企业的标准,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训练之后,可以很好地積累学生的职场经验,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

(四)学校和企业共享资源

在该模式下培养学生对学校来说也会节约一定的成本,他们不需要花费相应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像一些软件技术培训的指导老师,可以由企业的工作人员充当,实习的场地也可以由企业来提供,这对高职院校来说整体的办学经费比较少。对企业来说,他们与学校之间共享资源,可以更好地储备优秀的员工,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力量,这样可以很好地帮助学校实现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从而更好地实现学校和企业资源的共享,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双赢,从而更好地增强学校的办学力度和企业人才培养力度。

二、优化校企合作模式下学徒制的具体策略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学徒制的基本特征,在校企模式下开展学徒制,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培养更多的人才,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下将针对优化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学徒制的具体策略进行分析。

(一)开展校企合作的共同管理

开展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是要秉承人才共同培养责任,共同承担的培养原则,学校和企业要密切沟通和交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策略,对专业课方面以及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此同时还需要注重企业的实践教学。在对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人才培养时,可以在第一到第四学期进行相应的理论教学,在之后的学期与企业进行合作,到企业内进行顶岗实习,直接参与到企业的工作中,同时,在就业方面的选择,也要秉承学生自主自愿的原则,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有一定的法律保障。对学习成绩不合格以及在企业中做出一些不合理事情的学生来说,要给予相应的处理,以确保整体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共赢。

(二)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由于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从而导致在具体工作时出现思想道德方面不够完善的问题。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每一个阶段学生的特点来开展相应的思想品德教育,与此同时,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还需要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实习企业的文化,要对其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老师还需要在学生其他方面开展相应的教育,提高学生对工作的热情,对工作要有一定的责任心。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老师可以走访企业,了解学生在具体工作时所遇到的问题,帮助其解决,并指导学生总结一下工作经验以及学习经验。在企业老师和学校老师的共同指导下,促进学生更好地实现成长,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

(三)政府对其进行政策引导

对软件技术专业来说,开展相应的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学徒制可以很好地实现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目标,政府首先要认识到开展软件技术专业高职院校的分布,对规模有一个充分的把握,然后再进行教育资源的配置,对教育资源进行科学化的规划。与此同时,政府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更好地保障现代学徒制体系可以逐步地推广下去,政府还需要对这类人员上岗时的有关制度进行相应的完善,政府要充当好高职院校和有关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为开展相应校企合作的学校和企业投入相应的资金支持和技术保障,在税收等方面提供一些优惠政策,这样可以很好地保障活动的开展,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推动软件技术行业的改革和创新,为高职院校毕业学生的出路提供一个可靠的保障。

(四)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对学生个人来说,要充分地认识到校企合作模式的好處和内涵,摒弃自己传统的学习观念。有些学生在软件技术企业就业的时候,会出现服务意识比较差、内心承受力比较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影响学生参与企业建设。对于这些问题,学生要有充分的把握,并做好积极的心理调整,明确好自己的双重身份,一方面自己是学校的学生,另一方面是企业的员工,要明确自己在企业中的责任和义务,自己所要遵循的法律法规,控制好自己不能出现违法乱纪的问题,在企业的实习过程中,要提高自己对企业的认同感,认同企业的文化,让自己在岗位中获得成长和发展,同时在实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未来就业方向也会有一个明确的指导,对之后的成长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五)制定比较完善的实施方案

对于学校和企业来说,都需要明确地把握学徒制的内涵和意义,并做好相应制度的完善工作。在制定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时,要注重学生以及企业之间的关系,遵循双元育人的特点,学校和企业之间共同制定教学管理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在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时,要结合学生自身的身心特点来制定柔性化的措施,在日常管理中要加强学生的身心管理,约束学生在企业中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方面进步。与此同时,还需要将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放在制度确定的首要位置,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帮助学生在岗位实习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技能,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开展相应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要坚持政府主导,学校和企业之间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探讨和交流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现代的高职院校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够成熟和完善,需要结合专业自身的特点。对软件技术专业来说,需要借鉴和学习成熟的经验,来发展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推动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侯彦博.现代学徒制理念下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实践[J].职业教育,2015(12):80-82.

[2]赵志群,陈俊兰.我国职业教育学徒制:历史现状与展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8):9-13.

[3]高葵芬.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基于首届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教学交流研讨会的思考[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6):5-9.

[4]赵鹏飞.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150-154.

编辑 冯永霞

①基金项目:现代学徒制视域下“校企双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编号:Azcj079)。

作者简介:胡琼(1980—),女,汉族,安徽六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猜你喜欢
软件技术校企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信息时代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分析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Thinking Through Visual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