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用外剥内扎术和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观察

2020-05-14 12:26罗军华孙真理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痔核括约肌肛门

罗军华,孙真理

(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医院,贵州 松桃 554100)

混合痔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肛肠疾病。进行手术是临床上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有研究结果显示,对混合痔患者在进行外剥内扎术后,对其进行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的效果较为理想[1]。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联用外剥内扎术和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8年12月至2019年7月期间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医院收治的90例混合痔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33例;其年龄为19~78岁,平均年龄为(49.36±0.31)岁;其病程为1~27年,平均病程为(12.36±0.69)年。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5例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外剥内扎术和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进行外剥内扎术的方法是:协助患者取右侧屈膝卧位,对其手术部位进行常规的消毒、铺巾,对其进行骶管阻滞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充分扩张患者的肛门,暴露其痔核,观察痔体间的分界情况,再次对其肛管内进行消毒,用弯止血钳环状钳夹其混合痔中内痔核的基底部,用7号缝线对该处进行贯穿结扎。用剪刀V形剪切患者的外痔,直至其齿状线上痔核的顶端。对患者外痔痔核的顶端进行结扎,将痔切除。进行上述操作后,对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彻底止血。对患者其他的痔核进行结扎、切除。需要注意的是,各痔核的结扎平面应不相同,相连皮桥的长度应为0.5~1.0 cm,相连黏膜桥的长度应>0.5 cm。必要时,可对患者痔核间的组织进行潜行切除,斜形切开该处皮肤的黏膜,以便保留更多的皮桥。对患者进行外剥内扎术后,对其进行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进行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的方法是:在患者肛缘皮肤的1.5 cm处分离肛门内括约肌的下缘,并切断其肛门内括约肌的下缘。对患者进行扩肛处理,对其手术部位的皮肤进行横向缝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外剥内扎术。进行手术的方法与研究组患者相同。

1.3 观察指标

1)手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症状的程度。患者VAS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疼痛症状的程度越严重。2)记录两组患者术毕至创面愈合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手术后,研究组患者VAS的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术毕至创面愈合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VAS的评分、术毕至创面愈合时间的比较()

表1 两组患者VAS的评分、术毕至创面愈合时间的比较()

注:*表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VAS的评分(分) 术毕至创面愈合的时间(d)研究组 45 2.04±0.11* 11.35±0.64*对照组 45 5.66±0.17 17.48±1.12

3 讨论

进行吻合器痔环切除术是临床上治疗内痔的常用手术。该手术具有疼痛少、创口愈合快的优点。但是,对混合痔患者进行吻合器痔环切除术的效果欠佳。临床上对混合痔患者主要是进行外剥内扎术。有研究结果显示,对混合痔患者进行外剥内扎术,对其局部神经的刺激较大,可使其肛门内括约肌发生痉挛,导致其在手术后发生严重疼痛的症状[2]。在对混合痔患者进行外剥内扎术期间,进行痔核剥除操作可使其患处形成创面。进行外剥内扎术后的混合痔患者排便后,其创面极易出现渗液,渗液可刺激其肛门内括约肌,使其肛门内括约肌痉挛的症状加重[3]。有研究结果显示,对混合痔患者进行外剥内扎术后,其肛管的张力可明显增大。基于此,有研究者认为,对混合痔患者进行外剥内扎术后,对其进行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可有效地降低其肛管的张力,改善由肛门内括约肌痉挛引起的术后疼痛、肛门水肿等症状,缩短其创面愈合的时间[4]。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联用外剥内扎术和肛门括约肌侧切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缓解该病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其创面尽快愈合。

猜你喜欢
痔核括约肌肛门
高频超声评估女性肛门括约肌完整性的临床研究
肛门瘙痒如何治疗
肛门瘙痒不止为哪般
肛门瘙痒不能挠
为什么要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便秘?
卫生纸也能治疗肛肠病
排便的奥秘
∧形皮瓣痔核剥离注射肛垫固定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0例临床观察
以芍倍注射液注射治疗128例痔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