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疗法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究

2020-05-14 13:00敏,庄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失血性限制性休克

王 敏,庄 琪

(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苏 昆山 215300)

失血性休克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该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苍白、冰冷、心动过速或过缓、呼吸急促、神志不清及血压下降等。限制性液体复苏又被称为低血压性液体复苏,是指在患者大量出血得到控制前,通过限制液体的输注速度和输注量,使其血压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即允许性低血压),直至其彻底止血。有学者认为,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疗法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改善其凝血功能[1-2]。本文主要是探讨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疗法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期间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患者在受伤后1 h内就诊,其病情符合失血性休克的诊断标准。2)患者及其家属签署了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患者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2)患者合并有脑组织挫裂伤。3)患者合并有精神疾病。4)患者合并有免疫功能障碍。5)患者在接受本次治疗前已接受过500 ml以上的液体复苏治疗。6)患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45例患者。在A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其年龄为23~44岁,平均年龄为(30.9±4.1)岁;其中轻度休克的患者有13例,中度休克的患者有26例,重度休克的患者有6例;其中创伤性失血患者有35例,产后出血患者有10例。在B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其年龄为21~39岁,平均年龄为(29.2±3.6)岁;其中轻度休克的患者有15例,中度休克的患者有25例,重度休克的患者有5例;其中创伤性失血患者有34例,产后出血患者有1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获得了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对其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对其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进行检测,为其建立静脉通道,注意保持其呼吸道的通畅,并对其进行吸氧、保暖、止血等常规治疗和护理。在此基础上,对A组患者使用常规液体复苏疗法进行治疗,方法是:1)使用1500 ml的林格液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滴注速度为15 ml/min。2)使用浓度为7.5%的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溶液(生产厂家: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8887)对患者进行不限量的静脉滴注。将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水平维持在70~80 mmHg的水平。3)直到对患者进行止血治疗成功后,停止对其使用该复苏疗法进行治疗。对B组患者使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疗法进行治疗,方法是:1)按照4 ml/kg的标准在10~15 min内使用浓度为7.5%的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溶液对患者进行快速静脉滴注后,为其输注血浆。将患者的平均动脉压维持在60~70 mmHg的水平。2)在取得理想的止血效果后,停止为患者使用该复苏疗法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各项血清电解质的指标及其各项凝血功能的指标。血清电解质的指标包括K+的水平、Mg2+的水平、Cl-的水平及Na+的水平。凝血功能的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各项血清电解质指标的对比

接受治疗前及接受治疗后2 h,两组患者各项血清电解质的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2 h其K+的水平、Mg2+的水平均更低,其Na+的水平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清电解质指标的对比(mmol/L,)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清电解质指标的对比(mmol/L,)

注:*与治疗前同组患者相比,P<0.05。

时间 组别 例数 K+ Na+Cl-Mg2+治疗前A 组 45 4.09±0.56 137.05±21.05 105.21±17.54 0.95±0.08 B 组 45 4.11±0.58 138.66±22.12 106.03±18.11 0.96±0.07 t值 0.166 0.353 0.218 0.631 P值 >0.05 >0.05 >0.05 >0.05 A 组 45 3.69±0.42* 143.25±22.74* 105.84±18.42 0.83±0.05*B 组 45 3.67±0.39* 143.98±23.17* 106.38±18.69 0.82±0.04*t值 0.234 0.15 0.138 1.047 P值 >0.05 >0.05 >0.05 >0.05治疗后 2 h

2.2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各项凝血功能指标的对比

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2 h,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的PT、APTT及TT均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凝血功能指标的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凝血功能指标的对比(s,)

注:*与治疗前同组患者相比,P<0.05。

时间 组别 例数 PT APTT TT治疗前A 组 45 9.38±0.96 28.35±3.18 11.02±1.31 B组 45 9.31±0.92 28.12±3.22 10.89±1.25 t值 0.353 0.340 0.481 P值 >0.05 >0.05 >0.05 A 组 45 10.52±1.42* 33.15±3.43* 14.27±1.94*B 组 45 11.49±1.75* 36.98±4.2* 16.87±2.28*t值 2.887 4.738 5.826 P值 <0.05 <0.05 <0.05治疗后 2 h

3 讨论

患者发生失血性休克后,易出现呼吸窘迫、肾衰竭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其死亡[3]。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非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可导致其因血液被过度稀释而出现凝血功能障碍[4]。使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疗法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治疗时,因其输注的液体量得到控制,其血液不会被过度稀释,进而可改善其凝血功能[5]。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疗法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其凝血功能。

猜你喜欢
失血性限制性休克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的早期疗效观察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效果观察
急诊抢救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临床分析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常见易错题例析
定语从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