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校图书馆智慧转型中的管理问题探讨与研究

2020-05-09 10:22佘召武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成人高校图书馆

佘召武

摘   要:成人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和补充,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图书馆是成人高校进行教学研究、科研服务和文化宣传的前沿阵地,也是成人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成人高校图书馆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图书馆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过渡,从传统的群体借阅向个性化智慧服务转变,智慧转型已经成为当代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由于智慧图书馆建设属于新生事物,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影响了成人高校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建设。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以期有所借鉴价值。

关键词:成人高校  智慧转型  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1(a)-0161-03

1  引言

图书馆是成人高校的重要机构,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载体,在成人高校人才培养、教学服务中扮演重要角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技术和新设备日益取代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读者不需要再进入图书馆,在互联网终端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想要的信息资源,个性化、智慧化图书馆建设成为未来图书馆发展的主流。近年来,各大高校纷纷开始建设智慧校园,智慧学习成为崭成熟和发展,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日益成熟。与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相比,智慧化图书馆建设实现了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从集中服务到个性化服务,从纸质服务向数字化服务的过渡。尽管有人认为借助互联网,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便捷,图书馆不再是人们获取文献资源的唯一途径,因此图书馆的存在已经没有必要。但是我们也要清楚的看到,借助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不断丰富的同时,信息资源匮乏的现象也随之而来。从某种意义上讲,信息爆炸的同时也意味着信息搜索的困难,用户难以从海量的信息资源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反而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信息利用率大大降低,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信息超载问题。智慧图书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智慧图書馆借助大数据技术,利用信息过滤、资源检索、数据挖掘等网络技术,帮助读者从广泛的信息海洋中搜集有用的信息资源,满足读者个性化和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大大提高了信息搜寻效率,实现了智慧化服务。

2  成人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存在的问题

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智慧图书馆的必要性,加大了对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力度,积极探多样化的智慧图书馆服务方式,不断丰富智慧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在创客空间建设、特色数据库建设、学科服务建设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创新,广大师生通过电子借阅机、触屏阅报机、VR设备等浏览信息,图书馆服务效率大大提高,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2.1 智慧服务设施不到位

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空间包括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智慧图书馆的主要价值体现在虚拟空间上,包括资源服务器、数字信息存储空间以及虚拟支撑空间等。虚拟空间的容量决定了智慧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从当前发展来看,高校智慧图书馆的虚拟空间建设刚刚起步,空间比较小,制约了智慧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调查中发现,很多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器容量在1-50TB之间,只有极少数的图书馆服务器存储可以达到200TB以上。随着信息资源的不断加大以及高校师生人数的增加,图书馆服务器的空间容量越来越逼仄,甚至导致一些书目信息和用户借阅信息的丢失。除此之外,智慧互联是高校智慧图书馆的主要特征,通过智慧互联可以全方位整合信息资源,提供更加专业和便捷的服务,但从目前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来看,几乎没有高校图书馆推出APP服务,师生也很少收到图书馆的专题推送服务。高校图书馆也很少能够提供一站式信息检索服务,图书馆的智慧化服务仍处于低级阶段,很多功能有待开发。

2.2 智慧服务内容单一

高校图书馆在智慧服务上进行了大量的摸索和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建设了图书馆网站、微信公共平台、微博主页等,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和推广,但从宣传的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图书介绍、读者使用指南、资源介绍等,这些仍然属于被动式、低层次的服务内容,很少能够涉及到学科服务、智库服务、自助服务等内容。而国外很多高校图书馆都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图书馆的从业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有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能够主动联系高校相关专业,为其提供专业化的学科服务,促进学科的进一步的发展,我们在这一方面十分欠缺。另外,利用大数据技术,高校图书馆也可以了解到师生的借阅历史和阅读兴趣,主动为其推送相关的数字化资源和图书资源,在这方面我们也进展缓慢。

2.3 智慧服务资源共享程度低

资源共享是信息时代互联网发展的特点,也是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基础。正如前文所述,信息化时代为我们带来了海量的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了诸多便捷的信息搜寻渠道,但信息爆炸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匮乏,面对浩瀚的信息,读者需要付出很大的时间和精力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资源,而且很可能得到一些错误的、虚假的信息。智慧图书馆是海量的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和整合,可以为读者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这正是智慧图使馆的价值所在。目前,各大高校都加大信息资源的建设,一种方式是购买和引进外界的数字资源库。目前高校购买的数据库主要是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等,资源太过于单一和重复,购买专业的外文数据库的比例不高。实际上,外文数据库是师生进行教学科研学习必备的资源之一,外文数据库缺乏、图书馆文献资源不全导致我们利用的信息资源滞后于国际前沿。一种方式是资源共享,国内一些知名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库比较丰富,通过资源共享,可以为其他高校提供免费的、大量的资源,但当前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建设十分缓慢。

2.4 检索流程有待优化

随着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不断加强,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越来越多,建立了包括电子期刊、多媒体视频、电子图书等于一体的多样化资源库,然而由于这些数字资源属于不同的门类,相互之间处于孤立的状态,为读者查询带来了麻烦,因此就需要便捷的、先进的检索系统。目前,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大多采用OPAC技术进行馆藏书目的检索,这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检索方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这种检索方式的弊端也开始体现,这种传统检索方式无法做到对所有图书馆资源进行统一检索,读者需要重复多次才能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而且检索途径繁琐。如用户使用书目检索系统检索同一本书时,选择相同的检索字段,匹配方式不同,检索结果不同。对于一些不经常从事资源检索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麻烦的。

