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的效果探讨

2020-05-14 12:52杨福珍张世琼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个体化例数服药

彭 烨,杨福珍,张世琼,李 超

(攀钢集团总医院心内科,四川 攀枝花 6170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有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约为4.6‰,2008年该病的发病率增长至7.7‰左右,2013年该病的发病率增长至10.2‰左右。此病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其心功能会逐渐下降,易导致其发生心力衰竭或心肌梗死[1]。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规范的治疗和科学的护理干预对改善其预后至关重要。本文以2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病例,探讨对其实施个体化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攀钢集团总医院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纳入本研究。其病情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且其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将这些患者按照蛇形分组法分为OBG组(n=100)与REG组(n=100)。OBG组患者的年龄为58~72岁,平均年龄为(65.29±8.45)岁;其中,男女分别有54例(占54%)和46例(占46%);心绞痛分级为Ⅱ级(指患者的日常活动可因心绞痛发作而轻度受限)的患者有71例(占71%),为Ⅲ级(指患者的日常活动可因心绞痛发作而明显受限)的患者有29例(占29%)。REG组患者的年龄为55~75岁,平均年龄为(65.80±7.94)岁;其中,男女分别有55例(占55%)和45例(占45%);心绞痛分级为Ⅱ级的患者有67例(占67%),为Ⅲ级的患者有33例(占33%)。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控制血压、扩张血管及抗心绞痛等治疗。在此期间,对REG组患者进行冠心病知识宣教、用药指导、常规病房巡查及生活护理等常规护理。对OBG组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方法是:1)冠心病患者需要口服的药物种类较多,部分患者会对长期服药产生抵触情绪或因记忆力减退而忘记服药。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地介绍服药的目的、时间及必要性,并为其制作服药提醒卡片,以防其忘记服药。对于有家属陪护的患者,应嘱其家属监督患者服药。若患者的年龄较大且无家属陪护,护理人员应监督患者服药后再离开。嘱患者在服药后若出现不适感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2)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为其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向其详细地介绍冠心病的相关知识(如发病原因、危害、临床表现、缓解心绞痛的方法及治疗方案等),以提高其对此病的重视度,纠正其不良的生活习惯。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告知其冠心病虽然难以被治愈,但可以控制和缓解,让其不必过于恐惧和焦虑。指导患者家属多陪伴和关心患者,使其在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下安心地接受治疗。3)观察患者心绞痛发作的规律和疼痛的程度,并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嘱患者在外出时将硝酸甘油带在身边,若发生心绞痛应立即停止活动,坐下或躺下休息,并舌下含服此药。告知患者心绞痛的常见诱因(如情绪激动、从事重体力劳动、吸烟、受寒等),让其在日常生活中尽量规避上述诱因。4)告知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戒烟戒酒,并做到劳逸结合。嘱其食用低盐、低脂、低糖、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的食物,多饮水,避免发生便秘。指导患者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做保健操等),让其合理控制运动的强度和时间(每次运动30 min左右为宜,每天运动2次)。

1.3 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拟的调查问卷(总分为60分)调查两组患者焦虑情绪的严重程度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患者的SAS评分越高,表示其焦虑情绪越严重。患者此问卷的评分>50分、为30~49分、<30分,分别表示其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

护理后,OBG组患者与REG组患者平均的SAS评分分别为(43.83±6.87)分与(52.57±6.82)分,二者相比,P<0.05。详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分,)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分,)

注:*与REG组护理后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护理前的SAS评分 护理后的SAS评分OBG 组 100 65.24±5.36 43.83±6.87*REG 组 100 64.86±6.13 52.57±6.82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

OBG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高于REG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

3 结论

冠状动脉是人体内唯一供给心肌血液的血管。冠状动脉内若出现粥样硬化斑块会发生狭窄或堵塞,导致心肌发生缺血、缺氧,进而可引起心前区不适、心绞痛等症状。病情较轻的冠心病患者通常无明显的症状或仅有乏力、心前区不适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心绞痛的症状。目前,临床上常使用钙通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他汀类药物等治疗冠心病。良好的护理干预是临床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可改善其焦虑情绪,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猜你喜欢
个体化例数服药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对不同细胞类型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服药不能猛仰头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个体化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