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本到教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索与创新

2020-05-13 14:20李家声
中国教师 2020年4期
关键词:群文文本教材

李家声

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学生,为适应中高考改革的需要,我们必须对语文教育教学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在完成国家统编教材教学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创新?基于教学实际,可以从阅读资源之文本选择和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秉承北京四中的人文教学精神和传统,北京四中网校龙之门大语文研发和教学团队,从为学生选择优质的阅读文本入手,开始了校本教材的编写,在校本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对语文教学进行了全面探索。以统编教材为主,以优质阅读资源为辅,以经典诵读为伴,让阅读呈现序列化、结构化,在群文阅读模式基础上,辅之以游戏化、情境化等教学方式,体现了阅读教学的创新与高效。本文以北京四中网校龙之门大语文的校本教材编写和教学为例,探讨群文阅读模式。

一、在文本选择中探索新的阅读模式

在统编教材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各自教学的需要,寻找大量的文本作为补充教学的阅读资源。这些文本需要精选,保证文本的优质,以高质量的文本促进教学的提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是近几年语文教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群文阅读教学,是相对于传统一课一文教学模式而言的,是一课多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因其课堂容量和知识密度大,便于开展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技能的训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广受教师和学生欢迎。龙之门大语文从校本教材的编写、课程的设计、课堂教学步骤的安排以及教师的培训等,整个过程始终围绕群文阅读教学来展开并落实。

在文本的选择上, 古今中外,兼容并包。文本选择围绕以下四点来展开:第一,以人文为宗旨。将其传承之,弘扬之,凸显之,共享之,受益之。第二,以文化为轴心。要中华文化、世界文化兼收并蓄。第三,以先进思想为圭臬。让独立之人格、公民之道德、高尚之情操深入学生的血脉中。第四,以时代精神为主导。与时俱进,树立科学思想,涵养高贵品行。编写团队大量翻阅古今中外的大量文献,既有人文科学,又有自然科学;既有文学作品,又兼顾不同文体、不同领域的语言经典,沙里淘金,遴选出经典名篇。含有历史、地理、哲学、美学等人文知识,涵盖宇宙天文、动物植物、大地海洋、发明创造等科学内容。文本突出四美,趣味雅正: 思想美、情感美、智慧美、哲理美。以高尚的思想教育人,以优美的情感熏陶人,以先哲的智慧涵养人,以睿智的哲理启迪人。

一课四文是龙之门大语文校本教材的编辑体例,为群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基础和载体。例如,第四册有一课是这样安排的:主讲文《活板》,另有《汉字的起源》《青铜上的历史记忆》《国子监》三篇文章共同组成一课。四文在教学中有不同的作用,分别是精读、品读、拓展读和探究读。精读课文是主讲课,是教师完成阅读知识与技能训练、涵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要篇目。品读,旨在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完成阅读知识与能力的转化。拓展读、探究读则更多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或自学自悟,或合作探究,让学生达到“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受到高尚情操与审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其精神世界”总体目标要求。

龙之门大语文校本教材以四文组合为一课,或称一课四读,其实还不止四文,有些课例中还有古诗两首或古文二则,那就是一课五文,甚至六文了。这样安排,便于教师备课和教学,便于形成统一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也免除了教師临时寻找教学资源、教学资料的麻烦和苦恼。很多习惯于一课一读的教师,初次拿到教材,便惊讶于这样大容量、大密度的文本安排,往往认为太难,教师很难驾驭,教学上无法实现。只有当他对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学安排,对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师全方位的培训等内容有系统的了解后,才化解了心中的疑虑和困惑。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真切地感受到,只有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手段、从教材安排到教学设计全方位贯彻并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的理念和要求,才能真正将群文教学模式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二、在丰富的阅读资源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当优质阅读资源准备好后,如何充分利用优质文本实现高效教学,便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教师需要思考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创新阅读教学。

