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是残忍的,但人有情感

2020-05-14 13:38西蒙
美文 2020年7期
关键词:拉脱维亚口罩病毒

西蒙

“冠狀病毒是残忍的,但人有情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拉脱维亚大使 梁建全

关于冠状病毒目前没有更科学的认知和解释。

我从心底对中国表达我的感谢,经过这五年学习,我得到了很多,我可以肯定地说中国永远是我的第二个家。我对最近的瘟疫有深刻的担忧,因为这可怕的病毒已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也夺走了许多的生命。虽然我现在不在中国,但总是关注着拉脱维亚与国际媒体提供的新闻,包括问我的中国朋友身体是否健康。毫无疑问情况会很快变稳定。中国在10天之内,新建医院,在公共场所严格的检查,与国外卫生组织的合作,这些都是挺了不起的事情。

在拉脱维亚,很多人,包括在中国的拉脱维亚人都关注着在中国发生的事情。以下是在中国的拉脱维亚学生的讲述:

虽然我没有太关注目前的情况,但重要的信息在中国传得很快。有一段时间在药店买不到口罩,只能淘宝。我没有想到要提前买这些东西——上一次当,学一次乖。中国春节与发病的时间基本是重合的,而且很多地方已关门了,快递也停止了,城里的人很少。出租车不能进校,保安让我下车后出示本人有效身份证件,表格里写我的本人信息与要去哪里。附近的药店与超市里的情况都比较安静,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都戴着口罩,口罩与消毒剂的需求是最高的。我建议大家及时关注官方新闻媒体,以避免惊慌,同时,每一个人都必须理性的思考,并在危机当中保持冷静。

周一晚上十点,学校国际办公室发出通知,一切住在宿舍的外国学生禁止离校,如果有人想回国则需要提出申请,以避免从外带进病毒,学生报到时间改期,时间另行通知。通知发出第二天,进出校的人都要登记,测温与消毒。大部分的外国人都很平静,完全没有惊慌,这让我安心,总体而言,城市生活和平时一样。中国投入了最大的努力以遏阻冠状病毒。

一段时间后,我的理性战胜了一开始的感性,开始了理性的思考。超市还能送货上门,北京超市都断货的谣言也是假的,超市都有新鲜蔬菜水果与日用品,情况和平时春节的时候一样。

按照官方信息,春节时许多工厂开始复工,生产抗疫所需的口罩、防护服,特别是医疗设备。有一些超市每天定量出售防疫需要的口罩与其他的货品,这都是很好的消息。

送货上门或者外卖现在一切还正常,但由于安全原因,外卖不能送进居民小区或学校校园。运送费也不断在变化,比如说在周五比较高,但周六又下降了。令人惊讶的是,虽然春节时很多人回家团聚,但外卖需求还是很大,送货的时间也还是很快。超市营业的时间也变了,有一些在晚上六点就关门了,送到学校的货品自己要去大门接货。

另外一个有趣的创新是,人人都可以用手机软件雇用个人快递员,给他提供需要的物品清单。我之前不知道有这个服务项目,发现之后我很高兴。

另一种创新是,建立了一个网站,输入航班或者相关编号后,可以查找你之前是否和有冠状病毒的人一起旅游。在我看来这种工具对遏阻病毒很有帮助。

我认为目前的情况还是比较安全的,学校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体温计与一次性口罩,我很感谢我的学校第一时间采取了安全措施,保护了我们的安全,遏阻了病毒的传播。我没有回国,以避免病毒可能会威胁我的家人与朋友,因为我不确定机场与飞机里我周围的人是否被感染。

1月31日以来,所有地铁站开始给所有的乘客测量体温,并要求乘客佩戴口罩,因为在公共场所不戴口罩的话会影响个人与周围的安全。另外,我们也收到了北京市政府的来信,要求外国人保持信息追踪,遵守安全预防措施(呆在家里,不去公共场所,戴口罩)。信里还列出了101 个专门为检查冠状病毒症状的医院的地址。在China Daily 我看到一篇文章介绍,在中国农村,已经开始用无人机在公共场所检查是否有人未戴口罩。

我有点担心复工时许多人要用公共交通方式上班,很多年轻人也有同样的担心,担心自己会传染家人,所以选择不回家过年。我的朋友在武汉,她说一切都好,呆在家里,有足够的食物。老百姓万众一心抗击疫情,所有人都明白恐慌是没有用的,拥有乐观的心态才利于克服困难。

虽然情况的不确定令人难受,但我还是建议只传播真实的信息以避免精神压力与冲动行为。在华的拉脱维亚人社群与驻华拉脱维亚大使馆一直在通过微信提供鼓励、帮助,分享重要的信息。

春节本应是很快乐的时间,因为这是全国家家户户团圆的节日,但没人会想到今年对很多个家庭来说,会成为悲伤的记忆。我们在心里还是保持希望并且相信状况很快会改善。当一切结束的时候,我肯定会很高兴,因为不可否定的是,我保持乐观之外,还是有一些害怕的。这段时间,我重新认识到价值观与时间对个人来说是多么宝贵。现在我完全理解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句话的意思。

