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40天里的九篇深度调查

2020-05-12 09:22秦交锋
中国记者 2020年4期
关键词:出院武汉稿件

3月11日,“新华视点”栏目播发了我牵头采写的《武汉累计治愈出院3万多人,后续如何管理和监测?》。稿件随即上了腾讯新闻客户端的“精选热点”,很快阅读量过千万。这篇稿子播发后,我意识到我参与的武汉战“疫”报道已进入下半场。从2月初抵达武汉,近四十天时间内,我采写的9篇“新华视点”栏目稿,关注焦点从入院难、管理检测难、氧气告急、密接人员管理……一步步写到了出院患者后续管理。这是很多武汉人过去一个多月的经历,也是我的一部抗疫简史。

一、抓热点、踩节点、解疑点,9篇“新华视点”深度报道记录抗疫主要节点

2月3日下午抵达武汉,4日我在武汉硚口、黄陂采访,一天走访了多个社区、街道、区政府。当时,武汉基层政府、社区正在全力落实新出台的“四集中”政策,但从实地调查的情况看,无论确诊患者送医、疑似患者确诊,还是发热患者、密接人员集中隔离观察,政策落实的进度都不如人意。

鉴于政策与实际有落差,我牵头采写了《集中收治!集中隔离!聚焦武汉抗击疫情最新举措》。如果说这篇关注“四集中”的稿件是一个“纲”,后边紧接着发的几篇就是“目”,把“四类人员”挨个进行摸排,追踪调查相关政策落地情况:《降低病死率、解决氧气告急……武汉如何应对集中收治后的难题?》,直接触碰收治难、医务人员感染、氧气告急、病死率高等焦点问题;《加快核酸检测,武汉“硬核任务”进展如何?》,调查核酸检测的进度、试剂及采样人员不足、试剂检测准确度等;《直击武汉拉网式大排查:对大量密切接触者如何精准追踪、严格隔离?》,调查发现当时有部分密接人群并没有按照相关政策集中隔离,依然有传染风险。

2月下旬,武汉抗疫的形势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再去基层社区、医院采访,可以直接感受到防控工作上了轨道,不再像2月初那样慌乱、紧张。抓住抗疫形势中的新趋势,我牵头采写了《武汉战“疫”,关键数据透露疫情形势哪些新变化?》,用数字解析核酸检测、床位数、医疗物资、病死率等几个焦点问题的最新形势演变。

3月初,湖北除武汉外,多地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湖北多地新增确诊病例归零,该怎么看?》一稿,解读新增确诊病例归零背后防控形势演变,调查防控漏洞和风险;进入3月中旬,治愈出院人数越来越多,我牵头采写《武汉累计治愈出院3万多人,后续如何管理和监测?》,反映出院患者后续管理中集中隔离不达标等问题。

在漫长的抗疫报道中,除了纷乱的热点、节点,还有一个个疑点,需要通过深度调查来解答。我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写了两篇稿件。

为了弥补武汉的医疗资源缺口,各地一批批医疗队前来支援。进入2月中旬,抵达武汉的医疗队已经超过了两万人,公众普遍有一个疑问——来了这么多医疗队,够不够?我牵头采写了《全国2万余名医疗人员驰援,能否尽快缓解湖北医院紧张局面?》,采访多家医院、多支医疗队,发现仍然存在医护人员紧缺、工作强度超负荷、医疗物资难保障等问题。

进入2月下旬,当湖北除武汉外其他市州新增确诊病例逐步回到个位数,武汉仍连续多日每天新增数百例。这每天数百病例到底从哪里来的,成为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我暗访多个社区,找到可靠信源,采写《武汉数百新增确诊病例从哪里来?》,勾勒出武汉新增病例来源图。

□ 2月14 日,秦交锋(右二)在江夏方舱医院采访医疗队医护人员。

二、从数据中发现问题,让数据回答问题

对于深度调查报道而言,用数据说话,是最有说服力的方式。在这次疫情报道中,我采写每一篇稿件,基本上都围绕着数据做文章。

一个多月来,我已形成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起来,搜集湖北卫健委发布的疫情数据。一开始,做一篇稿子上网搜一次,耗时费力,还容易出错漏。后来,我系统性地把湖北卫健委的数据、武汉市的数据,从1月20日发布以来,全部搜集到一起,每天不停更新,做稿子随时可以用。

除了用起来顺手,系统性地搜集、掌握疫情基本数据,还可以从中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比如,在1月下旬,当时武汉有大量确诊患者无法被医院收治;一个月后,在2月下旬采写《武汉战“疫”,关键数据透露疫情形势哪些新变化?》一稿时,我要调查一个月后是否做到了应收尽收。

