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特色专业群服务产业集群内涵与路径探析

2020-05-09 10:41谭起兵
职业时空 2020年2期
关键词:产业集群职业教育

谭起兵

摘要:特色专业群建设是国家使命和高职担当,也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文章分析了特色专业群建设内涵与产业集群发展诉求,从材料学视角辨析了特色专业群服务产业集群的逻辑关系,并提出“三层治理、八链对应”特色专业群建设模式,为促进特色专业群与产业集群在“教学研用”方面的融合、形成利益共同体提供了方法与载体。

关键词:职业教育;特色专业群;产业集群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与展示窗口,特色专业群通常依国家和区域重点或特色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特点而生[1],通过动态调整群内专业结构、解构与重构课程体系、更新与创新教学资源[2],以适应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嬗变。特色专业群往往凝聚职业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核心服务面向,在“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速率不断加速,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产品不断迭代,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顶尖企业对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特色专业群的重要属性是聚焦产业集群的核心引擎: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因此,精准地分析特色专业群与产业集群的内在联系,探索和实践特色专业群服务产业集群的路径和方法,才能够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区域发展和促进产业升级,服务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產业走向全球产业中高端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一、特色专业群建设是国家使命和高职担当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在总体要求中首次提出“五对接”,并将“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摆在了突出位置;“产教融合、特色办学”作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内涵是要突出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显然,高等职业院校突出办学特色的着力点在于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而产教融合则是特色专业群建设的逻辑起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具体目标指明:“到2022年,建设150个左右的专业群。”文件将专业群的重要属性表征为: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同时在“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中要求专业群建设的核心要素: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必须与产业需求、职业标准、生产过程相对接。专业设置:专业群建设之基,通过建立健全专业设置定期评估机制,依据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和调整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能够为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保持先进性和方向性;课程内容:专业群建设之本,《方案》要求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教学过程:专业群建设之魂,《方案》要求借鉴“双元制”等模式,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在“改革发展任务”中重点提出“打造高水平专业群”,进一步从空间和时间维度强调和重视“产教融合”:要求专业群建设面向区域或行业重点产业。在校企深度合作的背景下,明确了特色专业群的建设范式和预期目标,以期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接互融、课程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基地开放共享、教学团队和教学模式协作创新、教材教法融合创新、保障机制多方协同。无疑专业群服务产业集群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高职院校将特色专业群建设作为立校之基、强校之本是服务国家经济发展的责任和担当。

二、特色专业群建设内涵与产业集群发展诉求

(一)特色专业群建设内涵

1.特色专业群内涵释义。特色专业群是以特色专业为核心,以支撑专业和关联专业为辅助的若干专业的集合体。特色专业群定位必须以国家和区域支柱或重点产业发展战略保持一致,群内专业具有教学模式包容性强、教学资源共享度高、师资团队互补性强、评价体系通用性好、学生就业相关度高的特点。

2.产业集群内涵释义。蕴含内外动力因素的产教融合是特色专业群建设的逻辑起点。在全球化市场经济竞争加剧背景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使产业关联性紧密的企业在多维度空间积聚形成新型产业空间组织——产业集群。产业集群通常是指地缘相近、生产某类产品( 包括中间产品) 的相关企业组群。作为外源动力主体,产业集群一般具有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区域竞争力。特色专业群内专业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建设机制。其重要属性表征为。

(1)特色专业群与支柱产业(链)的对应性高。特色专业群建设的使命是为了满足国家和区域支柱产业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诉求,以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色专业群建设的着力点就是厘清和实现“五对应”,即:培养目标与人才需求对应;人才培养模式与技能培训模式对应;专业组群与职业岗位群对应;专业动态调整与产业升级方向对应;课程体系与职业胜任能力对应。“五对应”是促进特色专业群建设与产业发展的有效耦合剂,也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内在要求,在满足新时代党和国家战略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同时,也能凸显职业院校特色专业群优势,提升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2)特色专业群满足产业集群的人才诉求。特色专业群人才培养定位清晰,与重点或支柱产业链形成映射关系,其价值追求在于充分满足产业集群的同一产业链、创新链的岗位群人才需求。首先,它能有效地整合群内教学资源、师资团队、实践条件、管理模式、国际合作等职业教育载体,通过解构、重组、质变实现专业群内资源的多维度横向融合和纵向贯通,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调配和利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职院校专业规模发展与教学资源供应紧张的内部矛盾;其次,通过专业(群)与岗位(群)的精准匹配,实现了人才培养标准与岗位胜任标准的有机统一;最后,在特色专业群与产业集群高度融合背景下,通过双元制、现代学徒制、新型学徒制等教学模式改革,促进教学模式和工作模式有效转换和衔接,能有效破解产学合作难以深入、就业质量难以提高的瓶颈,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特色专业群服务产业集群原则

