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实践课程建设与改革探究

2020-05-09 10:22蒋陈纯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学科理论

蒋陈纯

摘   要: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型学科,是一种集地理信息采集、处理、管理等多种内容的计算机系统,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在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学科特征以及时代发展需求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必须要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在目前的教学中,地理信息系统教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要想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目的,就必须要结合现阶段教学中各个环节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课程体系的构建、师资队伍的建立、教学方式等内容进行全面的调整和优化,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实践能力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1(a)-0186-02

地理信息系统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包含了计算机、遥感技术、数学、地理等多种学科的多种知识,能够被广泛用于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土地检测与利用等多个领域中,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也因此在各大高校的教育中得到了更高的重视。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不断增加,社会发展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同时也对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能力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标准。但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课程体系不健全、教学方式不科学等弊端,导致人才培养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待提升,加强对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的时间教学、优化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1  当前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安排不合理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工具类学科,综合了多种学科的知识,应用于多个领域之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给予实践和应用更多的关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然而,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加上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的教学经验的不足,在大多数高校中,都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高于实践教学的问题,在认知上存在着对地理信息系统教学重点及目的认知偏差问题,在实践中存在着轻实践重理论的问题,导致在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安排上存在着非常不合理的弊端,学生的发展与专业能力培养受到极大的限制。

1.2 教师方面存在的局限性

教师是地理信息系统学科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决定着学生的实际学习质量。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应用型学科,其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的领域也非常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拥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储备,还要有足够的实践应用能力。然而,目前很多学校任教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的教师都存在着专业知识的局限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匮乏,很多教师所修的专业只是单独的一种,在实际的教学中就不得不局限于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中。导致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学科产生了一定的片面性认知,影响着学生的认识与发展。就目前而言,教师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可以分为3大类,第一类认为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强调地图观的学科,可以利用该学科完成对数据的收集、处理,并得出新的地图信息;第二类认为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强调数据库的学科,认为数据库是支持其理论与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第三类认为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强调空间分析的学科,认为空间分析能力和模拟能力对其教学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方式

2.1 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合理安排

对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而言,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理论学习为基础,在保证基础扎实的前提下进行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中,不能局限于理论教学,要做到与实践的结合,将实际教学的理论直至与其对应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教学,提升理论教学的效果。此外,理论教学还应做到全面性和系统性,要确保每一个所涵盖的学科知识都有涉及。在实践应用方面,要尽量涉及更多的应用案例和领域,促进学生综合性应用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社会适应力。在实践教学前期,要重视上机练习过程,熟悉系统操作界面的布局以及各种功能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对系统的利用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在实践教学后期,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学生对于地理信息系统在各个领域中的具体应用能力的培养,促进解决多种领域中地理信息处理能力的提升。

2.2 合理配置师资队伍

在教师队伍的配置方面,为了确保教学的全面性,促进学生正确认知的形成,教师队伍应该分为两部分,即有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和拥有地理信息系统学科中所涉及的其他领域专业知识的教师两部分。前者负责为学生培养和提高对地理信息系统认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提供教学帮助,促进学生能够正确看待、认识和掌握该学科的学习。后者则负责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教学,为学生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处理各个领域中的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提供帮助。此外,为了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及负担,避免教学资源浪费,在师资队伍的配置上,还需要学校进行统筹管理,理論基础和实验课的教学由学校地理信息系统教学部进行,实践教学则由各学科的专业老师进行教学,将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运用于最适合的教学活动中,有利于提高教师配置的合理性。

2.3 在实际教学方式上要做到多样化教学

在教学中,首先要遵守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原则,严格落实学生操作为主、教师引导与示范为辅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重难点内容进行讲解和示范,并采用专题教学、案例教学、归纳教学、启发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全面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专题教学中,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相关软件的熟悉度,提高学生对各种相应软件的使用熟练度;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实际教学内容准备至少一个与实际应用相关的案例,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此外,在案例的选择上要重视其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中的具体运用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归纳教学中,要注意对案例教学等其他教学方式的总结,例如用到了何种类型的数据、处理流程有哪些、涉及到了地理信息系统什么功能等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启发教学中,需要在教师完成讲解和示范之后,为学生提供一些与实际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有效提高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还能达到激发学生的思维的效果,有效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除以上几种教学方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用到自主探究教学方式和合作交流探究教学方式,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选择最合理的教学方式,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效果的提升。

3  结语

地理信息系统的教学效果改善、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需要通过对师资队伍的完善、对教学重点的合理安排、对教学方式的创新来实现。通过优化师资队伍,提升各种教学活动的合理性;通过合理安排教学重点,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科认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对教学方式的创新,提高学生在地理信息系统学科学习中的综合能力培养效果。这一系列的创新和调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全面提升学生专业素质,改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邹寒笑.地理信息系统实践课程建设与改革[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2):3230.

[2] 李阳东,杨晓明.地理信息系统实践课程建设与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6(2):106-107.

[3] 王玲,刘海隆,奚秀梅.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建设与改革实践[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4):92-93,157.

[4] 张涛,殷红,徐明洁,等.基于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地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2):122-123.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学科理论
【学科新书导览】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