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医综合疗法对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

2020-05-14 12:39汤宇洋林云志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颈椎病

朱 瑛,汤宇洋,林云志

(1.上海市浦东新区黄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全科,上海 201200;2.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针灸科,上海 201318)

近年来,颈肩腰腿痛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颈肩腰腿痛患者可存在肢体肿胀、疼痛及活动功能受限等表现。颈肩腰腿痛的发病与患者存在慢性劳损、无菌性炎症等有关。患有颈椎病、肩周炎、腱鞘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及骨质增生等疾病均是导致患者发生颈肩腰腿痛的原因。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颈部疾病。有中医学者认为,对颈椎病患者使用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1]。本研究主要是探讨对颈椎病患者使用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黄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治疗的7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组(n=35)和乙组(n=35)。在甲组患者中,有男20例,女15例;其年龄为61~81岁,平均年龄为(71.31±9.54)岁;其病程为3~11个月,平均病程为(7.11±3.28)个月。在乙组患者中,有男19例,女16例;其年龄为60~82岁,平均年龄为(71.24±10.56)岁;其病程为4~11个月,平均病程为(7.52±2.41)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1)患者存在血脂异常、椎管狭窄或椎体滑脱。2)患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肺疾病、遗传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或精神系统疾病。3)患者对本研究中使用的药物过敏。

1.3 方法

对甲组患者使用自拟的中药方剂进行常规治疗。自拟中药方剂的药物组成为:秦艽10 g、川芎20 g、红花20 g、甘草 15 g、当归 20 g、没药 15 g、香附 10 g、牛膝 20 g、桃仁 20 g、羌活 10 g、五灵脂 10 g、地龙 10 g。将上述中药用适量的清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服用1剂,分早、晚2次温服,共服用1个月[2]。对乙组患者使用中医综合疗法(包括针灸疗法、穴位贴敷疗法及推拿疗法)进行治疗。进行针灸治疗的方法是:对于足太阳膀胱经走行处出现疼痛症状的患者,将其委中穴、膀胱俞穴、承扶穴、申脉穴及承山穴作为治疗的穴位。对于足少阳胆经走行处出现疼痛症状的患者,将其悬钟穴、风市穴及三阴交穴作为治疗的穴位。为患者取仰卧位,对其上述穴位所对应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将针灸针依次自患者上述穴位所对应的皮肤处刺入,在得气后将点燃的艾灸条插在针柄上。每天对患者进行1次上述治疗,每次治疗20 min,共治疗1个月[3]。进行穴位贴敷治疗的方法是:将当归10 g、羌活5 g、丹参5 g、防风 5 g、白术 5 g、桂枝 5 g、伸筋草 5 g、透骨草 5 g、莪术 10 g、杜仲 15 g、苍术 10 g、马钱子 5 g、川乌 5 g、草乌 10 g、补骨脂 15 g、续断 15 g与骨碎补 10 g 相混合后,将其研磨成细粉状。使用蛋清将研磨好的药粉调制成糊状后,将调制好的药膏涂抹于穴位贴上。然后,将制作好的穴位贴贴敷在患者疼痛部位所对应的皮肤上。每天对患者进行1次上述治疗,每次治疗10 h,共治疗1个月[4]。进行推拿治疗的方法是:为患者取俯卧位,将双手掌心贴在其足太阳膀胱经与腰部督脉交汇处的皮肤上,由上至下对其进行推拿。将患者的承山穴、阳陵泉穴、承扶穴、环跳穴、委中穴及殷门穴作为治疗的穴位。使用拇指对患者的上述穴位进行按压。每天对患者进行1次上述治疗,每次治疗30 min,共治疗 1 个月[5]。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疼痛数字评分法的评分、中医症候积分量表的评分及治疗的效果。使用疼痛数字评分法评定患者的疼痛症状[6]。使用中医症候积分量表评定患者的肿胀、疼痛、肢体麻木及活动受限症状。患者该量表内各项的得分若为0分,表示其不存在肿胀、疼痛、肢体麻木或活动受限的症状;患者该量表内各项的得分若为1分,表示其存在轻度的肿胀、疼痛、肢体麻木或活动受限症状;患者该量表内各项的得分若为2分,表示其存在中度的肿胀、疼痛、肢体麻木或活动受限症状;患者该量表内各项的得分若为3分,表示其存在重度的肿胀、疼痛、肢体麻木或活动受限症状。

1.5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接受治疗后,患者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其肢体的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有效:接受治疗后,患者疼痛等症状有所改善,其肢体的活动功能有所恢复。无效:接受治疗后,患者疼痛等症状未消失,其肢体的活动功能未恢复[7]。

1.6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接受治疗后,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2.2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量表的评分

接受治疗后,乙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量表中肿胀、疼痛、肢体麻木及活动受限的评分均低于甲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量表的评分(分,)

表2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量表的评分(分,)

组别 例数 疼痛 肿胀 肢体麻木 活动受限甲组 35 2.05±0.21 1.96±0.24 1.54±0.14 1.56±0.25乙组 35 1.02±0.04 0.58±0.06 0.36±0.02 0.38±0.06 t值 26.3900 30.5537 45.7012 25.1386 P值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3 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疼痛数字评分法的评分

接受治疗后1周、2周、3周及4周,乙组患者疼痛数字评分法的评分均低于甲组患者,P<0.05。详见表3。

表3 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疼痛数字评分法的评分(分,)

表3 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疼痛数字评分法的评分(分,)

组别 例数 接受治疗前接受治疗后4周甲组 35 6.38±1.45 6.21±1.31 5.48±1.22 4.89±0.96 4.52±0.21乙组 35 6.42±1.56 5.25±1.25 4.36±1.02 3.25±0.58 2.21±0.12 t值 0.1029 2.9039 3.8232 8.0087 52.3112 P值 0.9184 0.0052 0.0003 0.0000 0.0000接受治疗后1周接受治疗后2周接受治疗后3周

3 讨论

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颈部疾病。中医认为,颈椎病属于“痹证”的范畴。颈椎病的发病与患者存在肝肾不足、感受风寒湿邪等有关。治疗颈椎病应遵循补气益血、通络化瘀的原则[8]。使用针灸疗法对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的效果[9]。本研究中对患者进行穴位贴敷治疗所用的方剂中,当归具有止痛、活血等功效;羌活具有解热镇痛等功效;丹参具有活血、止痛等功效;防风具有祛风、解表、止痛等功效;白术具有补气健脾等功效;桂枝具有温通血脉等功效;伸筋草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消肿等功效;透骨草具有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等功效;莪术具有行气止痛等功效;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等功效;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等功效;马钱子具有活血通络等功效;川乌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等功效;草乌具有温经、止痛等功效;补骨脂具有温肾壮阳等功效;续断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等功效;骨碎补具有止痛、补肾、强筋骨等功效。使用上述中药对颈椎病患者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具有止痛、补肝肾、活血通络、温经散寒等功效。使用推拿疗法对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可改善其血液循环,缓解其疼痛的症状。临床实践证实,对颈椎病患者使用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10]。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治疗后1周、2周、3周及4周,乙组患者疼痛数字评分法的评分均低于甲组患者,P<0.05。接受治疗后,乙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量表中肿胀、疼痛、肢体麻木及活动受限的评分均低于甲组患者,P<0.05;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患者,P<0.05。这说明,对颈椎病患者使用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可改善其疼痛的症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颈椎病
颈椎病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分析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钛项圈治颈椎病有科学依据吗等
一道奇妙的竞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