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受手术的老年骨科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对比

2020-05-14 12:36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苏醒骨科心率

谭 玲

(成都市郫都区中医医院,四川 成都 611700)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易并发多种疾病。骨科疾病是老年人的高发疾病。临床上常对老年骨科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老年患者的身体素质较差,对手术及麻醉的耐受性较低[1]。为接受手术的老年患者选择一种合适的麻醉方法对促进手术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2]。对接受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合适的麻醉,可提高其对手术的耐受度,有利于改善其预后[3]。在对老年患者进行手术时,对其进行麻醉可避免其出现疼痛感,提高其对手术的依从度,有利于促使手术的顺利完成[4]。对接受手术的患者使用麻醉药物进行麻醉,可阻断其体内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加快其神经细胞的死亡,改变其脑组织的供氧功能及血流量。接受手术的老年患者长时间使用麻醉药物,可影响其语言、听力、视觉等方面的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5]。目前,临床上常对接受手术的老年骨科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本次研究主要是比较对接受手术的老年骨科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7年8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在成都市郫都区中医医院接受手术的80例老年骨科患者。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合并有肝病的患者。2)合并有中风、脑瘫的患者。3)存在药物禁忌证的患者。将这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其年龄为60~85岁,平均年龄为(72.54±10.11)岁;其中接受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有12例,接受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有20例,接受其它骨科手术的患者有8例。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其年龄为61~83岁,平均年龄为(71.19±10.02)岁;其中接受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有13例,接受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有21例,接受其它骨科手术的患者有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均为其建立静脉通道并对其进行面罩吸氧,监测其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方法是:为患者静脉注射0.3 mg/kg的依托咪酯注射液(生产厂家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32022379)、5 µg/kg的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生产厂家为IDT Biologika GmBH,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150126)、0.04 mg/kg的咪达唑仑注射液(生产厂家为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10980025)及0.1 mg/kg的维库溴铵注射液(生产厂家为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19991172)进行全身麻醉。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方法是:在患者L2-L3或L3-L4的间隙处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经硬膜外穿刺针置入腰穿针,刺入患者的蛛网膜下腔。为患者注入2~3 ml浓度为0.5%的布比卡因。拨出腰穿针,为患者留置硬膜外导管,根据其实际情况,术中经导管为其追加适量的布比卡因,将其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进行麻醉和手术前后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认知功能评分及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患者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使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价患者麻醉苏醒、术后12 h、术后24 h及术后72 h的认知功能。患者MMSE量表的评分越高,表示其认知功能越好。采用术毕至睁眼的时间、术毕至语言恢复的时间及术毕至应答的时间这3个临床指标评价患者的麻醉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前、术中及术后两组患者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

麻醉前,两组患者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相比,P>0.05;术中,两组患者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相比,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相比,P>0.05。详见表1。

表1 麻醉前、术中及术后两组患者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

表1 麻醉前、术中及术后两组患者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

组别 例数 心率(次/min) 平均动脉压(kPa)观察组 40麻醉前 85.16±5.27 11.30±0.74术中 86.01±6.04 11.45±0.55术后 85.75±5.85 11.88±0.80对照组 40麻醉前 86.20±5.15 11.33±0.76术中 86.30±6.11 11.47±0.50术后 85.90±5.74 11.69±0.69

2.2 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时、术后12 h、术后24 h及术后72 h认知功能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麻醉苏醒时、术后12 h、术后24 h及术后72 h认知功能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时间段认知功能的评分,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时、术后12 h、术后24 h及术后72 h认知功能评分的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时、术后12 h、术后24 h及术后72 h认知功能评分的比较(分,)

组别 例数 认知功能的评分麻醉苏醒时 术后12 h 术后24 h 术后72 h观察组 40 25.30±0.85 27.15±0.92 28.67±0.35 29.60±0.07对照组 40 24.11±0.81 25.30±0.83 27.41±0.32 28.50±0.05 t值 6.4101 9.4429 16.8037 80.8736 P值 0.0000 0.0000 0.0000 0.000

2.3 麻醉后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的比较

麻醉后,观察组患者术毕至睁眼的时间、术毕至语言恢复的时间及术毕至应答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3。

表3 麻醉后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的比较(min,)

表3 麻醉后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的比较(min,)

组别 例数 术毕至睁眼的时间术毕至应答的时间观察组 40 25.88±3.71 30.85±4.56 34.20±5.35对照组 40 39.75±5.11 43.19±5.66 49.71±5.26 t值 13.8915 10.7376 13.0745 P值 0.0000 0.0000 0.000术毕至语言恢的时间

3 讨论

老年人是骨科疾病的高发人群。临床上常对老年骨科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老年骨科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可恢复其病骨的功能,促使其快速康复。老年患者的身体素质较差,对手术及麻醉的耐受性较低。为接受手术的老年患者选择一种合适的麻醉方法对促进手术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接受手术的老年患者若长时间使用麻醉药物,可影响其语言、听力、视觉等神经的功能及认知功能。认知功能障碍是一种波动性及可逆性的急性精神紊乱症状。目前,临床上常对接受手术的老年骨科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对接受手术的老年骨科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时,使用麻醉药物的剂量较大,易导致其发生不良反应,影响其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同时影响其认知功能。腰硬联合麻醉具有操作简单及安全性高等优点。对接受手术的老年骨科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可减轻其心脏的负荷,保持其呼吸道的通畅,降低其术中的刺激,提高麻醉的效果。对接受手术的老年骨科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时,使用麻醉药物的剂量较少,可降低其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同时降低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麻醉前,两组患者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相比,P>0.05;术中,两组患者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相比,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相比,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苏醒时、术后12 h、术后24 h及术后72 h认知功能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时间段认知功能的评分,P<0.05。麻醉后,观察组患者术毕至睁眼的时间、术毕至语言恢复的时间及术毕至应答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说明,对接受手术的老年骨科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均较好,均可维持其生命体征的平稳,但对其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可更好地改善其麻醉后的认知功能,促进其意识的恢复。

猜你喜欢
苏醒骨科心率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心率多少才健康
“数字骨科”专题文章导读
植物人也能苏醒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离心率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绿野仙踪
会搬家的苏醒树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