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中医三期辨证疗法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

2020-05-14 12:25蔺秋麇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夹板腕关节桡骨

蔺秋麇

(西安市长安区医院,陕西 西安 710100)

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目前,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术对该类骨折患者进行治疗。但治疗后,患者易发生骨折部位畸形愈合、创伤性关节炎等后遗症[1]。本文主要是探讨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中医三期辨证疗法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西安市长安区医院收治的160例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其受伤的腕关节周围存在肿痛的症状。2)经X线检查被确诊患有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3)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将这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80例/组)。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46例,女性34例;其年龄为25~63岁,平均年龄为(43.1±6.4)岁;其中,有21例由高处坠落致伤的患者,有18例因发生车祸致伤的患者,有14例因被重物压砸致伤的患者,有27例摔伤的患者。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44例,女性36例;其年龄为27~69岁,平均年龄为(42.8±6.8)岁;其中,有23例由高处坠落致伤的患者,有16例因发生车祸致伤的患者,有16例因被重物压砸致伤的患者,有25例摔伤的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固定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为: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对其进行局部麻醉后,将其肘关节屈曲呈90°,使其前臂向前屈曲、掌心向下。由一名医生握紧患者患肢前臂的上端,由另一名医生紧握其患肢的手掌,将双手的拇指一起放在其骨折远端的背侧,将其余的手指置于其骨折远端的掌侧,然后握紧其手掌的大小鱼际,进行约5 min的对抗牵引,有效地分离其骨折端,完全矫正骨折端重叠、移位的现象。将患者前臂的远端往前推压,并进行不间断牵引,然后顺着其桡骨纵轴的方向骤然猛抖其前臂,同时迅速使其腕关节保持掌曲中立位,完成骨折复位。用小夹板对其腕关节进行固定。经X线检查对骨折复位的情况进行观察和调整。在用小夹板进行固定期间,密切留意扎带的松紧度,并适时进行调整,以保证夹板、压垫部位无移动或松动。在患者的骨折部位完全愈合后,为其解除外固定[2]。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中医三期辨证疗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进行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固定的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进行中医三期辨证治疗的方法为:将患者发生骨折后的时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第一期、第二期和第三期),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第一期是指患者发生骨折后的1周内。此期的治疗方法为:取赤芍、熟地黄各30 g、制川芎、红花各10 g、姜黄、桃仁、当归、郁金各20 g。将上述药物用清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分早晚两次温服,每日服1剂。第二期是指患者发生骨折后的2~3周内。此期的治疗方法为:取生地黄15 g、骨碎补10 g、赤芍30 g、川木香12 g、当归20 g。将上述药物用清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分早晚两次温服,每日服1剂。第三期是指患者发生骨折后的4~12周内。此期的治疗方法为:取芍药、茯苓各15 g、党参25 g、熟地黄、枸杞、杜仲、肉桂片、阿胶、何首乌各10 g。将上述药物制成药膏,分早中晚三次服用,每次服2~3勺,在餐后服用。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其骨折复位的效果及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采用Cooney腕关节评分法对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患者Cooney的评分与其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呈正比。

1.4 疗效评定标准

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其腕部活动无障碍,对其进行X线检查的结果显示,其骨痂呈连续性。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其腕部有轻度肿胀的现象,其腕关节活动轻微受限,但无疼痛感,对其进行X线检查的结果显示,其骨痂呈连续性。无效: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均未达到上述的标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者骨折复位效果及Cooney评分的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患侧桡骨的尺偏角大于对照组患者,其患侧桡骨的高度及Cooney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患侧桡骨的掌倾角相比,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骨折复位效果及Cooney评分的对比()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骨折复位效果及Cooney评分的对比()

桡骨高度(mm)对照组 80 11.1±0.7 18.2±0.8 10.2±0.4 77.21±6.35观察组 80 10.9±0.9 21.7±1.3 13.4±0.3 91.89±8.16 t值 1.569 20.509 57.243 12.699 P值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掌倾角(°)尺偏角(°)Cooney评分(分)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75/8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25%(65/80),二者相比,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n(%)]

3 讨论

人在遭到外力撞击倒地时,总是习惯性地以手掌撑地。此时,腕关节突然受力,暴力可传导至桡骨远端,从而可引发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3]。临床上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包括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两种。手术疗法具有创伤性较大、费用较高、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较高等弊端。对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手法复位与外固定治疗等非手术治疗,可最大限度地恢复其骨折部位的解剖结构及其腕关节的正常功能[4]。

近年来,临床上在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固定法对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三期辨证疗法对其进行治疗,取得显著的疗效[5]。在实施中医三期辨证治疗时,在患者发生骨折的早期,为其有针对性地使用具有消肿止痛功效的药物,可缓解其骨折部位肿胀、疼痛的症状。在患者发生骨折的中期,为其有针对性地使用具有活血行气功效的药物,可加速其骨痂的生长。在患者发生骨折的后期,为其有针对性地使用具有强筋壮骨、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可加快其骨折部位血液循环的速度,促进其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中医三期辨证疗法对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其治疗的效果,改善其腕关节的功能。

猜你喜欢
夹板腕关节桡骨
牙周病患者牙周夹板修复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改良Henry入路治疗桡骨远端AO B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疗效探讨
石膏与小夹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惯量主轴在桡骨粗隆精确定位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1.5T与3.0T核磁共振对腕关节软组织损伤影像诊断探讨
桡骨头骨折治疗要点
腕部外伤别只看骨折不看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