1.在优质文本的基础上,加强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搭建在作品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在教材编写的基础上,围绕群文教学的理念和要求,龙之门大语文组织众多名师名家对每一课进行教学设计。设计内容安排上,或主题相同,或体裁一致,或背景相连,或作者、风格、流派相关等,不一而足,丰富多彩,风格多样。教学设计包括有可供教师备课参考的设计思路、设计文本,有可供教师课堂使用的音频、视频微课以及课上演示的H5课件。教学课时统一用两个40分钟,完成一课四读的教学任务,落实一课四读的教学目标。深入浅出的教学设计,配之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研活动,以及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形式多样的教学工具,从而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助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以三年级《母鸡》教学为例。《母鸡》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用对比的手法,写了一只母鸡当妈妈前聒噪、爱炫耀,欺负忠厚的鸭子,当了妈妈后保护教养小鸡雏,变得负责、勇敢、慈爱与辛苦,最后说“一个母亲必定是一位英雄”。

常规传统的课堂,这篇文章要用80分钟两个课时完成教学,包括解决字词,分段,概括段意,穿插讨论作者对母鸡前后态度的变化,最后重点落实强调母爱是伟大无私的。龙之门大语文群文教学的80分钟内,《母鸡》作为精读课文,教师们没有把过多的时间留在对字词语段和母爱伟大的重复教学上,而是用40分钟的时间处理完上述教学任务后,又扩展了3篇文章,用更多的时间从不同角度来体现母爱。

《母鸡》通过赞扬母鸡这个动物妈妈的形象深情地歌颂了母爱,孟郊的《游子吟》则是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现了母亲对即将远行的游子的慈爱,很直接地突出了母爱的主题。这首诗学生们都很熟悉,几乎人人会背。是不是从热情的歌颂到直接的描写让学生再次认识到母爱的伟大就结束了呢?完成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落实了感悟母爱这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后,就达到了教育目的吗?龙之门大语文的课堂阅读还有更多的思考。

现在的学生,日常聊天语言流利,但是一到课堂或是稍微正式一点的场合,需要概括表达时,就会磕巴或有口头语。实际上学生从想到说再到写,流畅的表达是需要科学训练的。在阅读教学中,还要让学生表达出来。接下来,教师采用了配乐诗朗诵的形式,让学生朗诵泰戈尔的《母亲》。这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在老年时表达对母亲的怀念所写的一首诗。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就母爱这个主题,从现代散文、古诗和现代诗歌不同体裁,从中国文学到外国文学,这几篇选文都囊括了。学生们说,《母鸡》是写母亲对婴孩的爱,《游子吟》是写母亲对青少年已成人的孩子的爱,《母亲》是老年诗人对逝去的母亲的爱,母爱是绵长和永恒的!从学生的视角再次把母爱的主题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2.阅读教学内容安排要呈现坡度,而不是梯度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情的变化,用新思维、新思路更新传统语文课堂,用新内容、新形式打造新课堂,让学生用新眼光、新观念来学习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安排一定要符合教学规律,要循序渐进。阅读教学内容安排要呈现坡度,而不是梯度,旨在强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难度的把控要慎之又慎。以《诉衷情》一课为例。这课的四文分别是《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班超壮志》《古诗两首》(文天祥的《扬子江》与戚继光的《马上作》),以及《长城是和平的象征》。

本课的主讲文是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从“觅封侯”的典故和爱国诗人引出了两条线。

一条线是学习与陆游同样具有爱国情怀的两位爱国将领戚继光和文天祥所写的两首诗。他们在历史上留下卓著战功的同时,也为人们留下了感人的诗篇。体会了这几位爱国将领对祖国河山浓烈炽热的深情后,龙之门大语文四年级的秋季游学安排了文天祥就义的地址—文丞相祠的主题游学。在游学过程中,学生们诵读《正气歌》,祭拜文丞相。这样的立体学习方式,是爱国情怀教育的最佳方式。一首词,两首诗,三位爱国英雄的故事,对爱国情怀的主题升华,这种群文教学展示了一种有深度有创新的教学思路。

