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进行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的效果研究

2020-05-14 12:39吴昊峰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筋膜

吴昊峰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 钦州 535000)

近年来,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发病与患者长期处于潮湿、寒冷的环境中、存在急性或慢性劳损等有关。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可存在局部缺血、水肿及肌肉纤维病变等表现。中医认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属于“痹证”的范畴。有中医学者认为,对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进行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1]。本研究主要是探讨对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进行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在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36例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组(n=18)和乙组(n=18)。在甲组患者中,有男11例,女7例;其年龄为18~79岁,平均年龄为(51.52±1.54)岁。在乙组患者中,有男12例,女6例;其年龄为18~80岁,平均年龄为(51.56±1.6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甲组患者进行常规的针刺联合推拿治疗,方法是:将患者的阿是穴、八髎穴、委中穴、命门穴、肾俞穴、膈俞穴、胃俞穴及脾俞穴作为治疗的穴位。对患者上述治疗穴位所对应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将针灸针依次自其上述穴位所对应的皮肤处刺入。在患者得气后,为其留针30分钟。在为患者起针后1个小时对其腰背部的经络进行按摩。为患者按摩10分钟后,对其上述穴位进行按压。为患者按压穴位5分钟后,对其腰背部的经络进行推拿。为患者推拿3分钟后,对其腰背部的经络进行15分钟的拍抹及按拿。每天对患者进行1次上述治疗,共治疗6次。对乙组患者在进行针刺联合推拿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的治疗。进行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的方法是:为患者取侧卧位,对其腰髂肋肌肌缘所对应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使用一次性七号注射器的针头向患者腰髂肋肌的肌缘处(即浅层肌筋膜触发点)刺入后,向其髂脊后缘、第一骶椎与第五腰椎的凹窝处(即深层肌筋膜触发点)刺入。在患者局部肌肉出现颤动后,多次向其深层肌筋膜触发点处刺入。在患者局部肌肉的颤动消失后,为其起针。为患者起针后,指导其进行骨骼肌牵张锻炼。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将双下肢垂于床沿下。5分钟后,指导患者站弓步,双手放于腰部的两侧,反复做向健侧前倾和向患侧后仰躯体的动作。5分钟后,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将双上肢放于头部的下方,将患侧下肢放于健侧下肢的上方。每天对患者进行1次上述锻炼,共锻炼6次。进行经络穴位治疗的方法与甲组相同。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接受治疗后,患者疼痛等症状消失,其临床症状积分下降7~8分。有效:接受治疗后,患者疼痛等症状有所改善,其临床症状积分下降3~6分。无效:接受治疗后,患者疼痛等症状未改善,其临床症状积分下降1~2分。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接受治疗后,在甲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患者有7例(占38.89%),为有效的患者有5例(占27.78%),为无效的患者有6例(占33.33%);在乙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患者有12例(占66.67%),为有效的患者有6例(占33.33%);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100%(18/18)〕高于甲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66.67%(12/18)〕,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3 讨论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指因肌筋膜触发点被活化所致的一种慢性疾病。此病患者肌筋膜的触发点处存在条索样结节,在此结节受到触碰或挤压后其可出现疼痛的症状,其发生疼痛症状的部位包括头部、颈部及四肢等,发生疼痛症状的性质包括压痛、牵涉痛等[2]。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高发人群为中老年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可存在颈肩痛、腰背痛或关节周围疼痛等症状。中医认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属于“痹证”的范畴。《素问·痹论》中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发病与患者感染风、寒、湿、热诸邪有关。临床实践证实,对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进行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3]。对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进行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时,其在局部肌肉出现颤动后可感到痠胀感,促进其局部的微循环,缓解其疼痛的症状[4]。进行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的触发点位置与进行针刺穴位治疗取穴的位置往往会重合。对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联合进行针刺穴位和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可取得理想的效果,促使其较快地康复。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治疗后,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100%(18/18)〕高于甲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66.67%(12/18)〕,P<0.05。这说明,在进行常规针刺联合推拿治疗的基础上,对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实施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筋膜
筋膜枪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网红”筋膜枪有用吗?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一道奇妙的竞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