特色专业群服务产业集群的效度代表产教融合的深度。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构建、标准对接等方面通常是浅层次的“物理作用”,是将资源简单地组合,提升特色专业群服务产业集群的能力,为支柱产业转型升级赋能,专业群和产业集群两个组元需要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的前提下发生“化学反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资源细分。企业是通过商业模式整合资源,而高职院校是通过专业群整合资源。专业群和商业模式的匹配度是衡量校企合作意愿程度、时间长度、空间深度和资源效度的关键指标,所以,在特色专业群与产业集群有效对接的背景下,资源细分、整合资源、实现共享是关键所在。一方面,企业可以依据商业模式进行顶层设计,以岗位胜任力模型为依据,将高职院校的专业及其资源进行细分和归纳,并考虑如何应用这些资源发展商业模式;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依据符合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实践资源、技术资源等进行细化和分类,通过分析和转化来为特色专业群服务。在基于“共享经济”的校企合作平台上,将特色专业群的每个专业和产业集群中的每个企业作为“资源颗粒”,通过平台整合与互通,实现“颗粒资源”重组和业务模式创新。

2.跨界重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彼此。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标准、教学设计方案、仿真虚拟实践等教学资源,企业在专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形成了定制化的培訓方案、培训大纲、培训标准、关键技术、真实生产设备等培训资源。通过特色专业群与产业集群对接,将教学资源与培训资源进行整合共用,以达到资源互补、发展共赢的目的,拓展了高职院校和企业的资源范畴和能力边界。

3.融合创新。特色专业群与产业集群的合作在本质上是一种跨界融合。这种跨界融合表现在:一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在发展愿景、战略规划、教育模式和资源共享四个维度的深度融合;二是基于校企合作机理研究和方法学的共享共赢新模式;三是校企打破双方边界、回归价值统一的具体实现。

(三)特色专业群服务产业集群的逻辑关系:材料学视角

在校企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特色专业群与产业集群可催化共融、相生相长,形成命运共同体。共同体通常定义为人们或者若干个国家在共同条件下结成的集体或集体组织,这里特指高职院校和企业在共同条件下组织的集体,本质上都是利益共同体。从材料学视角,这种互利互惠的集体组织(校企共同体)就是一种新型固溶体,材料学领域中固溶体是指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中而仍保持溶剂类型的合金。人们通常采用科学的设计和大量实验将适合的溶质按照一定配比在特定条件下加入到溶剂中,从而使合金(新金属)的宏观力学性能提高,这一现象也称为“固溶强化”。显然通过科学合理的外部条件,采用正确的溶质与溶剂的组合可以提升整体性能,反之亦然。

在教育学领域中,特色专业群即为溶质,产业集群即为溶剂,合金便是特色专业与产业集群在特定条件下的深度融合形成的校企共同体。要使得“固溶强化”效应持久和显著,必须满足材料的结构设计原理,即特色专业群服务产业集群的逻辑关系。首先,特色专业群的组群逻辑科学合理。具有相似性、亲和力较强的专业之间通过化学键(人才链、创新链)连接形成三维网络空间架构——专业群,专业群本身的性能是否稳定要看群内单一专业之间服务面向是否相近(相似性),专业之间渗透性和融合度是否较高(亲和力);其次,特定条件设置要得当。这里的特定条件通常是指产教合作的体制机制,只有在规范合理的制度体系和灵活有效的运行机制下,才能作为正向催化剂促进命运共同体的形成。