当时,我手头拿到了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在院治疗的人数,可并没有是否应收尽收的信息。接着,我梳理搜集到的疫情数据,发现累计确诊病例数减去累计出院数再减去累计死亡数,正好等于当日在院治疗数。也就是说,除了出院的、死亡的,所有确诊病例都在院治疗,做到了应收尽收。

在采写湖北除武汉外新增归零的稿件时,也需要一个市州在院治疗的数据,合作记者向当地卫健委要了一个数据。我用公开的疫情数据一算,发现给的数大了,应该是没有减去累计死亡数。合作记者重新向当地核实,果然是他们算错了。

当然,还有相当部分数据,并不来自于公开渠道,需要自己去调查、整理、计算以及解读。由于前期多篇稿子涉及社区层面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发热病人、密接人员的人数,后来我已经形成了习惯,每到一个社区采访,就习惯性地问这些疫情数据。这些来自点上的数据,是原始数据,没有经过层层筛选、传递,非常真实,对调查报道价值极大。

我在采写密接人群管理的稿件时,要回答一个问题——确诊患者的密接人员找全了吗?密接人员是高风险人群,不找全就会给疫情防控留下隐患。当时,我从公开渠道可以拿到湖北省累计确诊数和密接人员总数,得到一个1:3.29的比例,也就是一个确诊患者平均发现了3.29个密接人员。

但是,当我采访、搜集到多个社区、街道的相关数据计算后发现比例差异极大。其中一个社区有24个确诊病例,实际追踪到的密切接触者仅有9个,也就是说1个确诊患者只追到了0.38个密接人员,与平均值差距太大。这个数据提示,个别社区密接人员的追踪工作可能并没有做到位,进一步的调查也证明了这一论断。

三、共情+专业,让不同的信源打开话匣子

这次疫情报道,我采访了各种各样的群体,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基层政府官员、疾控专家、患者、医护人员、患者家属等。由于是“战时”,每个人的处境、情绪状态都不一样,采访时的姿态、技巧等不尽相同,但归纳起来,基本是两点:共情、专业。

2月初刚到武汉,进入社区采访,基层干部的疲惫、无奈都写在脸上,几乎每个人都沙哑着嗓子。上级每天要报表,社区居民要就医,他们夹在中间左支右绌。在这种情况下,完不成转送、排查等任务是一个普遍现象,采访时就要以现实条件为背景,不能以苛责的态度去提问题。

2月6日,我正在一个社区服务中心采访核酸检测难的问题,恰好当地有关部门也来社区督促检查。社区书记在和我坐下来谈时,我注意到她眼里强忍着泪水。

当我表示理解,倾听他们的心声时,实际上,很多基层干部都会相当坦率。他们会拿出社区的统计表,和你讨论哪块进度慢了,为什么。一个多月,我走访了二三十个社区,无论何等敏感、尖锐的话题,绝大多数稿件中都有来自社区最基层的数据,这些都是基层干部提供的。

除了共情,采访中专业表现也十分重要,这包括记者对疫情形势的了然、对防控政策的熟悉、对疫情知识的明白等。掌握了基本的专业知识,采访中可免去很多基础环节,直奔主题,提高效率。

在采写《武汉数百新增确诊病例从哪里来?》一稿时,由于话题敏感,相关部门不接受采访,采访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好不容易联系上了当地一个区的疾控部门负责人,采访约在下午四点多,正是向上报数据的当口。

半个多小时的采访,实际上是在采访对象接打电话的空隙中见缝插针进行的。但我没有浪费任何一个空隙,没有索要所谓的基本情况,直奔主题问稿件中需要的关键信息:疑似病例转化为确诊病例有没有达到世卫组织宣称的80%以上、密接人员确诊率多少、无症状感染者排查出了多少等。我问得直接,他答得也明白。临走,他送行,感叹了一句:“你问得很专业嘛!”

专业也能赢得信任。在采访一位外地援助武汉的疾控专家时,一开始,他还有顾虑,说自己外地来的,很多信息、数据并不掌握。眼看不能得到明确的结论,我就开始和他探讨一些具体的技术问题,新增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范围多大、疑似病例的密接追踪吗、无症状感染者有没有流行病学调查等。

一个真正的专业技术人员,一旦开始探讨起业务就会滔滔不绝。最后,采访之初不想介绍的信息,在具体的探讨中自然而然都拿到了。后续接连几篇稿子,相关技术问题我又采访了几次这位疾控专家,成了我的“技术顾问”。

猜你喜欢
出院武汉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决战武汉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
第五回 痊愈出院
本刊欢迎下列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