已经住在北京五年的同胞总是保持平静与乐观的的心态,他相信事情快要变好。据他说,在北京没有任何恐慌感,他周围也并没有人感染新冠病毒,希望中国快些克服这些困难。现在他感觉到北京的一切仿佛都短暂停止了,每个人都很谨慎,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都戴着口罩。现在还是春节期间,所以城市半空,人们更关注的是复工的时候——那时会有非常多的人会回到北京。

我认为中国一定会克服这个问题,因为在这里所有的防疫细节都被严肃对待。今年春节我确定留在北京了,但这时大部分外国人会回国或者去附近的国家旅游,例如泰国、菲律宾与越南。我避免使用公共交通,附近的地铁站工作人员穿着防护服,用体温计测量每位乘客的体温,看上去他们就像化学污染防治队。虽然公共交通防疫检查措施非常严格,但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经常洗手,戴口罩,避免去人多的地方,除了应急之外尽量呆在室内。而卫生机构工作人员需要戴上护目镜、防护服等。我现在完全没有恐慌,大部分被感染的人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但是还是要保持警惕。

驻拉脱维亚中国大使梁建全说的:“病毒没有任何边境限制。”每天我都在關注世界新闻媒体报道冠状病毒的情况。令人钦佩的是中国人民的勇敢,在拉脱维亚新闻媒体上可以看到医生自觉自愿在医院夙夜不寐地工作,连吃饭或者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其中姚医生的故事让我最难以忘记。

姚医生强调,她很惊讶医院已经提前准备好了所需要的医疗设备,但防护服与口罩还是供不应求。她们没有时间顾及自己的安全,因为更重要的是救人性命。

姚医生认为,进行病毒感染者救治工作的同时,也应该有心理学家来进行心理干预,因为很多冠状病毒确诊或疑似病人都濒临精神崩溃。为了妥善治疗入院的病人,一个医生要不停工作10个小时,期间无法吃饭、喝水、休息或者上厕所。下班脱掉防护服后,自己的衣服被汗水浸透,口罩在脸与脖子上留下了深印,许多同事由于劳累有家不回,睡在医院。

尽管有着传染的危险和重重困难,但姚医生和她的同事们没有一个被传染。在姚医生看来,中国政府对病毒的反应是比较快的,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能对此事做出更好的反应。当西方国家谈论自由与人权的时候,中国谈论的是生与死。

如先前所述,我和在中国的中外朋友们时刻保持联系,关心他们目前的生活状况。我的外国朋友告诉我她已经买了足够吃几周的食品,大米、土豆、冬瓜等,而有医生每天来宿舍测量每一个留学生的体温。大部分留学生两个星期没有出门,街都空了,但学校食堂还正常开业。

在山西平遥古城住的朋友给我拍了照片,原来很热闹的热门景区现在空空荡荡。现在学校安排了在线上课,而报到时间无限期地延迟。疫情暴发以来,老师与同学在微信群里随时分享着最新消息,并让每位国内外同学报告自己身体状况是否健康。政府出台了许多了不起的防治措施,而这些防疫措施的切实实施,也表现出中国人良好的集体性,这些都有助于遏止恐慌情绪。让我最高兴的是我的老师与朋友们身体健康,他们的家人也很安全,我们大家对迅速而成功地解决这个危机具有毫无疑问的信心。

目前,在拉脱维亚冠状病毒还没有病例,拉脱维亚国立卫生部门、卫生会与疾控中心提供了最正确的自我保护与预防办法的信息,卫生机构与医生一直在跟进情况。现在拉脱维亚与中国之间的邮递运送暂时无限期停止。

2 月 4 日拉脱维亚总理克里斯亚尼斯·卡林斯 Krija-nis Karin举行了危机管理部委员会会议。据报道,拉脱维亚没有任何冠状病毒病例,而且主管机关会一直交换信息,并准备好发现病例时采取预防措施。拉脱维亚卫生部长Ilze Vinkele 强调没有任何与中国交易旅游的限制,不必惊慌。

据边防军部 G. Pujats 的报道,按照计划,边防军和 “Riga”机场的紧密合作,会在可能的冠状病毒暴发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拉脱维亚已经从德国收到了检测病毒的试剂。中国驻拉脱维亚大使梁建全通过 Delfi 新闻网对拉脱维亚人民解释说:“冠状病毒是可以控制与治疗的,但是这个问题的解决要通过和平的国际合作,采用合理与科学性方式,紧张与惊慌是没有用的。”

梁建全大使仔细地解释,现在冠状病毒防治与控制的优先措施是避免感染,及时与有效地治疗患者,保护中国人民与在华的外国人的安全。中国通知了世界卫生组织与其他的国际相关卫生组织,也正加速疫苗的研发。对国际社会来说,冠状病毒预防措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为病毒没有边境。中国政府具有战胜冠状病毒的信心。

据梁建全大使解释,冠状病毒暴发以来,中国政府因高度的责任感,采取了严格仔细的防疫与控制措施,不仅是为了保护中国人民,更是为了保护全世界人民。我们团结一致,以促进有效的防治与控制,我们的工作不仅开放,而且是透明与准确的。

猜你喜欢
拉脱维亚口罩病毒
病毒
戴口罩
戴口罩的苦与乐
病毒,快滚开
感冒病毒
雾霾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