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评价

2020-05-14 12:34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氨氯地平缬沙坦收缩压

张 淼

(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37)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工作压力的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且发病人群呈低龄化的趋势。目前,临床上对高血压患者主要是进行药物治疗[1-2]。相关的研究表明,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良好,可有效地改善其血管内皮的功能,降低其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3]。本文对在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10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接诊的高血压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其病情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中关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并得到确诊;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合并有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合并有恶性肿瘤;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将这104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Ⅰ组与Ⅱ组(52例/组)。Ⅰ组患者中有男性29例,女性23例;其年龄为45~77岁,平均年龄(62.5±4.6)岁;其病程为2~17年,平均病程(8.5±2.6)年。Ⅱ组患者中有男性30例,女性22例;其年龄为45~78岁,平均年龄(62.5±4.8)岁;其病程为 2~ 18年,平均病程(8.6±2.8)年。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为Ⅱ组患者应用缬沙坦进行治疗。缬沙坦(由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0217)的用法是:口服,80 mg/次,1次/d(空腹服用)。在应用缬沙坦的基础上,为Ⅰ组患者加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氨氯地平(由华润赛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700)的用法是:口服,5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个月。在用药期间,定期对两组患者进行肾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血压检查、血脂检查和血糖检查,并记录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其血压、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变化情况。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本文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相比,P>0.05;治疗6个月后,Ⅰ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Ⅱ组患者,P<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mmHg,)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mmHg,)

组别 例数 舒张压 收缩压治疗前 治疗6个月后 治疗前 治疗6个月后Ⅰ组 52 106.5±8.6 82.2±5.6 153.5±15.3 114.5±6.6Ⅱ组 52 106.8±7.8 98.3±7.6 153.9±16.0 148.5±6.5 t值 0.875 19.937 0.897 26.467 P值 >0.05 <0.01 >0.05 <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ET-1、NO的水平相比,P>0.05。治疗6个月后,Ⅰ组患者血清ET-1的水平低于Ⅱ组患者,其血清NO的水平高于Ⅱ组患者,P<0.01。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

组别 例数 ET-1(pg/ml) NO(nmol/L)治疗前 治疗6个月后 治疗前 治疗6个月后Ⅰ组 52 130.5±12.5 54.5±10.5 18.5±2.3 31.5±2.0Ⅱ组 52 129.8±13.6 68.6±10.5 18.6±2.0 28.3±2.5 t值 0.273 6.815 0.066 7.208 P值 >0.05 <0.01 >0.05 <0.01

2.3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在治疗期间,Ⅰ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占1.92%)发生恶心呕吐,有1例患者(占1.92%)发生皮疹;Ⅱ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占1.92%)发生恶心呕吐。Ⅰ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85%)与Ⅱ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92%)相比,χ²=0.000,P>0.05。

3 讨论

缬沙坦属于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此药可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抑制血管的收缩,从而可起到降血压的作用[4]。此药是一种非前体药,经口服后血药浓度达峰的时间约为2 h[5]。氨氯地平属于二氢吡啶类药物。此药可扩张外周小动脉,降低外周阻力,减少心肌耗能及氧需求。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6个月后,Ⅰ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Ⅱ组患者,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0.05。这表明,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其血压,且安全性较高。治疗6个月后,Ⅰ组患者血清ET-1的水平低于Ⅱ组患者,其血清NO的水平高于Ⅱ组患者,P<0.01。这表明,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减轻其血管内皮的损伤。这与王苑等[6]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确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氨氯地平缬沙坦收缩压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你了解高血压分级吗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改善高血压患者预后的血压最佳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