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受射频消融术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2020-05-14 12:49李小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消融术患肢系统性

李小红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下肢静脉曲张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此病患者在发病的初期多无明显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其可出现患肢胀痛、水肿及浅静脉隆起、扩张、迂曲等症状及体征。此病患者的病情若持续发展,可出现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小静脉自发性破裂出血等并发症。进行射频消融术是临床上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方法之一[1]。本文将近年来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射频消融术的74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对其进行系统性护理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射频消融术的74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其病情均符合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断标准,均具有进行射频消融术的指征,且其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将这些患者按照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OBG组(n=37)与REG组(n=37)。OBG组患者的年龄为35~65岁,平均年龄为(47.15±4.56)岁;其中,男女分别有17例和20例。REG组患者的年龄为38~64岁,平均年龄为(47.68±4.72)岁;其中,男女分别有15例和22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射频消融术,术中对其均进行局部麻醉。在围手术期,对REG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方法是:术前,向患者介绍进行射频消融术的相关知识,为其讲解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手术。术后,注意观察患者患肢皮肤的颜色和肿胀情况,告知其术后的注意事项。在围手术期,对OBG组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方法是:1)术前护理。术前,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详细地向其介绍与下肢静脉曲张和射频消融术有关的知识,告知其该手术属于一种微创手术,不会对其造成较大的创伤,以减轻其心理压力。向患者讲解术中的配合要点,使其能够很好地配合完成手术。对患者患肢的情况进行评估,了解其患肢有无皮肤破损、感染等情况发生。对患者血压和血糖的水平进行检测,了解其是否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对于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患者,遵医嘱对其进行对症治疗,将其血压和血糖的水平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告知患者对其患肢的皮肤进行清洁(在清洁时不可使用刺激性较强的肥皂或沐浴液),保持其患肢皮肤的干净、卫生。提前准备好数控射频闭合仪、射频导管、射频探头、手术器械包、局麻药、抗凝剂等物品和药品。2)术中护理。护理人员陪同患者进入手术室,简单地向其介绍手术室的环境,以减轻其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协助患者保持合适的体位,将其肢体摆放好。在此过程中要保持动作轻柔,并询问患者的感受,避免其出现不适感。协助麻醉医生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连接数控射频闭合仪、射频导管和射频探头。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手术。术中不定时地询问患者的感受,若发现其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3)术后护理。术后2 h内,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将其患肢抬高20°左右。遵医嘱用肝素对患者进行抗凝治疗。术后48 h内,让患者穿弹力袜,以防其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定期让患者将弹力袜脱下,观察其患肢皮肤的颜色、温度、肿胀情况及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等。嘱患者家属每天按摩患者的患肢3~5次,每次按摩10 min左右。手术结束后2 h,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嘱其不可负重或长时间站立。告知患者在术后2周内勿做能增加腹内压的活动(如提重物、用力排便等)。

1.3 观察指标

护理后,采用自拟的问卷(总分为100分)调查两组患者对治护工作的配合度。患者此问卷的评分越高,表示其对治护工作的配合度越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自拟的问卷(总分为100分)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患者此问卷的评分越高,表示其对护理工作越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5.0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治护工作配合度的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OBG组患者对治护工作配合度的评分高于REG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REG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治护工作配合度的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分

OBG组患者与REG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平均评分分别为(95.71±2.53)分与(86.73±3.09)分,二者相比,P<0.05。

3 讨论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2]。此病的发生主要与患者存在先天性静脉壁薄弱、长期从事站立工作或重体力劳动等有关。此病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率之比约为1:3。过去,临床上常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3]。近年来,临床上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此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临床研究表明,用射频消融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微创、操作简单、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4]。在对此病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期间,对其实施科学、优质的护理干预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促进其术后早日康复的关键[5]。系统性护理是一种具有系统性、完整性与科学性的护理模式。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接受射频消融术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能显著提高其对治护工作的配合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消融术患肢系统性
心脏磁共振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脊柱内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效果
国内首例“磁共振引导下脑转移瘤激光消融术”成功实施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空气波压力仪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对促进乳腺癌手术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心率的变化特征分析
乳腺癌术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的护理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