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

2020-05-12 01:05陈靖怡
考试与评价 2020年4期
关键词:美育渗透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陈靖怡

【摘 要】 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播、思维的建立、品质的形成,还是情操与审美的培养。中国的文化底蕴深厚,对于语文的教学而言,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教学,还需要将其中蕴含的思想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在文章中逐渐提升审美能力,将文学素养进行积累。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接触文学知识的开端,从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美育渗透  教学策略

审美教育是近几年出现的教学培养要求,通过语文的教学来挖掘其中蕴含的“美感”,引导学生在课文中逐渐认知美感,学会鉴赏美感,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吸取其中的文学艺术转化为自身的艺术底蕴。多年来无数的文人墨客创造了优美的作品,成为我们品学欣赏的文本。作为现代语文教学,教学课文中包含着散文、古诗、小说、著作片段等不同类型的作品,给教师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教学素材,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多样性和特点进行相符的引导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于语文环境中吸收其中的艺术和美感,提升学生对于语文的热爱。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育具有多种教学目标,教育部希望教师能够帮助学生从小奠定语文基础和认知,将文学气息传递给学生,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小学语文与审美教学的结合,并进行以下论述。

一、整合生活场景,让美育无痕渗透于课堂

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教育具有多方面,教师需要在知识教学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鉴赏、理解与品析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体会语文中的美。中国文学博大精深,文章中字句的斟酌能够带来不同的体验效果,教师应将文学审美传递给学生,以生活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与文学的结合来感叹文学的艺术,以此来激励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逐渐在文章中培养自我审美与赏析能力。

比如,教师在对《爬山虎的脚》进行讲解时,可以先询问学生有没有见过爬山虎,并根据自己的观察来形容爬山虎。由于爬山虎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学生对其观察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通过学生的描述能够加深学生对爬山虎的记忆,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入到作者的文章中,看一看作者是如何进行爬山虎的描述。前后对比对学生的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学生自己能够感受到与作者语言表述中的差距,而通过优美详细且精准的字词,学生能够体会到文字的“美”,逐渐对作者的表述方式产生学习与研究的兴趣。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引,并将学生的言语与课文结合进行教学能够更加突出文章中的艺术和美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渐在研究中提升语文审美能力。

二、融入古诗教学,让美育无痕渗透于课堂

古诗作为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自有其存在的意义,古诗是一种文学艺术,能够将丰富烦人情感蕴含在短短的字句当中,引人深思,其中的韵律和文体之美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文学体验。但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理解程度有效,如何能够帮助学生对古诗产生兴趣,理解古诗中传递的思想是教师们需要思考的内容。

比如,教师在讲解《望洞庭》时,可以根据多媒体上的知识进行多媒体教案的制作,通过多媒体放映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美景的视频中可以让学生先领略洞庭湖景色,在视觉刺激下能够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印象,之后结合刘禹锡做的诗句,可以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理解词人的内心情感和诗句中的意思,分析词语间透露的高雅脱俗的情志,逐渐积累情感的表述方式,在教学中进行自我的情趣审美提升。多媒體是现代教学较好的方式,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情趣与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古诗中的文学之美,借助趣味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融入课堂的程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时代的进步带来了许多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视频、影像资料、音乐、百科等内容穿插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激情,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融合写作训练,让美育无痕渗透于课堂

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提升不仅仅在于课文教学之中,还存在于写作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写作是学生进行实际知识运用的机会,也是情感表达的方式。在面对新时代背景下的写作训练,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优化自身文学素养,注重引导学生建立发现生活素材的眼睛。

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积累生活素材的作业,要求学生记录积极向上的事情,可以是自然界中的美景、可以是精巧的工艺品、可以是可爱有趣的动物等等,学生在进行记录时会进行对“美”的描述,这样的记录方式一方面能够为学生进行素材积累,逐渐在记录中提升语言的使用能力,为写作做铺垫;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在这些美的事物中逐渐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的环境。审美教育不是指存在与语文课本中,也存在与生活之中。生活中充满着各种美好的事情,只有更好地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素材才能帮助学生在写作中做到有话可说,为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能够观察到生活中的“美”,逐渐提升审美能力。

总结语:

中国文化传承需要不断的新晋力量,文学中蕴含的知识和艺术美感需要学生进行体会与学习,逐渐将审美变为自己的能力,审美教育可以影响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赏析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语文中蕴含的情感和内容。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引导教育作用,教师需要根据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指导与教育,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影响审美能力。上述方式能够有效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值得教师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海波. 关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蒙古教育.2018(06).

猜你喜欢
美育渗透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美育渗透策略
小学美术教育不要脱离美育轨道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