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多发性骨折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急救治疗的效果观察

2020-05-14 12:29汪文峰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性休克伤情多发性

汪文峰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苏 镇江 212000)

多发性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老年人在发生多发性骨折后,易出现大量失血、剧烈疼痛等全身反应,进而可并发创伤性休克[1]。老年多发性骨折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较快死亡。本文以2015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多发性骨折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对该病患者进行急救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多发性骨折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62例,女性48例;其年龄介于60~8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3.6±11.2岁);其中,有10例(占9.1%)患者因从高空坠落致伤,有54例(占49.1%)患者因发生开放性骨折致伤,有42例(占38.2%)患者因发生闭合性骨折致伤,有4例(占3.6%)患者因其他原因致伤。

1.2 方法

对这110例患者均进行急救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为:1)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采用创伤指数(TI)对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进行快速评估,依据评估的结果为其配置医疗资源。与手术室、影像科等科室保持联系,为救治患者做好准备。对患者的伤情进行判断,在抢救其生命的同时,尽可能地保存其受损的肢体及肢体的功能。2)对患者进行急救。⑴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有效的固定,并做好止血措施。⑵及时为患者供氧。患者处于休克的状态可导致其肺灌流量降低,使其出现进行性血氧饱和度下降的现象,从而可使其全身出现缺氧性改变。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抗休克治疗的过程中,应及时为其供氧、科学地控制其血氧的含量,以提高其急救的效果。⑶及时为患者补充血容量,维持其机体的有效循环血量。在患者入院后,及时为其建立静脉通路(≥2条),并依据其具体病情为其补充晶体液和胶体液。其中,晶体液主要包括乳酸林格溶液及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胶体液主要包括右旋糖酐及血浆等。在为患者补充乳酸林格溶液时,应在20 min内输注完1500 ml的该药液。3)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处理。根据患者骨折发生的部位及严重程度对其进行科学的治疗。例如,采用石膏或夹板等对闭合性骨折患者的患肢进行外固定治疗,防止其出血量增加或创伤加重。在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伤情稳定后,对其创面进行清理,并采用固定手术对其进行治疗。对脊髓损伤及移位患者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并依据其病情对其进行椎板减压术。4)预防患者发生并发症。多发性骨折患者在接受急救治疗的前期易出现心肺功能衰竭、脂肪栓塞等并发症,威胁其生命安全。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急救的过程中,可为其预防性地使用糖皮质激素、固定好其骨折处的肢体等,防止其发生上述的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观察对这110例患者进行急救治疗的效果(包括其存活情况、死亡情况及伤残情况),比较其中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的TI、平均输血量和平均输液量。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这110例患者进行急救治疗的结果

对这110例进行急救治疗后,有105例患者存活,其治疗的成功率为95.5%;有5例患者死亡,其死亡率为4.5%。这110例患者平均的住院时间为(28.4±7.6)d。对这105例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后,有82例患者的病情痊愈,其病情的痊愈率为74.5%;有23例患者留下不同程度的伤残,其伤残率为21.9%。

2.2 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TI、平均输血量及平均输液量的对比

存活患者的TI低于死亡患者,其平均的输血量和平均的输液量均少于死亡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TI、平均输血量及平均输液量的对比()

表1 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TI、平均输血量及平均输液量的对比()

组别 例数 TI 平均输血量(ml)平均输液量(ml)存活 105 13.27±2.41 754.2±183.7 3802.6±827.4死亡 5 18.61±3.16 1236.9±318.5 51048±1130.7 t值 6.267 11.821 19.274 P值 <0.05 <0.05 <0.05

3 讨论

多发性骨折属于严重的骨折类型,可导致患者发生创伤性休克,甚至可导致其死亡。多发性骨折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病情往往较为复杂,且进展迅速。在对该病患者进行急救时,第一时间准确地评估其伤情,对其进行分类救治,是提高其存活率、降低其残疾率的关键所在[2]。

TI是急诊科对创伤患者进行伤情评估时常用的指标。该指标的敏感度高、评估结果客观,可为临床上快速甄别危重患者的伤情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3]。老年多发性骨折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可因发生多处骨折、血浆丢失严重而出现血容量严重不足等问题。因此,应第一时间为其大量地输血和输液,以稳定其生命体征。另外,在对该病患者进行急救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及时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纠正其休克的症状,并预防其发生脂肪栓塞等并发症。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老年多发性骨折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急救治疗的效果显著,其存活率和病情的痊愈率均较高,其康复的速度较快。在该病患者中,存活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往往较低,其接受输血及输液的量往往较少。

猜你喜欢
性休克伤情多发性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探讨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综合护理应用效果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跖疣143例临床观察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血清NGAL联合乳酸及APACHE Ⅱ评分对脓毒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病死的预测价值
观察建立急诊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绿色护理通道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短信
小山余梦
眼外伤围手术期护理50例效果分析
贤成矿业公司的四大“伤情”细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