(四)产教融合深度决定了特色专业群服务产业集群的效度

产教融合强调了特色专业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与融合,两个主体是教育和产业两种不同发展范式的融合,它包括了价值观、规律和模式三个方面的融合统一。首先,企业“利润创造”与学校“复合型技能技能人才培养”两种价值观的融合。企业是以“利润创造”“价值创造”为价值取向,而学校是以“立德树人”“以生为本”为价值追求。特色专业群在服务产业集团时,应当接纳企业“利润创造”的价值主张,企业同时也必须接纳和认同学校“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通过校企双方愿景、使命和价值观的主动融合,促进企业和学校“心往一处想”;其次,企业“职业规律”和学校“教育规律”两种规律的融合,以重点和支柱大型企业为代表的产业集群通常建有企业大学,这类企业将职业发展规律总结为“岗位能力体系”“岗位胜任度体系”等;学校往往把教育规律归纳为“成长能力体系”“核心素养体系”等,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深刻认识两种规律,取长补短、相互补充,使得校企双方“刀往一处使”;最后,企业“商业模式”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两种模式的融合,“商业模式”是企业运营和核心,产业集团可以有效整合优势企业,将商业模式还原为技术和业务,同时特色专业群可以发挥高职院校优势专业群的汇集效应,将人才培养模式还原为课程和实践,通过顶层设计把技术、业务与课程、实践有机地衔接起来,使得技术与课程、业务与实践融会贯通,保障校企双方强调“脚往一处走”。特色专业群与产业集群两种不同类别的组织相互融合是自上而下的,首先由思想和价值取向开始,进而过渡到规律和模式,“三个融合”促成校企两个主元形成了平等独立的资源组合生态组织。

三、特色专业群服务产业集群的有效路径探析

高职院校的使命在于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因此,探索和实践特色专业群服务产业集群的有效措施,与企业协同发展,才实现真正的产教融合。在“五业联动”[3]的模式上,提出“三层治理、八链对应”特色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为促进特色专业群与产业集群在“教学研用”的融合提供了方法与载体。

(一)“三层治理”为产教合作机制的融合赋能

三层是指专业群建设与管理体制实行校企合作理事会、专业群建设推动委员会、专业建设工作推动委员会三层领导和负责制。校企合作理事会由学校、企业领导共同担任理事职务,它能够有效地促进校企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群建设、课程体系设置与优化、实践教学基地配置、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的高度整合与调配,校企合作理事会制度为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4]校企合作理事会主要职责在于重点研究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经费和人员管理、监督与评价、风险管理与防范、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机制,并制定相关的制度体系,为专业群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作为校企合作平台,校企合作理事会可以更好地为学校提供产业集群亟需专业人才分析,及时为学校反馈人才培养质量,有效地为特色专业群建设进行部署和指导;同时,高效整合产业集群中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培训需求、科技研发需求等,缩短了高职院校服务产业的响应时间,有效制约了拖曳效应。

校企合作理事会下设若干专业群建设推动委员会,其整体组织机构的负责人可由学校教学主管领导担任,主要的成员包括学校二级院系、企业生产部门的负责人,各专业群建设推动委员会严格执行理事会的决议,分解和再造专业群对接产业集群的核心要素,以特色专业群建设为引擎,带动其它专业群协同发展,提升服务企业的能效;每个专业群建设推动委员下设若干专业建设工作推动委员会(视专业群内专业数量而定),单一专业建设工作推动委员会主要由学校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和企业工匠组成,它作为三层治理结构的最小单元,肩负着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师资建设、教材改革等核心要素的督促与建设工作。

在组织机构内部,校企合作理事会、专业群建设推动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工作推动委员会三个层级纵向贯通、横向互补,各个要素的互相配合下促进了特色专业群与产业集群的融合度,最终通过相互约束、相互调配、相互作用实现了预定目标。

(二)“八链对应”促进双主体育人模式融合与创新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校企深度融合的内生动力,也为打通特色专业群对接产业集群的壁垒提供了教育范式。特色专业群与产业集群的高度对接可以表征为:基本技术技能与岗位通用技能对应、核心技能与岗位高端技术技能对应、专用技能与岗位技术标准对应。基于校企双方利益共同體的角度,双方在专业与产业、教学模式与培训模式、课程体系与岗位胜任能力、课程改革与技术革新、实践条件与生产环境、双师队伍与技术工匠、科研双创与研发创新、国际合作与国际拓展八链双向紧密对应,如同八对链条将学校和企业紧紧链成“利益共同体”。“八链对应”是特色专业集群有效服务产业集群的核心策略,通过诸多途径成功对应能有效实现教育资源和技术资源的对接和整合,大幅拓展校企双方的资源范畴和能力边界,有利于实现“1+1>2”的共赢目标。[5]

