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2020-05-11 06:13巩慧文
校园英语·上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工科学习策略学习者

【摘要】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主终身学习能力,这与《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的人才培养目标不谋而合,由此可见,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将有利于学生终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本文从地方工科院校的视角,分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提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以期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新工科;地方工科院校;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巩慧文,吉林建筑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之一。

一、前言

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指出,把握新工科人才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跨学科交叉融合、自主终身学习等能力。由此可见,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地方工科院校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对我国新工科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要兼顾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环节,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策略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互联网+”时代下应构建体现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求的教学体系。因此,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满足新时代学习者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

二、自主学习

国外对于自主学习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近40年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处于成熟阶段,为国内的自主学习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资料。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自主学习的概念和特征,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研究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以及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探讨自主学习与新教育技术之间的关系、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等。

国内对于自主学习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现仍处在发展阶段,我国学者致力于针对我国特定学习环境和学生群体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并取得丰富成果。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相对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和自发性,在一定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学习者能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按照自己的节奏和学习策略,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并作出自我评价。自主学习改变了传统课堂的师生角色,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习过程变为学生的“自觉性学习,主动性学习,思考性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习兴趣被激发,教师变为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者、组织者和评估者。

三、我校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现状

我校是地方工科院校,工科专业较多,男生比例偏高,与文科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相比,部分学生入学英语成绩较差。大学英语作为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与高中阶段的学习相比,英语科目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导致部分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重视不够。没有了教师对学生每天学习的督促,学生放松了对自己学习的要求,导致大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目前我校学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现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进入大学阶段,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就业成为一部分学生英语学习的目标和动机。英语基础较好、自制力较强的同学能够积极投入到大学英语的学习中;而对于那些入学成绩较差、自制力不强的同学很容易放任自己的学习,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最后丧失英语学习的兴趣。

2.缺乏自控能力。與高中阶段的学习不同,在大学阶段,学生能够自主支配的课余时间较多,学生的自控能力变得尤为重要。如果学生自控能力不强,不能根据教师要求完成布置的任务并自主进行拓展学习,将会浪费时间,荒废自己的学业。

3.自主学习意识不强。 受到高中阶段学习模式的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淡薄。而在大学阶段的教育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者。学生应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学习中思考,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采用适当策略解决问题,并对自主学习过程进行评估反馈,才能有效地获取知识。只有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乐趣和热情,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步入大学阶段以前,学生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或自主学习的意识淡薄。在高中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为通过高考,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各种应试练习,不了解自主学习的概念和学习策略,导致在大学阶段学生不知道如何开展自主学习,学习成绩逐渐落后,最后对学习丧失兴趣,还有一部分学生抱着“浑水摸鱼”的态度应付自主学习。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通过翻转课堂、任务型教学、微课等多元化手段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步转变观念,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帮助学生树立和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2.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认知策略知识。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元认知能力是学生完成自主学习、达到学习目的的前提条件。“OMalley和Chamot根据信息加工理论, 将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 并指出, 元认知策略由‘确立目标、制定计划、选择策略、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组成。”自主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主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能够根据个性化需要制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使用正确的学习策略,掌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并进行评价反思,根据需要作出调整。了解和掌握元认知策略知识能够帮助学习者深入理解自主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形成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促进终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3.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资源,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教育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通过网络和移动手机,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大量的信息和资源。如果学生自制力较差,无法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资源,只能造成学生自主学习效率的下降,沉迷于手机和网络,最后导致学业的荒废。培养学生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应将课堂教学与线上自主学习有机结合,采用自主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或手机移动学习平台,引导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教师布置的线上自主学习任务。教师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和学生水平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听、说、读、写,译线上教学平台或者移动手机APP,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桥梁。

4.完善形成性評价机制。“形成性反馈,是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由教师、同伴或学生自身根据既定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之间的差距,提出改进建议和解决方法。”合理有效地形成性评价机制能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表现进行跟踪记录,作出反馈,并督促学生按计划完成布置的自主学习任务。建立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形成性评价机制,将有助于学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五、结语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既是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响应国家新工科实践项目发展的需要,意义重大。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制定个人发展目标,有利于其自主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针对工科类院校学生在入学之初自主学习能力基础薄弱的问题,教师要做好自主学习的引导者、监督者和指导者,采用正确的自主学习培养策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Black, P. &Wiliam. D. Assessment and Classroom Learning[J] .Assessment in Education: Principles, Policy&Practice,1998,5(1):7-74.

[2]Valerie, J. Shute.Focus on Formative Feedback[J].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8(1):157-179.

猜你喜欢
工科学习策略学习者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建设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天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
Explor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from the Study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ss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