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

2020-05-13 14:14杨美虾
家长·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高年级阅读小学语文

杨美虾

摘要:阅读能力在当代社会的学习和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只有切实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才可以让学生获得更长久的发展。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体验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教材的重难点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地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很重要。因为小学生的理解水平有限,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差距,一些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比较吃力,时间一长就会失去对学习的自信,进而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学生之后的发展。在这个背景下,就需要相关人员根据学生的特点不同,使用更加有效的策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我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具体分析一下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方法,从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方面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因为之前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再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太过单一。例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会出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像概括文章的内容、总结思想、缩写段落等,然后教师再提供给学生具体的答案,太过于依赖教材。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他们的独立能力还不够,如果使用统一的答案,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要避免出现此类情况。

(二)教育理念方面

语文教师作为和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之一,他们的教育理念也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发展。很多教师都把教学工作当成一个任务,没有关注其中的教育意义,教育理念可以说是很落后的。同时还有一些教师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大量使用重复的教学方法,学生虽然看起来有了进步,其实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学生存在很多学习隐患。

二、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进行读写结合,有效率地进行教学

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了解进行阅读教学的目的。阅读是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加扎实的语言基础,增强自己的素质,进而增加知识储备量。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就需要教师在进行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多累积自己喜欢的句子,运用到具体的写作活动里面来。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也应该关注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让两者互相促进,真正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摘抄文本里面的好词、好句,尝试着总结一下,再写一写自己的感受,更好地对文章进行评价,深化阅读的有效性,加强学生的体验。例如在学习《詹天佑》这一部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课文的内容出发,引导学生搜集一些相关的例子,并阅读歌颂祖国的诗词文章,或者通过听一些歌曲来感受社会的变化,还可以使用写作的方式让学生讨论一下社会的新成就,谈一下自己对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提升自己阅读的技巧,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组织个性化的阅读活动

随着新课程改革活动的深入,人们也更加关注对学生素质的提升,同时也更关注学生品质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要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素质,进而实现全面的发展。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他们的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个性化的阅读要求教师把学生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组织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个性。教师要重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反思,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个性,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实现自我提升。例如在学习《再见了,亲人》这一部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分析,尝试着说一说文本中想要表达什么事情,什么感情,感受文本的中心思想。还可以使用静静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感受那时候的生活条件。然后再使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说一说当时的生活条件和现在的生活条件有什么不一样,再根据自己之前对当时时代的了解,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课文,最后上台说一说自己的感悟。使用这样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模式,就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发挥,进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三)进行小组学习,引导学生互相帮助

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还比较的小,所以很难独立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使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就可以让学生快速地投入阅读活动中来。新课标也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等。在进行小组合作阅读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和欣赏对方。例如在学习《北大荒的秋天》这一部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里面的成员可以一起去搜集资料,找到能够反映这个季节魅力的图片,之后再对照着课文进行反复的感受,还要进行小组竞赛,看看哪个小组表述得最完整。使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沟通交流,实现共同进步。

(四)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发挥学生的潜力

产生问题是学生进步的一个途径,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去思考和实践,从而通过交流和探索,发挥学生的潜力,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提升。当前很多学生都失去了质疑的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的一个阶段,教师一定要更加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多让他们提问题,还要鼓励他们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分析和总结。在阅读活動中,教师要把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上,鼓励学生多思考,把文本中的内容变成自己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剪枝的学问》这一部分的时候,就可以鼓励学生质疑。教师可以问学生,文本里面说桃子又大又甜,那剪枝到底有什么学问呢?之后再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奥秘,让学生解决里面更多的问题。当学生发现问题的时候,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多查资料,仔细分析,进而解决问题。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学习活动的开展会对学生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它不仅是基础的部分,也是学生学习其他语文知识的一个前提。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读写结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而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他们拥有一个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高年级阅读小学语文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