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和针刺治疗的效果研究

2020-05-14 12:42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患肢

朱 遥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000)

脑卒中是指患者因脑血管发生破裂或阻塞而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种脑部疾病。脑卒中患者可出现头晕头痛、言语不清、肢体麻木及半身不遂等表现[1]。目前,临床上对脑卒中患者多进行手术治疗。有中医学者认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和针刺治疗,可改善其患肢的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2]。本研究主要是探讨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和针刺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在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组(n=25)和乙组(n=25)。在甲组患者中,有男14例,女11例;其年龄为40~68岁,平均年龄为(53.58±3.68)岁;其中患肢为左侧肢体的患者有12例,为右侧肢体的患者有13例。在乙组患者中,有男12例,女13例;其年龄为42~71岁,平均年龄为(55.76±3.73)岁;其中患肢为左侧肢体的患者有10例,为右侧肢体的患者有1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1)患者存在心脏、肝脏或肾脏等器官的功能障碍。2)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的穴位所对应的皮肤处存在瘢痕、湿疹等情况。3)患者患有脑肿瘤、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

1.3 方法

对甲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方法是:循序渐进地指导患者进行以下康复训练。为患者取健侧卧位,协助其患肢进行被动运动。定时为患者更换体位,以预防其受压侧肢体发生肌肉痉挛等并发症。为患者取仰卧位,指导其通过健侧肢体带动患侧肢体的方法进行患肢的主动运动。抬高患者的床头,协助其缓慢坐起。待患者可自行坐起后,协助其坐于床沿。待患者可自行坐于床沿后,协助其通过健侧肢体带动患侧肢体的方法站起。待患者可自行站起后,协助其进行原地行走、床边行走等训练。每天对患者进行2次上述训练。对患者进行连续14天的上述训练。对乙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和针刺治疗。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的方法与甲组相同。进行针刺治疗的方法是:将患者的肩髃穴、肾俞穴、手三里穴、十二井穴、合谷穴、足三里穴、大椎穴、外关穴、曲池穴、阳陵泉穴、环跳穴、昆仑穴、太冲穴、委中穴及三阴交穴作为治疗的穴位。对于存在言语不清的患者,为其加用廉泉穴、哑门穴及风府穴。对于存在口眼歪斜的患者,为其加用颊车穴、地仓穴、风池穴及人中穴。使用补泻兼施法将针灸针依次自患者上述穴位所对应的皮肤处刺入其穴位中,针灸针刺入其皮肤的深度为0.5~1寸。在患者得气后,为其留针30 min。每天对患者进行1次上述治疗。对患者进行连续14天的上述治疗。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的评分、Fugl-Meyer评定量表的评分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的评分。使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定患者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患者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的得分≥60分,表示其日常生活可自理;其得分<60分,表示其日常生活无法自理[3]。使用Fugl-Meyer评定量表评定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患者Fugl-Meyer评定量表的得分为96~99分,表示其存在轻度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其得分为85~95分,表示其存在中度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其得分为50~84分,表示其存在重度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其得分<50分,表示其存在十分严重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使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的得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的评分和Fugl-Meyer评定量表的评分

接受治疗后,乙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的评分和Fugl-Meyer评定量表的评分均高于甲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的评分和Fugl-Meyer评定量表的评分(分,)

表1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的评分和Fugl-Meyer评定量表的评分(分,)

组别 例数 Fugl-Meyer评定量表的评分 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的评分甲组 25 70.33±7.96 60.20±4.01乙组 25 85.53±8.67 76.25±4.37 t值 6.45 13.53 P值 0.00 0.00

2.2 两组患者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的评分

接受治疗后,乙组患者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的评分高于甲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的评分(分,)

表2 两组患者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的评分(分,)

组别 例数 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的评分接受治疗前 接受治疗后甲组 25 63.65±4.84 71.35±5.80乙组 25 63.77±5.98 86.79±5.71 t值 0.07 9.48 P值 0.07 0.00

3 讨论

脑卒中也被称为中风、脑血管意外,是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脑卒中患者可出现呼吸系统功能障碍、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循环系统功能障碍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等情况[4]。目前,临床上对脑卒中患者多进行手术治疗。有学者认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促进其体内的血液循环,加快其体内新陈代谢的速度,改善其患肢的运动功能。但单纯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难以有效改善其患肢的运动功能[5]。中医认为,脑卒中属于“痿痹”的范畴。脑卒中的发病机制为正气亏虚、脏腑功能衰退。此病以脏腑虚衰为本,以痰瘀阻络为标。有中医学者认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卒中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可缓解其患肢的肌肉痉挛,提高其患肢的肌力,改善其患肢的运动功能[6]。临床实践证实,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和针刺治疗,可改善其患肢的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7]。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治疗后,乙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的评分、Fugl-Meyer评定量表的评分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的评分均高于甲组患者,P<0.05。这说明,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和针刺治疗,可改善其患肢的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患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空气波压力仪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对促进乳腺癌手术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乳腺癌术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的护理效果观察
脑梗死偏瘫患者患肢与健肢体温、血压差异的研究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一道奇妙的竞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