另一条线是了解觅封侯的出处,探讨古诗文中常见的用典。学习选自《后汉书》的《班超壮志》,让学生了解中国汉代的志士班超在少年时期的远大志向。通过带领学生通读此短文,找到觅封侯的出处后,文中的张骞和傅介子又引出了新的故事。文学的表达方式是多样的,除了语言文字外,影视也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课堂上播放了以班超为原型的电影《天将雄狮》片段,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让学生了解班超的壮志—设立西域都护府。典故可以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如出自《班超壮志》的成语—投筆从戎,如汉代的历史地理知识,联系学生之前所学,为其之后的学习进行了铺垫。

这节课,教师给学生展示了宋朝的疆域图和汉朝的疆域图,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为什么南方民族和北方民族多年来征战不休呢? 由此引出《长城是和平的象征》,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对长城有了深入的了解,而且心中留下了深深的文化烙印。

3.引入游戏化、情境化的教学设计以及游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游戏化教学是龙之门大语文集北京名校名师的共同智慧,借助教师们多年教学经验,设计的一系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游戏。这些游戏简单而有趣,为课堂增效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挑战不可能、四不读书法、对号入座、朗读接龙等,这类在课堂上常用的互动游戏多达几十种。学生们常常是在参与完成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熟读了课文,不知不觉达到了背诵的程度,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们在教学中还创设了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的语文情境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下学习语文,体验大语文的精髓。通过阅读与表达、舞台表演、竞赛活动等多种新颖开放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中玩语文、学语文,让语文的教与学都变得很有意思。

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还进行一体两翼教学实验。一体,即主体教学。两翼,一是指在教学活动中用影视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与学、阅读与表达、表演与口才成为语文教学的有机整体,拓展语文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二是指课外游学活动。课外游学活动是龙之门大语文的特色课之一,辐射范围十分广泛,致力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龙之门大语文结合学龄特点组织相关游学活动,让学生有所游、有所看、有所学、有所玩。没有教学活动参与的旅游是游玩,有教师参与的旅游才是游学。

4.奖励体系、多种评价体系和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是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方式

小学阶段,教师如果缺少管理,课堂容易乱哄哄,严厉了又往往使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如何把控好课堂管理的“度”,如何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又能高效地完成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结合小学各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以鼓励为主,设计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奖励体系。这套体系既有应用在课堂上的即时奖励,也有以学期为单位的长期学习行为奖励;既有对个人的奖励,也有对团队的奖励。

为了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语文还设计了过程性评价体系和阶段性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包括“经典必背篇目”的六级六段闯关游戏,完成小学阶段300余首经典篇目的背诵,让学生在群文学习过程中,变得爱读书、爱思考,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教学,不再觉得枯燥与乏味。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做好三个保护: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才气。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才气是他们自觉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做好这三个保护,不仅能让学生热爱学习,还能让学生保持终身学习的长久动力。

三、从文本到教学,一定要坚守卓越的教育理念

无论校本教材编纂、课程设计,还是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始终尊重教育规律,以德育人。

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教师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做智慧型教师,用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学科是培育人的最佳载体,是用美育的思想将德育与智育统一为一个整体的最佳载体。学生的成长是有规律的,语文教学既要注重外在知识体系的构建,更要注重人内在的主体价值的塑造,二者相辅相成。语文教学要为学生立智,即为学生建构并强化“语文知识体系”—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 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更要立德、立心、立魂,塑造人内在的主体价值。品格塑造大于知识的传输、生命质量大于生存技能、灵魂健康大于体魄健康。

优质的文本是高效教学的基础,语文阅读教学要以优质的文本实现高效的教学。中小学教师应正确把握群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阅读教学课程,在优质的文本、高效的教学基础上,追求生命的更高质量和更高境界。

(作者系北京市第四中学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肖佳晓

猜你喜欢
群文文本教材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教材精读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