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校水平评估为契机,创新毕业生教育管理方式

2020-05-13 14:18黄秀玲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育管理毕业生高校

黄秀玲

摘 要:本文从高等学校教学水平评估对高校毕业生教育的促进作用入手,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毕业生教育管理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高校;水平评估;毕业生;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学前师范学院2017年辅导员工作研究课题“以高校水平评估为契机,创新毕业生教育管理方式”的研究成果。

在教育大发展的形势下,高校教学水平评估是一种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激励和约束的机制。利用高校评估的原则和方针,对各类高等学校进行教学水平的评估,以此来促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一、高校教学水平评估与毕业生教育管理的关系

高等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高校教学水平评估的目的是保证这一目标的达成。毕业生作为高校教育对象的“成品”,不仅代表的是自身个体,更是一所高校教育教学效果的最终体现,而毕业生教育管理效果是教学水平评估的一项检验指标。教学水平评估让高校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高校毕业生作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特殊群体,正处在步入社会、开启新生活的起点时期,面对人生的重大挑战,既有兴奋也有不安,众多学生对未来的生活和从业具有盲目性。毕业生们既面临着要完成大学最后的学习任务,又要忙于达成自己升学或就业的目标。从内心来说,人人都想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和实现各项目标。但当前,众多高校对毕业生的教育管理都只是停留在安全稳妥毕业的层面上。因此,帮助毕业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社会,处理好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加强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学会消除不良情绪,做好步入社会的心理准备,对他们顺利走向社会和担任社会角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毕业时期精力分配不均

为了提高就业率,高校抢占就业先机,越来越早地组织各类招聘活动。毕业生们为了尽早落实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在各类人才招聘会场疲于奔波。高质量的就业单位,对人才的要求相应较高,很多应聘成功的毕业生,会被要求立即参加岗前培训或实习,毕业生为保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不得不牺牲在校学习的时间,服从就业单位的安排。为了保证就业率,高校很多时候也是无奈地默许这种情况,导致毕业生的教学出勤率低,教育教学秩序混乱。因此,毕业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处于被动状态,造成教学纪律差、教学效果低等现象。

(二)毕业心理冲突的复杂性

高校毕业生正处于从青年到成年的过渡期,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纷繁复杂的社会,加之自身性格上的各种弱点,产生了很多不确定性和不自信,导致了各种心理症状的出现,进而引发了心理危机。另外,来自家庭的精神压力也是毕业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有一定的就业依赖性,经济条件差的学生,有强烈的求职成功欲,当这些愿望与现实结果不一致时,毕业生们往往就会产生消极情绪,更有甚者会出现极端事件。

(三)约束与自由之间的矛盾

在大学期间,许多学生都触及过学校管理制度的红线。经过多年的大学学习生活,学生已经非常熟悉学校的日常管理和规章制度,对规律性的检查、管理了如指掌。钻管理和制度的空子就成了他们的特殊“技能”,善于与管理者和老师们玩“猫捉老鼠”的游戏,给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同时,毕业生们接触社会的机会增多,自主性加大,学校对学生的约束力相对弱化,导致班级管理趋于松散状态。

三、以高校水平评估为契机,创新毕业生教育管理方式

(一)大力提升就业指导工作质量

就业招聘中,坚定的政治方向是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重要条件,也是衡量大学生是否能胜任特殊岗位的重要标准。这就要求毕业生不仅拥有知识技能,更应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毕业生拥有廉洁自律、诚实守信、无私奉献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能够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和集体的关系,正确认识自己,融入社会,这些强大的精神动力将会成为支持他们一生不断进取的宝贵财富。而当前毕业生的现实状况呈现出部分学生在就业择业上功利思想严重,这与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直接的关系,他们过于追求当下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今后的发展和对社会的贡献。另外,毕业生们容易把个人的学习与当下社会现象联系起来,对一些事关自己未来的问题格外敏感,渴望获得满意的结果。

针对毕业生普遍存在的問题,高校必须提升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质量。首先,要帮助毕业生做好自我剖析,针对本人的实际情况再对就业问题“对症下药”。只有帮助毕业生客观地认识自己,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才能让毕业生准确定位自己。其次,帮助毕业生提升就业实践技能。当前,各大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主要以就业知识理论讲解为主,忽视了众多学生对于实践技能指导的实际需要。毕竟大部分毕业生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对问题的判断不够全面。例如,如何判断一个职业岗位对自己未来发展的影响,学生往往只考虑当前的利益需求,对长远的发展并不重视。因此,就业指导课应该扩展知识内容,以解决学生实际需求为前提,创新和改革教学方式,提升就业指导工作质量。

(二)加强毕业生日常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

首先,要让毕业班的学生认识到,他们与其他年级学生在管理上是同等的,没有什么特殊待遇,学校对每一个学生都一视同仁。作为毕业生更要遵守学校的纪律,服从管理,有不及格的课程必须补考,有违反校纪校规的必须处分,决不姑息迁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发挥好学生党员干部和学生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用榜样的力量教育引导好学生遵纪守规。

其次,让各项管理有法可依、有情可原。毕业班难管理的症结在于管理制度与出现的问题不相匹配。例如,毕业班课堂出勤问题,由于学生缺勤的原因较多,理由的合理性毋庸置疑,因此,我们不能再沿用之前管理低年级的方法来管理毕业生。只有对各类情况都做出详细的规定,才能彻底制止毕业班乱象。同时,管理过程中方法要适当合理,具体问题要具体对待。

(三)重视毕业生心理疏导

高校要重视毕业生在求职、升学、考试等各类事件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主动开展各项活动。例如,积极宣传心理卫生知识,开展就业心理、求职技巧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心理调适能力。同时,要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的作用,积极开展谈心谈话、专题心理辅导活动,让毕业生善于释放心理压力,对就业充满信心,提高抗压抗挫能力。心理疏导工作重在前期预防,高校应该建立“班级—学院—学校”三级心理预防体系,有效掌握毕业生心理状态,将毕业生心理问题扼杀在萌芽中。

参考文献

[1]许茂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有关问题与对策[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0-13.

[2]叶丹.高校教学水平评估内涵探讨[J].铜仁学院学报,2009(3):111-114,140.

[3]杨承运.关于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6(3):4-6,16.

[4]罗永忠.加强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实效性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3(14):34-35.

[5]巴雪冰,张文.高校毕业生管理问题初探[J].价值工程,2014(14):230-231.

[6]宋清萍.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管理规范化探析[J].黑龙江学院学报,2016(03):11-12.

猜你喜欢
教育管理毕业生高校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1万
湖北美术学院98年毕业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