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用西药和中医辨证疗法治疗肺结核的效果探究

2020-05-14 12:40唐小山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吸收率西药口服

唐小山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重庆 400000)

肺结核是由肺部结核感染所致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是导致患者罹患肺结核的主要原因[1]。目前,临床上对肺结核患者主要是使用西药进行治疗。但长期使用西药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会导致其出现多种不良反应,严重影响其预后[2-3]。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联用西药和中医辨证疗法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至2018年两年间在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518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患者的病情被确诊为涂阴肺结核。2)患者初次接受肺结核治疗。将这518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n=259)和观察组(n=259)。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68例,女性患者91例;其年龄为30~65岁,平均年龄为(45.26±3.63)岁。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59例,女性患者100例;其年龄为32~66岁,平均年龄为(45.59±3.4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使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方法是:1)为患者使用吡嗪酰胺(生产厂家为湖南炎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43020192)、异烟肼(生产厂家为湖北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42021401)、利福平(生产厂家为成都锦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51020873)及乙胺丁醇(生产厂家为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A14200010617)进行2个月的强化治疗。吡嗪酰胺的用法是:口服,1.5 g/次,1次/d。异烟肼的用法是:口服,300 mg/次,1次/d。利福平的用法是:空腹口服,450 mg/次,1次/d。乙胺丁醇的用法是:口服,750 mg/次,1次/d。2)在进行上述治疗后,为患者使用异烟肼及利福平进行4个月的巩固治疗。异烟肼的用法是:口服,300 mg/次,1次/d。利福平的用法是:空腹口服,450 mg/次,1次/d。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加用中医辨证疗法进行治疗,方法是:将患者的肺结核按照其病情的不同进行中医分型(将其分为阴阳两虚型、气阴两虚型和肺阴亏虚型),然后根据其肺结核的不同证型进行中医辨证治疗。1)对阴阳两虚型肺结核患者使用脾肾双补汤进行治疗。脾肾双补汤的药物组成和用法是:桑寄生 30 g、玉米须 30 g、首乌 24 g、川芎 9 g、淫羊藿 9 g、杜仲 9 g、磁石 30 g(先煎)、生龙骨 30 g(先煎)。将上述药物用清水煎煮后留取药汁,分早晚两次温服,每天服1剂。2)对气阴两虚型肺结核患者使用生脉散加减方进行治疗。生脉散加减方的药物组成和用法是:人参10 g、麦门冬15 g、五味子6 g。对于其中阴虚有热的患者,可用西洋参代替上方中的人参;对于其中咳嗽的患者,可在上方中加入百合、款冬花、杏仁;对于其中心烦及失眠患者,可在上方中加入枣仁、柏子仁。将上述药物用清水煎煮后留取药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让其不定时服用。3)对肺阴亏虚型肺结核患者使用贝母瓜蒌散加减方进行治疗。贝母瓜蒌散加减方的药物组成和用法是:贝母4.5 g、瓜蒌3 g、天花粉2.5 g、茯苓 2.5 g、橘红 2.5 g、桔梗 2.5 g。对于其中风邪犯肺的患者,可在上方中加入桑叶、杏仁;对于其中喉中作痒的患者,可在上方中加入前胡、牛蒡子;对于其中肺火较盛的患者,在上方中加入石膏、知母;对于其中热重阴伤的患者,可在上方中加入沙参、麦冬;对于其中咳痰带血的患者,可在上方中加入元参、阿胶、仙鹤草。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适当增加药量[4]。将上述药物用清水煎煮后留取药汁,分早晚两次温服,每天服1剂。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病灶的吸收率、空洞的闭合率、治疗的总有效率、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在本研究中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其不良反应逐渐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均逐渐好转,其不良反应慢慢减轻)及无效(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均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者病灶的吸收率、空洞的闭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病灶的吸收率、空洞的闭合率及治疗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病灶的吸收率、空洞的闭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n)]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肺结核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传染病[5]。中医认为,肺结核属于“肺痨”的范畴。该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盗汗潮热等[6]。目前,临床上主要是使用西药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但长期使用西药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可导致其发生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及肝功能损害。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病灶的吸收率、空洞的闭合率及治疗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说明,联用西药和中医辨证疗法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较好,并可有效地降低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吸收率西药口服
是不是中药的不良反应比西药少?
李玉芳:如何提高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疗效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含金属离子的中药与西药联用注意事项
液氮冷冻与阿维A口服联合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分泌性中耳炎儿童宽频声导抗测试声能吸收率特征研究△
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周期性结构的石墨烯对太赫兹波的吸收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