1.构建专业动态预警机制促进专业链与产业链对应。专业与产业对应符合杨·莫里森提出的 “第二曲线”理论。在产业层面,第一曲线描述了企业在所熟悉的环境中开展传统业务所经历的企业生命周期;当企业面对未来新技术、新消费者、新市场时,促使自身进行一场彻底的、不可逆转的变革,而展开的一次全新的企业生命周期则为第二曲线。在专业层面,第一曲线透析了传统专业建设沿用在所属环境中按照传统教育规律完成人才培养生命周期;产业集群的演变与嬗递,迫使特色专业群面对未来社会、市场、消费者和企业,必须在专业定位与调整、服务面向、逻辑组群等方面进行科学变革,从而促进专业建设的生命周期趋于第二曲线。

专业群精准定位和服务产业是校企合作的内核,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超前布局”,这也是特色专业群的设置和建设理念。通常国家和地方的重大经济或产业规划可作为特色专业群设置的纲领性文件,为了避免形成新兴产业集群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的真空期,提前布局与预期重点产业对接的专业群尤为重要。这需要加强各级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统筹力度,构建国-省-市-校四级专业监测与预警机制,其中国家层面可以通过教育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简称数据平台)来分析和判断专业的过剩、合宜与紧缺,与国家规划或发改委相关政府机构分析和发布未来紧缺产业即匹配专业目录;省级教育厅和市级教育管理部门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国家的文件和方针政策进行剖析、分解和转化,形成实施指导方案;在政府主导的纵向引导下,产业链映射为专业集群,保证了院校专业设置和定位与产业链衔接的紧密性和协调性。

2.教学模式链与培训模式链对应有助于积极响应学历教育与培训教育并举。培训模式往往以职业培训为主,它是围绕所从事的职业开展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的一系列培训或教育,教育模式较为单一。高职院校通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载体丰富、层次多样的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框架基础上,通过校、政、企三方携手,出台有效的准入和激励政策,可破解原有的合作机制不畅的难题,将进一步深化现代学徒制、新型学徒制、双元制的改革,提升教学模式改革的时效性;同时,企业培训资源渗透于学校,对学校的教学模式改革注入了新鲜“血液”。

3.课程体系链与岗位胜任能力链对应精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岗位胜任能力是检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企业岗位任职的“通行证”。课程体系与岗位胜任能力形成映射关系,其架构和标准诠释了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具体要求。岗位胜任能力由创新力、执行力、学习力、决策力、影响力、大局观、系统思维、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核心要素组成,每个核心要素依据岗位的职责和特殊性分解为若干能力指标,每个能力指标需要由对应的课程落实,这就形成了能力指标体系与课程体系之间的网络矩阵(可称为课程矩阵),两者的关系可以是一对多或者是多对一的关系。课程体系的构建可采取横向互补、纵向贯通的原则。横向互补是在同一层次中的课程模块化、项目化,其培养目标确保覆盖对应岗位的任职要求,在内容上衔接互补。纵向贯通是在不同层次课程间搭建“立交桥”,处理好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毕业环节之间的关系,在内容设计和系统逻辑上确保默会知识和显性知识、隐性能力和显性能力相融合。

4.课程链与技术链对应是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具体实施载体。企业先进技术必须与学校课程形成映射关系。[6]实现这一对应的前提在于课程标准与技术标准、课程内容与应用技术、课程考核与技术达标相对应。因此,课程设计重点考虑企业技术的沿革与进步,做到课程教学内容与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产品同步。

5.实践条件与生产环境对应有效助力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企业生产环境直接决定了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的应用。以生产环境为标准,力求实践条件与生产环境互为镜像关系。其建设路径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建设真实实践基地,通过真实商业或业务模式构建实践教学项目;二是把高危、难以实现的生产环境通过智能仿真技术转化为虚拟实践基地,将真技术、真工艺、真工况等植入数据库或云平台,通过真实商业或业务模式构建实践教学项目,实现由虚拟项目向真实项目过渡。两种建设路径的实质都是通过企业真实项目开展实践教学,确保学生的技能操作、工况处理、应急处理等与企业岗位同步。

猜你喜欢
产业集群职业教育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下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再造
新常态下蚌埠市玻璃产业集群发展探究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湖北省大冶市食品饮品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