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实施路径分析

2020-05-13 14:14王佩莹
家长·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实施路径音乐教育生活化

王佩莹

摘要:在幼儿园课程体系中音,乐教育教学是较为重要的一个部分,教师通过对幼儿开展音乐教学,间接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将音乐教育作为一种手段去落实素质教育。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本质属于艺术教育,而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是提升幼儿音乐教育有效性的一个关键途径。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实施路径

本文主要从三个部分展开分析。首先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从概念、意义以及特点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其次针对当前我国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现状,阐明了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中潜存的教学问题,最后结合相应的幼儿音乐作品和生活元素,提出了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有效实施路径。全文的分析角度为教育教学,针对的对象为幼儿、音乐教育,侧重于将生活元素和生活实际融入实际的音乐教育教学中去,研究的背景为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研究的主要目标为:通过优化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的方式,促使幼儿更好地成长和发展,与此同时实现幼儿园音乐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一、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综述

(一)幼儿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奠基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幼儿的各项身体素质如注意力、思维能力以及想象力等发展较为迅速。音乐艺术属于一种世界性质的语言,音乐也是幼儿发展与成长过程中不可获取的精神食粮,对于幼儿来说,游戏、音乐、童话故事是童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三大要素。儿童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针对幼儿音乐教育提出“儿童生活音乐化”的教育教学思想。陈鹤琴先生认为幼儿对音乐存在自然的亲近性和向往,同时音乐能够伴随着幼儿的成长,以一种艺术形式参与幼儿的生活和思想,所以幼儿音乐教育是幼儿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需求。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曾针对幼儿园音乐教育明确指出,在幼儿表达认知和表达情感的过程中,“艺术”能够作为另外一种“语言”,同时幼儿艺术教育应当引导幼儿多去接触生活中的事物与现象,通过艺术教育进一步拓宽幼儿的情感体验、帮助幼儿积累更多的感性经验。与此同时,生活化教学融入的题材应侧重于幼儿的喜闻乐见,并有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和音乐素养的形成。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音乐教育是较为重要的一个部分,教师通过将生活情境、生活元素融合到音乐教育中,即实现了音乐教育氛围的优化,又保证了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力。最后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对当前我国各个阶段教育教学所提出的要求来看,幼儿音乐教育生活化是通过教育教学形式的转变,在丰富音乐教育内容的基础上,满足了素质教育对学前教育教学提出了相关要求。

(三)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内涵

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内涵主要设计到两个角度,第一角度就是教师在幼儿园一日的生活之中融入音乐元素,第二个角度就是教师在开展幼儿音乐教育的各个环节中融入生活元素。第一角度主要涉及进餐、午睡、离校、上课等生活环节;第二角度主要涉及备课、教学、演奏等音乐教学活动。

(四)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特点

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主要特点为音乐性、生活性、过程性、游戏性以及整合性。首先音乐性和生活性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核心特点,由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内涵能够明确,幼儿在幼儿园内一日的各项生活环节和参与音乐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所映射的就是音乐性特点和生活性特点。其次过程性和游戏性主要指的是生活过程、学习过程和游戏形式,游戏作为一种教育教学形式,在幼儿园课程体系教学中极为常用。最后整合性主要内涵就是“整个教学法”的教育理念,该教育理念主张生活与教育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音乐教育生活化就是将教育与生活进行整合的一项教学模式。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潜存的问题

随着“家庭启蒙教育”的不断落实,存在多数幼儿在接受幼儿园音乐教育之前,就已经接触到了众多的儿童音乐曲目,导致幼儿在参与幼儿园音乐教育中一旦遇到了自己听过、会唱的音樂曲目,将不再全身心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与此同时教师在开展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侧重点在于教育任务的达成,在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音乐活动组织的方式以及音乐教育形式上等,都偏离了幼儿的实际生活,并未从幼儿的生活需要出发,挖掘生活中存在的音乐元素,致使音乐教育与生活环节之间的过渡存在问题,生活环节的本质属于幼儿园保育内容,那么保育与音乐教育之间的协调过渡,则是实现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关键。

三、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实施路径

(一)音乐教育作品的选择

首先教师要想全面地落实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这一教育形式,必须要重视音乐教育作品的选择,生活化音乐教育一定是动态的过程。幼儿与教师能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效的互动,同时生活化音乐教学题材必须要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幼儿音乐教育中教材的来源主要分为民间儿歌、经典儿歌和童谣等,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实施需要教师在基础教材之外选择一些幼儿感兴趣的、带有生活化气息的音乐教学题材展开教学,主要分为声音类型题材、本土特色类型题材等。声音类型题材,如自然的声音:雨声、鸟声,再如生活情境的声音:交通工具、动物的叫声。民间传统的音乐生活化教学题材的选择主要为《吉祥三宝(蒙古民歌)》《二泉映月(二胡)》以及《戏说脸谱(京歌)》等。例如在下雨天开展的音乐教育,教师就可以针对“雨”创设生活化音乐教学活动,如《大雨和小雨》,教师就可以利用教室外的雨声,引导幼儿感受大自然中大雨呼啦啦和小雨淅沥沥的景象,也可以为幼儿播放肖邦的《雨滴》等众多生活情境音乐作品。

(二)抓住幼儿的喜闻乐见

为了提升幼儿音乐教育生活化实施的有效性,教师还应该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在日常的生活中,因为幼儿所喜爱的音乐作品类型较为广泛,教师可以针对幼儿的发展需求,从生活中选择一部分音乐作品作为音乐教育延伸,例如《小跳蛙》《小了白了兔》《虫儿飞》以及《抓泥鳅》等,从而在提升幼儿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兴趣的基础上,促使音乐艺术真正地参与到幼儿的生活与成长之中。总体来看,幼儿的喜闻乐见是教师提升幼儿学习兴趣的关键,同时生活化的氛围下,幼儿能够通过音乐教育教学满足自身对音乐的需求。

(三)选择适宜幼儿的方式开展

1.过程设计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

音乐艺术是一个动态、整体的项目,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环节中,应结合动作、舞蹈以及节奏等多重要素,强调幼儿的参与和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生活化音乐教育中,教师应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去设计音乐教学活动环节,在归还幼儿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幼儿的亲自实践,促使幼儿各项素质全面发展,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乐感和节奏感。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口琴、竖笛等的演奏教学提升幼儿参与音乐教学的积极性,再如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易拉罐”“瓷碗”等作为打击乐器,促使幼儿明确地认知到音乐与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

2.以游戏的方式开展音乐教育。

例如在《丢手绢》《拍手歌》等音乐教学中,教师都可以应用游戏教学法,以生活中常见的动作、小游戏作为音乐教育生活化的全面落实,促使幼儿在参与游戏活动的环节中不知不觉地实现音乐作品的学习。

四、结语

良好的音乐教育对幼儿的综合素质存在积极的作用,同时在幼儿音乐教育中融入生活元素,贴合生活实际,有助于幼儿对音乐艺术内容的吸收,从而在根本上满足素质教育对幼儿园音乐教育提出的相关要求。

猜你喜欢
实施路径音乐教育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