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31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进行个体化治疗的效果分析

2020-05-14 12:56王银荣童建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多潘立酮个体化奥美拉唑

王银荣,童建霞

(北京市门头沟妇幼保健院,北京 10230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患者存在消化不良的症状(如上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但对其进行检查未发现其出现器质性病变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1]。此病的发生主要与患者胃窦及十二指肠的运动协调功能发生紊乱、长期存在不良情绪、内脏存在高敏性及发生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有关。儿童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发病群体。此病患儿的病情若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对其生长发育造成不良的影响。本文将近年来北京市门头沟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接诊的6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对其进行个体化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北京市门头沟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接诊的6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其病情均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上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早饱、嗳气或恶心呕吐等症状,且其家长均自愿让其参与本次研究。其中,排除对酪酸梭菌二联活菌胶囊、西沙必利或奥美拉唑等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存在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年龄<4岁、病历资料缺失及在近期内服用过可能影响本次研究结果药物的患儿[2]。将这些患儿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OBG组(n=31)与REG组(n=31)。OBG组患儿的年龄为5~14岁,平均年龄为(10.31±3.45)岁;其病程为3~17个月,平均病程为(7.20±2.61)个月;其中,男女患儿分别有16例和15例。REG组患儿的年龄为4~14岁,平均年龄为(9.78±3.06)岁;其病程为2~18个月,平均病程为(7.36±2.78)个月;其中,男女患儿分别有17例和14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对REG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方法是: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胶囊与多潘立酮对其进行治疗。酪酸梭菌二联活菌胶囊的用法是:口服,每次服0.42 g,每天服2次。多潘立酮的用法是:口服,对于年龄≥12岁或体重≥35 kg的患儿,每次服0.3 mg/kg,每天服3次;对于年龄<12岁或体重<35 kg的患儿,每次服0.15 mg/kg,每天服3次。对OBG组患儿进行个体化治疗,方法是:用西沙必利对存在早饱、腹胀、上腹痛症状的患儿进行治疗。此药的用法是:对于体重≥25 kg的患儿,每次服5 mg,每天服4次;对于体重<25 kg的患儿,每次服0.2 mg/kg,每天服4次。用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对存在反酸、嗳气、上腹痛、烧心症状的患儿进行治疗。多潘立酮的用法与REG组患儿相同。奥美拉唑的用法是:口服,每天服0.6~0.8 mg/kg,分2~3次服用。用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对存在Hp感染的患儿进行治疗。奥美拉唑的用法是:口服,每天服0.6~0.8 mg/kg,分2~3次服用。阿莫西林的用法是:口服,对于体重≥40 kg的患儿,每次服0.25~0.5 g,每天服3次;对于体重<40 kg的患儿,每天服20~40 mg/kg,分2~3次服用。对两组患儿均进行10 d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消化不良症状(包括上腹痛、腹胀、早饱、恶心呕吐等症状)的评分(总分为3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儿消化不良的症状越严重)。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用显效、有效和无效评估其疗效)。显效:经治疗,患儿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经治疗,患儿的临床症状有所减轻。无效:经治疗,患儿的临床症状未减轻[3]。比较两组患儿在用药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7.0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消化不良症状的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儿消化不良症状的评分相比,P>0.05。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OBG组患儿消化不良症状的评分均低于REG组患儿,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消化不良症状的评分 (分,)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消化不良症状的评分 (分,)

组别 例数 消化不良症状的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1个月 治疗后3个月OBG组 31 25.21±3.56 17.03±2.68 12.76±1.34 REG组 31 25.38±3.73 21.15±2.90 16.53±1.85 t值 0.219 5.861 9.529 P值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OBG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REG组患儿,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2.3 两组患儿在用药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两组患儿在用药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在儿童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过去,临床上对此病患儿主要是进行增强胃动力、调节肠道的内环境等治疗,但疗效欠佳。临床实践证实,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进行治疗时,应仔细了解其饮食习惯、性格特点、生长环境和发育情况等,并对其进行系统的检查,在此基础上对其实施个体化的治疗,这样才能有效地缓解其病情。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OBG组患儿消化不良症状的评分均低于REG组患儿,P<0.05。OBG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REG组患儿,P<0.05。这与王华等[4-5]的研究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进行个体化治疗可显著改善其上腹痛、腹胀、早饱、恶心呕吐等症状,缓解其病情,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多潘立酮个体化奥美拉唑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个体化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心脏病患者:慎用多潘立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