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用桂枝茯苓汤和米非司酮对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2020-05-14 12:42明汉云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乙组桂枝甲组

明汉云

(盐城市大丰中医院妇产科,江苏 盐城 224100)

子宫肌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子宫肌瘤患者可存在贫血、月经不调、白带异常及小腹坠胀等临床表现[1]。目前,临床上多使用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中医学者认为,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应遵循祛邪扶正的原则。对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联用桂枝茯苓汤和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主要是探讨对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联用桂枝茯苓汤和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盐城市大丰中医院进行治疗的90例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组(n=45)和乙组(n=45)。甲组患者的年龄为25~59岁,平均年龄为(39.25±5.12)岁;其病程为3个月至3年,平均病程为(1.58±0.51)年。乙组患者的年龄为24~59岁,平均年龄为(39.38±5.17)岁;其病程为3个月至3年,平均病程为(1.55±0.57)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甲组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米非司酮(生产厂家:山东端信堂大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83077)的用法是:口服,25 mg/次,1次/天,共服药4周。对乙组患者联用桂枝茯苓汤和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桂枝茯苓汤的药物组成为:桂枝9 g,桃仁12 g,茯苓、芍药、牡丹皮各15 g。对于存在痰湿的患者,为其在上述组方中加入昆布、海藻各15 g,夏枯草30 g。对于存在小腹疼痛的患者,为其在上述组方中加入炒蒲黄、延胡索各15 g。对于存在严重血瘀证的患者,为其在上述组方中加入没药、乳香各6 g,莪术、三棱各15 g。将上述中药用适量的清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服用1剂,分早、晚2次温服,共服用4周。米非司酮的用法与甲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血清孕酮的水平、血清雌二醇的水平、血清促黄体生成素的水平、血清促卵泡生成素的水平、不良反应(包括恶心、皮疹及腹泻)的发生情况及治疗的效果。

1.4 疗效判定标准[2]

显效:接受治疗后,患者体内肌瘤的体积缩小为原肌瘤体积的1/2以上。有效:接受治疗后,患者体内肌瘤的体积缩小为原肌瘤体积的1/3~1/2。无效:接受治疗后,患者体内肌瘤的体积缩小为原肌瘤体积的1/3以下。

1.5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接受治疗后,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患者,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清孕酮、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及促卵泡生成素的水平

接受治疗后,乙组患者血清孕酮的水平、血清雌二醇的水平、血清促黄体生成素的水平及血清促卵泡生成素的水平均低于甲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表2 两组患者血清孕酮、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及促卵泡生成素的水平()

表2 两组患者血清孕酮、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及促卵泡生成素的水平()

组别 例数 血清促黄体生成素的水平(IU/L) 血清促卵泡生成素的水平(µg/L) 血清孕酮的水平(nmol/L) 血清雌二醇的水平(pmol/L)甲组 45 12.34±1.66 13.32±2.46 12.08±2.23 173.17±15.26乙组 45 7.83±2.34 8.84±2.17 9.21±2.18 140.12±13.01 t值 8.26 8.67 8.34 9.61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接受治疗期间,乙组患者与甲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相比,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子宫肌瘤患者的发病与其血清雌激素的水平异常升高有关[3]。子宫肌瘤患者可存在阴道溢液、子宫出血及腹部肿块等表现。目前,临床上多使用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使用米非司酮对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可改善其血清雌激素的水平,缩小其体内肌瘤的体积。但长期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此类患者可发生心脏、肝脏及肾脏等器官的损伤。中医认为,子宫肌瘤属于“石瘕”、“积聚”等范畴。子宫肌瘤的发病与患者存在七情内伤、气滞血瘀、脏腑功能失调等情况有关[4]。使用桂枝茯苓汤对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桂枝茯苓汤中,桂枝具有温经通脉、助阳化气等功效;桃仁、赤芍、牡丹皮具有活血化瘀等功效;茯苓具有益气养心等功效。上述诸药合用具有理气化瘀、散结除癥等功效[5-6]。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桃仁可起到抗肿瘤的作用;赤芍可起到抗肿瘤、缓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的作用。临床实践证实,对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联用桂枝茯苓汤和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可改善其血液循环,缓解其疼痛症状,改善其血清雌激素的水平,抑制其肿瘤组织的增生,控制其病情的进展[7]。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治疗后,乙组患者血清孕酮的水平、血清雌二醇的水平、血清促黄体生成素的水平及血清促卵泡生成素的水平均低于甲组患者,P<0.05;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患者,P<0.05。这说明,对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联用桂枝茯苓汤和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可改善其血清雌激素的水平。

猜你喜欢
乙组桂枝甲组
Systematic review of robust experimental model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for basic research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喊魂
我的发现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Big Head大头
一道奇妙的竞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