3  成人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优化对策

3.1 加强智慧化空间建设

图书馆是知识和文化的聚集地,代表着一所高校的性格、气质和思想内涵,而不是水泥和钢筋材料的单一建筑物。高校在智慧图书馆建设要进行空间的优化和再造,让图书馆成为高校中的一个“活体”,赋予其更加开阔的意义。图书馆可以在原来布局的基础上,基于专业学科、兴趣爱好、阅读功能等,来增加一些主题文化空间、信息服务空间和创客空间等,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图书馆找到适合自己的情景阅读空间。尽管在数字化时代,学生在移动终端上可以完成信息的搜索和阅读,但对读书这种活动而言,在图书馆阅读的效率和收获要远大于移动终端,后者只是碎片化的阅读,阅读效率低下。另外,智能化设备和技术是智慧图书馆的重要构成,高校要加大投入力度,采購一些智能化的设备和技术,包括智能书架、自助借还机、3D打印机甚至智能机器人等,这样不能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而且也有助于培养用户阅读兴趣。另外,智慧服务平台构建时,不仅注重平台提供的资源外,而且还要注重技术与服务的深度融合,提供真正的知识服务。“平台+应用+终端”平台模式,可以整合资源应用和服务应用于一体,有机结合移动图书馆、手机APP、PC、微信等多个端口,通过多屏融合满足用户多元化、个性化和实效性、社交性的需求,实现图书馆管理高效、功能优化。

3.2 加强智慧图书馆资源建设

信息资源建设是高校智慧图书馆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资源建设不充足高校智慧图书馆的服务就无法顺利开展。首先,高校要加强自有信息资源建设,高校图书馆的大多数资源都是以期刊论文的形式存在的,阅读起来比较枯燥,而且学生大多对纯文字的资料不感兴趣,阅读兴趣不高。为此,高校图书馆可以将部分文字资源转化成视频、图片等,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阅读体验。另外,高校在长期科研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有价值的文件、图片和视频资源等,这些资源对于今后的教学科研、实训就业以及学生管理有很大的作用,高校图书馆要加强宣传力度,让各个院系认识到智慧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能够在日常教学管理中保存好宝贵的资源,配合图书馆的工作,将这些资源进行加工整理数字资源,满足高校师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其次,高校要加大投入力度,根据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情况以及专业学科发展的需要,引入对口的、高质量的资源,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提高资源采购效率。然后对引入的资源进行重新挖掘、整理和归纳,分门别类的组建高效率的资源体系,方便用户的搜索和查阅,提高资源的利用价值。

3.3 完善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智慧图书馆是在原来数字化图书馆的基础上,进行服务的升级改造。首先,图书馆要加大宣传力度。调查发现,很多图书馆在进行智慧化升级改造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进步,图书馆服务功能不断强大,但很多师生对图书馆的智慧化服务不了解,导致很多服务功能大打折扣,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为此图书馆要加大宣传力度,除了传统的讲座、宣传单之外,图书馆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当前,微信、QQ等已经成为师生手机上的必备软件,也是广大师生获取信息资讯的主要媒介,图书馆要推出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师生用手机扫码就可以加入微信群,随时了解图书馆的相关动态以及功能介绍。另外,图书馆也要推出自己的APP,让师生下载,图书馆要随时在微信平台和APP上发布各类资讯,加强图书馆与师生之间的沟通。其次,图书馆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在大数据时代,师生在查找和阅读图书馆资源的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信息痕迹,这些信息数据也成为图书馆分析读者的画像资料。图书馆要变被动为主动,在充分掌握和分析用户阅读信息的基础上,分析用户的研究方向、阅读需求和学习需求,主动推送有价值的信息给用户。同时图书馆要开设“信息网络检索与利用”课程。通过“信息网络检索与利用”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网络化、智能化以及个性化的需要的信息检索技术需要,这让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从多种渠道、全方位、全面地获取所需要的专业信息。

3.4 完善智慧服务的队伍专业化

馆员是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灵魂人物。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人员的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决定着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开展。随着新技术在图书馆的不断应用和用户需求的多元化,图书馆需要有更高水平的馆员才能驾驭,智慧服务对馆员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馆员不仅要精通图书馆学、外语、计算机等专业知识,还需有学科背景,对信息分析提炼,对知识增值性开放。一方面,图书馆在人才引进时,除了需要有图情专业的背景,还需引进有学科背景的人才。引进的人才根据专业特长进行岗前培训,进一步优化馆员的专业结构,根据专业特长分配到图书馆的各个岗位。同时要盘活馆内人力资源存量。根据现有馆员的知识和能力分工,不同岗位和部门分配。对符合现代图书馆发展需要的具备智慧素养的馆员,集中安排在智慧服务部门。同时鼓励馆员能力提升及创新;不具备智慧素养的馆员,重点培训,逐步培养其智慧服务意识和能力,树立馆员“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

4  结语

总之,图书馆作为成人高校知识和智慧的核心,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进行深刻的变革。当前,成人高校图书馆实现了实体图书馆到数字化图书馆,再到智慧化图书馆的第三次转变,智慧图书馆建设是未来成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主要方向。为此,需要我们的成人高校借鉴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成果,从智慧服务的设施、智慧服务的内容、智慧服务的队伍等几个方面进行优化,让图书馆的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服务得到最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显志,邵波.国内智慧图书馆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对策[J].图书馆,2018(8):12-17.

[2] 初景利,数字化网络化与图书馆服务的战略转型[J].图书与情报,2017(1):98-104.

[3] 王世伟.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6(6):22-28.

[4] 董晓霞,龚向阳,张若林,等.智慧图书馆的定义、设计以及实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6(2):76-80.

猜你喜欢
成人高校图书馆
图书馆
虚拟现实技术在成人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对成人高校并入技工院校实践的探讨
浅议同等学力在报名考试中的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