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缺钙患儿使用不同钙剂进行治疗的安全性对比

2020-05-14 12:26蒋宁南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钙剂醋酸缺钙

蒋宁南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妇幼保健医院儿保科,江苏 南京 210011)

儿童缺钙主要是由于其在胎儿时期未从母体获得充足的钙或其在生长发育期间钙的摄入量不足所致[1]。缺钙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多汗、易受惊吓等[2]。若此病患儿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可发生鸡胸、漏斗胸及方颅等并发症。葡萄糖酸钙口服液与醋酸钙颗粒均是临床上治疗缺钙的常用钙剂。但有研究资料显示,为缺钙患儿使用钙剂进行治疗后其可能发生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比较为缺钙患儿使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液与醋酸钙颗粒进行治疗的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妇幼保健医院接诊的120例缺钙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为:1)合并有精神疾病。2)合并有免疫系统疾病。3)因患有其他疾病导致缺钙。将这120例患儿随机平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在参照组患儿中,有男35例,女25例;其年龄为6~12岁,平均年龄为(8.23±2.14)岁。在研究组患儿中,有男40例,女20例;其年龄为7~12岁,平均年龄为(8.56±2.44)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妇幼保健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为参照组患儿使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液进行治疗。葡萄糖酸钙口服液的用法为:口服,每天服用5~10 ml,分2~3次服用。为研究组患儿使用醋酸钙颗粒进行治疗。醋酸钙颗粒的用法为:温水冲服,每次服用0.6 g,每天服用2次。

1.3 观察指标

连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儿胃肠道不良反应(腹泻、呕吐、恶心等)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接受治疗后,在参照组患儿中,出现腹泻的患儿有6例(占比为10%),出现呕吐的患儿有3例(占比为5%),出现恶心的患儿有4例(占比为6.67%),其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1.67%(13/60);在研究组患儿中,出现腹泻的患儿有2例(占比为3.33%),出现呕吐的患儿有1例(占比为1.67%),出现恶心的患儿有1例(占比为1.67),其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67%(4/60);研究组患儿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儿,P<0.05。详见表1。

表1 接受补钙后两组患儿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n)]

3 讨论

儿童若发生缺钙,可影响其生长发育[3]。缺钙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夜间盗汗、夜间突然警醒、啼哭不止、性情怪异等。有研究资料显现,为缺钙患儿使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液进行治疗的效果很好。但有临床资料显示,若为低钙所致惊厥或室间隔缺损患儿使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液进行治疗,可导致其高钙致死的发生率升高;若为接触性皮炎、药疹或荨麻疹患儿使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液进行治疗,可导致其发生多种不良反应[4]。有研究资料显示,为缺钙患儿使用醋酸钙颗粒进行治疗的效果很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治疗后,在参照组患儿中,出现腹泻的患儿有6例,出现呕吐的患儿有3例,出现恶心的患儿有4例,其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1.67%;在研究组患儿中,出现腹泻的患儿有2例,出现呕吐的患儿有1例,出现恶心的患儿有1例,其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67%;研究组患儿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儿,P<0.05。需要注意的是,在为患儿使用钙剂进行治疗时,一定要严格遵守为儿童补钙的原则,同时注意钙剂与其他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钙剂与铁剂相互作用可生成复合物与沉淀物)[5]。

综上所述,与使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液相比,为缺钙患儿使用醋酸钙颗粒进行治疗后其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

猜你喜欢
钙剂醋酸缺钙
选择钙剂要看清三点
蔬菜缺钙的表现、原因及补钙措施
阿司匹林配合钙剂和叶酸预防子痫前期的效果观察
醋酸棉酚旋光异构体的制备及其含量测定研究
BP与浙江石化携手在中国建设世界级醋酸合资项目
钙剂选择学问大
心情不好常喝酸奶
肉吃多了容易缺钙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醋酸甲萘氢醌原料中锌的残留
How to Avoid Weight G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