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域,大乐章

2020-05-13 14:14邹敏
家长·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区域环境小班创设

邹敏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区域活动充分体现了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3~4岁的小班幼儿刚刚融入集体,认知发展也在起步阶段,区域活动中的新事物往往会吸引他们去摆弄和探究。作者就小班区域环境的创设做一个粗浅的思考,对区域划分、环境设置、材料投放三部曲进行客观分析,提供经验借鉴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和成长。

关键词:小班;区域环境;创设

一、奏响第一乐章——科学规划,合理划分

(一)空间规划有思考,七大区域显智慧

在小班区域活动的空间划分方面,要做到温馨、有序、适宜、可操作。区域游戏根~据小班幼儿发展需要可分为:生活区、益智区、科学区、美工区、语言区、扮演区、建构区七大区域。

1.生活区。生活区可分为技能区和料理区。“生活料理区”可以靠近水源,安排在盥洗室边上,开展洗菜、洗衣服等需要水源的活动;“生活技能区”可结合日常生活,在桌面、地面开展喂娃娃、扣纽扣等发展小肌肉和自理能力方面的活动。

2.益智区。益智区可包含棋类、数学操作类、益智玩具类游戏。“棋类”,可在相对安静的角落投放两个小方桌、圆藤坐垫等;“数学操作类”和“益智玩具类”游戏可分布在一个半包围的、相对安静的区域,清晰的划分更利于幼儿安静、有序、合作地开展探索活动。

3.科學区。科学区可安排在窗边,利用风和阳光进行科学实验。可利用长操作桌和矮柜,形成一个半包围的区域,放置一个帐篷开展光影游戏。幼儿在独立的小区域和“私密”空间,探索学习的欲望会更强。

4.美工区。该区域可用矮柜划分出一个半包围区域。将柜子分类,作为材料柜、工具柜、操作展示柜。中间可投放几张长桌、画板,用于开展纸艺、泥工或水粉拓印等活动。

5语言区。语言区可安排在教室的一角,用屏风遮挡,相对安静。可细分为:视听区、绘本阅读区、语言游戏区等。提供高矮合适的沙发,用标识将书本分类有序摆放,营造温馨、有序的阅读氛围。

6.扮演区。扮演区相对热闹些,可安排在走廊,根据功能可划分为:材料区、装扮区、互动区。利用屏风、麻绳等围成一个个开放又独立的互动区域,幼儿可利用道具装扮自己,开展歌舞、故事表演和角色扮演。

7.建构区。建构区建议安排在相对热闹的区域边上,如走廊。可提供大地垫、数量充足的清水积木、插塑积木和一些半成品材料,引导幼儿主动进行建构区的范围布置,开展主题建构活动。

(二)布局要科学合理,开放独立相融合

合理的布局有助于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要将相对安静的区域和热闹的区域分开,做到动静分离。每个活动区既是相对独立的空间,又保持着不同程度的开放性,尤其是部分相关程度高、容易产生互动的区域相邻,可用屏风、帘子等通透的隔离物分离,形成既相互独立又互通的整体。

二、奏响第二乐章——精心布置,巧创环境

创设与小班幼儿发展相适应的区域环境,能为幼儿营造一个更为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发展空间。

(一)环境布置覆盖广

在区域环境创设中,游戏不仅局限在桌面,还可巧妙地运用地面、墙面、空中,甚至还可利用走廊和户外场地。开放、变化的区域环境,能从小激发幼儿的探索愿望,使幼儿获得充分的活动,更和谐、有效地发展。

(二)环境创设规则强

每个区域都可用简笔画结合小文字的形式布置,与幼儿一起讨论的规则,提醒幼儿从小班开始就注意遵守各区域的游戏规则,以营造和谐、有序的学习和游戏氛围。此外,每一份操作材料都可设置相对应的操作框和操作架,便于小班幼儿学习按序取放,培养幼儿认知能力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规整习惯。

(三)环境温馨又开放

小班区域环境要尽量温馨而贴近生活。桌布、藤条、纱幔等不仅能分隔区域,还能营造出温馨、安静的区域氛围。在布置区域环境的过程中要围绕主题目标和关键经验,选择生活中安全卫生、便于操作、开放自由的各类区域活动材料,鼓励幼儿快乐地选择,主动动手、动脑。

三、奏响第三乐章——优化材料,有序投放

在区域活动中,一份好的操作材料,对于幼儿自主学习和探索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小班幼儿在学习习惯养成的初期,教师的合理投放不仅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更能促进幼儿主动学习,体会成功的自豪感。在区域材料的投放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材料投放的计划性

区域材料的投放不仅要根据幼儿当前的发展水平和主题内容有目的地选择层次性的材料,还要根据幼儿的活动兴趣和实际变化,不断优化和调整游戏材料,替换一些幼儿不乐意玩的“待淘汰材料。”鼓励幼儿用印章或贴纸记录活动情况,以利于教师观察后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材料投放的的艺术性

区域材料应该是安全、卫生、耐用、美观的,小班幼儿对美的事物特别感兴趣,且乐于探索。所以,在投放材料的过程中,简单的卡通装饰和有序的摆放会让整个区域材料看起来更有吸引力。

(三)材料投放的丰富性

要提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数量充足的操作材料。如:美工区,除了一些现成的纸、布和工具,还可以提供一些果壳、瓶子、泡沫、树叶等废旧材料,给幼儿更多想象的空间,鼓励幼儿充分地与材料互动,开展个性化创作,体验创作的成就感。

(四)材料提供的层次性

在提供材料的过程中,要分层投放,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要。如“喂娃娃”材料,可提供“蚕豆、花生、绿豆、大米”四类,幼儿可根据自身发展水平有目的地进行挑战,以进一步训练小肌肉发展。材料是区域活动中直接促使幼儿学习经验获得的媒介,材料投放应以幼儿的兴趣为基础,满足安全耐用、艺术丰富、科学适宜、富有层次这几大要点。环境点亮教育,智慧引领成长,小小的区域,也能谱写出美妙的大乐章。总之,教师要明确区域环境创设的宗旨,重视环境与材料的交互作用,最大程度地整合环境教育资源,通过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发展与变化,有目的、有计划、细致地进行分析、反思和调整,让区域环境促使幼儿真正地快乐学习,自主探索,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区域环境小班创设
幼儿园自然角的创设与研究
再去小班看看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创设未来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区域环境生态建设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基于企业异地并购视角对税收竞争、区域环境与资本跨区流动的实证研究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