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手工艺”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路径初探

2020-05-12 01:06何鶄李锋涛郑静静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4期
关键词:航海技术高等教育课程思政

何鶄 李锋涛 郑静静

摘要:结合航海类专业的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的需要,选取“水手工艺”课程,从课前导入、课堂教学、课外辅导以及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进行课程思政的融入,为航海技术专业其他课程提供积极参考与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课程思政;“水手工艺”;高等教育;航海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4-0324-02

自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描述了关于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之后,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了“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的重要论述,这说明国家对本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立德树人方面。根据航海专业的特点和“水手工艺”课程的教学实际,笔者觉得选取该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是非常合适的。首先,水手工艺课程通常被安排在大一、大二开课,是学生最先接触到的专业课之一。其次,该课程教学的内容是毕业生进入航运企业实习时,最先能够接触和被用到的[1]。此外,航海类专业具有很强的国防性与涉外性等特点[2],对学生的国防意识和政治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本文将从“水手工艺”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着手,对课程思政的融入进行深入的探究。

一、“水手工藝”课程简介

“水手工艺”课程是航海技术专业中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在北部湾大学海运学院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有32学时,其中16学时为实践课时。根据2017年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海船船员培训大纲(2016版)》和学校对实践教学环节课时的要求,在现行2018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将课程拆分为“水手业务与值班”(16课时)和“水手工艺”综合实践活动(1周40课时)两部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船舶甲板部日常工作内容,熟悉工作环境,掌握船舶帆缆作业、船体保养、上高与舷外作业、船舶靠离泊和船舶值班等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爱国爱岗、忠诚守信、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从而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工程技术能力、文化素养、环保意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际化视野。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相关内容,能够更好地完成培养目标,显著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二、课程思政融入的主要途径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寻找容易引起学生兴趣、与专业结合紧密的思政元素和素材,通过合适的手段与方法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同时也能够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事业观和价值观。

1.重视课程导入,合理营造情景。虽然航海类专业学生在进校后会被安排一次认知实习,通过实船参观直接了解专业,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知识的理论支撑,学生大多对专业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课程刚开始应该做好课前的学情分析,通过咨询教研室教师、旁听学生课程、深入宿舍和网络交流等途径了解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与感受,课前可以让学生自行阅读有关航海探险先驱者的故事,比如,可以推荐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提前观看纪录片《大国的崛起》中大航海时代的某一片段。通过对航海历史的回顾,了解航海史上的英勇壮举,可以让学生体会航海先驱者的冒险精神、无畏艰险的坚强意志。在帆缆作业相关章节,可以通过开展头脑风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不同时期帆缆技术的发展及变化。也可以穿插增加古代结绳记事、女娲引縆绳人、日本绳纹时代等知识,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大局意识。教师在课前准备好素材,合理营造教学情景,逐渐引导学生对专业的认识由感性转为理性。

2.强化课堂互动,理论联系实际。随着实践环节课时的增加,师生互动会更加频繁,教师应注意把课程思政元素及时地导入。在帆缆作业实操环节,可以利用航海绳结越受力越紧的特点,通过学生反复实践绳结打法,在自己动手做的过程中体会,只有对自己约束越严,才能完成更大的成就。教师可以启发式地引导学生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在船体保养相关章节,利用图片和视频等手段,呈现油漆与塑料对海洋环境的破坏,并让学生实践垃圾分类等常识,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靠离泊作业实操环节,重点引用实际生产事故案例,比如没有正确佩戴安全帽、带缆过程中骑跨绳圈等引发的事故,并要求学生进行情景再现或者安全示范,将安全警示教育内化到学生心里,提高责任意识与安全意识。在船舶值班相关章节中,结合操舵、挂旗和释放引水梯等理论知识,介绍驾驶台资源管理理论。利用船舶操纵模拟器,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了解驾驶台设备操作与通信流程,达到培养团队协作与沟通的作用。

3.做好课外辅导,丰富教学形式。为了取得更好的课程思政效果,就要加强课外辅导,让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延续到课外。通过安排撰写航海小作文、制作绳结工艺品等形式多样的作业,让学生主动阅读课外资料并积极思考,教师也能够在学生作业中找到后续课程思政中的案例与素材。教师要积极参与全国海员技能大比武、学院航海文化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学生活动,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展开,比如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的勇气、活动的组织协调能力、无私奉献的精神等。此外,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是互惠互利的,并不会损失额外的时间和利益,因为一方面开展学生活动通常会有充足的经费保障,另一方面实验室也能更有效地利用起来,进而提高课堂效率。2018年笔者亲自指导学生申报并实施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计划项目《手工绳结工艺品的创新制作与销售》。该项目立足水手专业,结合中国传统手工技法,融入我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族风情,制作具有浓郁异域风情和专业特色的绳结作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增强了民族文化的认同,达到了文化自信的教育目的。

4.创新考核方式,突出知行合一。“水手工艺”课程原有的考核方式是由平时成绩30%和期末实操成绩70%组成的,虽然考核着重体现了实际动手的能力,但是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原有的考核方式以及呈现形式也应该有所改变。比如增加以思想政治为主题的小论文、专业技能实践和航海科普宣传等形式的期中作业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期末实操考核形式可以增加团队协作项目,或者利用虚拟仿真实验设备,设置虚拟情景进行考试,比如以船舶离泊开航为考核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帆缆作业、靠离泊、操舵仪正确操作等的综合操作。在考核方案中,组织协调、团队沟通等内容要在评分标准中有所体现,使课程思政能够贯穿教学始终。

三、总结

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教学方法的改革,而应该是师生全员参与的,以全面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为最终目的。对于授课教师而言,首先必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有所了解,多与思政课教师交流[3],把握正确的方向,然后通过对“水手工艺”课程知识点进行梳理,发掘能够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素材,选择合適的融入方式与呈现手段,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水手技能本来就是一门经验技术,是不断尝试积累的[4],这其中又包含了很多案例,可以分享给学生。最后还应该充分利用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作为课堂讲授的一种补充,设计合理的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将课程思政的效果慢慢融入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张克家,刘书平,宫玉广.“船艺训练”课程教学问题与建议[J].航海教育研究,2018,35(01):55-59.

[2]程真启,乔红宇.基于“环境、生活、课堂”一体化的高职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3):80-83.

[3]李天贺,郑玉书.高职航海类专业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应然与实然[J].航海教育研究,2016,33(03):77-80.

[4]蒲佳刚.试论传统水手工艺继承与教学[J].中国水运(下半月刊),2010,10(12):106,178.

Abstract: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ritime profession and the needs of talent training,incorpo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the course from four aspects:pre-class introduction,classroom teaching,tutoring and assessment methods,this paper made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its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scheme,and provided positive reference and useful exploration for other courses of navig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curriculum administration;"sailors techniques";higher education;navigation technology

猜你喜欢
航海技术高等教育课程思政
航海技术专业双语教学主线设计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航海技术资料管理软件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