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剪纸艺术教学

2020-05-13 13:18任胜男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5期
关键词:案例分析剪纸情景教学

任胜男

摘要:民间的剪纸艺术和小学生的绘画创作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渗透剪纸文化,可以促进学生对剪纸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在欣赏、感受和体验剪纸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关键词:核心素养;情景教学;剪纸;小学美术;案例分析

学生普遍对剪纸艺术很感兴趣,剪纸课程也因此可以成为小学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剪纸艺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得到了综合发展。课堂情景的创设抓住情景、情感二者合一从而形成的感观世界,在教学活动中借助各种方法去营造出愉悦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感受美,创造美。

一、剪纸艺术对于学生的重要作用

1.增强成就感和幸福感

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品,色纸剪成人物、花鸟以及一些寓意吉祥的纹样,可以贴在窗户上或做成工艺品装饰我们的生活。学生在剪纸过程中,既能体验到成功后的喜悦,又能体验到亲手装饰生活的幸福感。

2.培养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剪纸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的。在小学阶段进行剪纸艺术教学,从小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精神,在欣赏、感受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其中的艺术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剪纸艺术教学案例分析

以下以《跟奶奶学手艺》这一课为例,浅谈如何进行剪纸艺术教学。

1.课前准备阶段

(1)教材分析

库淑兰奶奶是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善于用各种造型拼贴组合画面,使形象更加生动。本节课选用的主图是剪花娘子形象。教材还展示了库淑兰奶奶的另一幅《狮子娃》套贴剪纸的方法步骤。

(2)学情分析

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在学习行为上已具有了一定的稳定性,思维活跃。这个年龄的孩子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敢于动手创造的意识,并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

(3)教具准备

彩色纸、胶水、剪刀、硬纸板、刻刀等。

(4)学习目标

①能积极快乐地参加剪纸活动并体验贴剪纸的制作过程。

②欣赏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和艺术价值,模仿一些典型的造型进行创作。

③能在活动中感受传统剪纸艺术的价值,实践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

(5)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掌握套贴剪纸的制作流程,难点是理解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以及艺术价值。

2.案例具体实施阶段

(1)课程导入

美术课的课堂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在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环节是关键,好的导入环节有着其他环节不能替代的积极意义,因此,在本节课教学导入这一环节,教师首先利用课件介绍库淑兰奶奶,再展示她的剪纸作品图片并让学生对这些圖片进行分类。在学生代表总结分类标准之后,教师总结:“同学们将剪纸按照单色和套色以及内容进行了分类。那你们知道这些剪纸作品库淑兰奶奶是怎么样剪出来的吗?今天库淑兰奶奶准备收徒弟,你们想不想跟着奶奶一起学手艺啊?”由此导出我们今天的课题《跟奶奶学手艺》。

这样导入的目的让学生初步了解库淑兰奶奶的剪纸作品,增强对剪纸艺术的认识,并利用库淑兰奶奶收徒弟的场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合作探究

新课程倡导的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作为合作和探究学习的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能全面提高美术素养,增强其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导入环节的学习,对剪纸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欣赏中国民间剪纸作品,带领学生感受彩纸套贴剪纸的特别之处,让学生思考彩色套贴是怎么样制作的。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总结制作方法,然后利用准备好的工具进行尝试,然后请各小组代表说一说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总结并分享经验。教师在对学生的积极尝试表示肯定后,带领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剪纸作品《狮子娃》的制作过程。然后让学生利用刚才所学的套贴的方法制作一个花瓶瓶身上的纹样。教师巡回指导,让学生注意彩纸的色彩搭配、作品的层次感和用色的规律。

紧接着教师带领学生继续欣赏库淑兰奶奶剪纸作品中的各种纹饰和创作技法,引导学生将这些纹饰的套贴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先尝试练习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作力,再老师示范解决尝试中所遇到的问题,老师作为一个辅助者,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创作

在美术创作过程中,构思是整个创作的基础,是学生作品成败的关键。在构思阶段,学生根据创作的需要对大脑中或是身边的素材进行收集整理筛选;通过各种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构思,选择新颖独特的方式进行构图,利用适合贴切的绘画艺术语言进行表达。学生在构思完成之后,就可以进行创作了。教师可以继续延续先前的情境,说:“库淑兰奶奶今天教会了我们好多手艺,累得都不想动手了,可是她马上要举行一个套贴剪纸的展览,你们愿意帮助库淑兰奶奶吗?同学们可要用刚刚老师发给大家的各种各样的花瓶利用套贴剪纸的方法进行装饰,也可以创作自己想要的形象。”

(4)评价

在学生完成作品之后,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并利用自评、互评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无论形式如何变换,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把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在实践中寻找活动的乐趣,体会成功的快乐,培养审美意识,在学习中提高素养,在生活中感受美。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剪纸艺术,教师要在评价中更多一些对于学生鼓励,让学生对于剪纸艺术学习产生更浓的兴趣,提高剪纸技能学习的积极性,也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拉近了美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教师要更多的用欣赏的眼光来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艺术个性。

(5)课后拓展

拓展作为教材的补充和延伸,根据教材的类型、教学的需要,适时拓展,有效延伸。融合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它的出现,是“随机”的;它的宗旨,是服务于教材的;它的方式,也应该是灵活的。因此本节课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收集剪纸资料,尝试创作更多的纹样;还可以引导学生更进一步,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剪纸纹样里的寓意,并尝试制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在本课的教学中,欣赏和尝试练习互相穿插,做到了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知,在尝试练习的体验中培养个性。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让他们手、眼、脑都活跃起来,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剪纸艺术教学不仅提高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更为我们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做出努力。把剪纸艺术渗透到教学中,加深了学生对文化艺术的了解,促进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我们要不断汲取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理念的精华,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在视、听、说、做、思的行动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动手能力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案例分析剪纸情景教学
大嘴蛙学剪纸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模拟情景 重在参与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
情境教学在语文课堂的应用浅探
手工剪纸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