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立场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实施

2020-05-14 01:57韦婷婷
家长·中 2020年2期
关键词:儿童立场环境创设实施

韦婷婷

摘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日必刷的朋友圈是每天快乐的源泉,这里会出现旅游、美食、吐槽等。有时我会想,孩子们要是也有朋友圈,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和我们成人一样?回归当下教育,我们往往无法真正认识儿童,了解儿童,常常出于成人本位替他们选择,基于我们的认知经验帮助他们做判断,这些看似推动儿童发展,但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吗?是他们感兴趣的吗?是他们愿意去探究、发现的吗?本文就以班级为例,对基于儿童立场结合工作中实施的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儿童立场;环境创设;实施

一、儿童立场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重要性

儿童是游戏者,有他们自己的游戏方式,我们应该给予尊重,让儿童成为快乐的游戏者。儿童游戏是他们生活的方式,也是学习方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透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我们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该让儿童真正地参与进来。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发现最真实的儿童。

二、儿童立场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实施

(一)到孩子身边观察——儿童立场

儿童立场,就是把儿童当主角,一切从儿童出发,把儿童发展当作评判教育的根本、唯一的尺度和原则。我们都知道教育有自己的立场,就是儿童立场。只有真正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才会有真正的、良好的教育。

以我班为例。这是我们第一次创设的美术区——小而乱,不知道该如何调整。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当看完《儿童立场》后,我深刻地领悟到班级环境、区域创设也应该要从儿童立场出发,让他们真正地参与进来,而不是做个配合教师完成设计图的“小工人”。

美术区,孩子们提出了第一个建议:以往作品墙的作品都是教师从一众作品中选出几张来进行展示的,现在孩子们想用定期投票的方式选出他们觉得可以展示的作品。当然可以!孩子们一致同意。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会把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夹到铁架子上,然后再进行投票,选出他们认为可以进行展示的作品。我们对展示墙的高度进行了调整,更符合儿童的身高。马上又有了第二个建议:除了优秀的作品,那些看着不是那么“美好”却有新奇的、寓意的作品是不是也可以进行展示呢?又一次集体通过,让不同的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才是作品墙创设的初衷啊。

(二)到孩子身边发现——与儿童一起研究

儿童研究为了儿童,儿童研究不能没有儿童,不能没有完整儿童,儿童研究的理论视角需要调整,研究的对象和主体、研究的内涵和方式也应拓展,那就是到孩子身边发现——与儿童一起研究。所发现、研究的问题是真的、原生态的问题,因而是真研究,因为一切都是来自儿童本身。

如:我们中班的角色游戏一直都热热闹闹的,突然有一天,孩子提出:“老师,我们不想开这家店了,有点没劲了,我们想换一个。”是呀,每个游戏区都是设定好的,玩了这么久确实没换过。根据这个问题,教研组先进行讨论和反思,再和各班的孩子们展开讨论,最后决定——游戏区留白,让孩子能在一定基础上开设新游戏。这是“按摩店”游戏的生成记:一次游戏中,一个孩子说:“好累呀,真想有个人给我按摩一下。”另一个孩子马上说:“好呀,那我们就开一个按摩店把。”游戏的开始就是那么简单且突然。

接下来的几天孩子们就提出“开一个按摩店需要什么材料”、“按摩店里有谁”、“可以有哪些服务”等问题。三天后,按摩店正式开张了,试业当天,有很多孩子去体验,渐渐地,人就少了。他们又有了新的讨论话题“怎样可以吸引客户”。根据生活经验和教师的帮助,他们发现增加客人需要的新项目和充卡消费可以吸引客人,除了洗脚,还增添了美容、全身按摩等项目,通过给充卡的客户打8折并优先服务等优惠来留住客户。如果是你,你会想到这样一个小而简陋的按摩店是整条街上最火爆的吗?这也让其他店的老板非常眼红,激励他们去商量、讨论,出新招。

虽然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但我认识到孩子们也是游戏的研究主体,和教师一样都是研究者,不分主次,应该以研究儿童发现的问题为主,展开讨论,与儿童一起研究。研究的过程是协商、对话、合作的过程,没有权威,研究的结果是分享、共生、共长的过程。

(三)到孩子身边等待——拥有儿童的视角

儿童视角说到底是儿童立场问题。所谓儿童立场,简言之,就是站到儿童那一边去,其中最重要的是“放下身段”。当你有意和儿童变得一样高的时候,你就成了一个儿童;当你和儿童一起做游戏的时候,你能读懂他所想的一切,也变成了一个儿童;当你和儿童坐在地上,一起观看我们自然角的时候,你看懂了他脸上的表情,你又变成了一个儿童。

自然角,最开始我们决定设计成足球运动风格,摆放的大多是观赏性的植物,和孩子一起讨论后进行了一次改进,看着好像还不错。可是我常常問自己:“这是孩子眼中的自然角吗?他们希望自然角里还有些什么呢”,与其自己苦思冥想,不如问问孩子:你希望秋天的自然角里有什么?孩子们备抒己见,有了想法就要付诸行动。

接下来孩子们一起动手、动脑,开始布置属于我们自己的自然角。在收集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自然角里出现了西瓜,有人开始提出:西瓜是夏天吃的,秋天不能吃。有人开始反驳:秋天也能吃,冬天也有西瓜。这个小插曲还让他们意外收获了一个知识:要吃当季节的水果、蔬菜才是最健康的。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他们又发现了,不同的种子藏在不同的地方.有的种下去长得很快,有的却久久不发芽,娃娃菜变身记的娃娃菜是第几天开始变身的……一个个问题,引起他们继续探究的激情。这就是我们班级的自然角,一个不完美但完全属于孩子们的自然角。

最后,我们要真正坚守儿童立场,既不容易也不简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可以从点滴做起,始终和孩子站在一边,多从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如:主题活动的选择是否是孩子们需要的,感兴趣的?游戏的设计是不是能够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他们真的喜欢吗?孩子们不开心时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去询问、关心、解决吗?当孩子诉说小秘密、小心情时能认真倾听吗?相信我们小小的举动会对孩子有大大的触动。同时,我们需要放慢脚步,让“长大了的儿童”带着儿童一起慢慢成长。

参考文献:

[1]成尚荣.儿童立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责编 杨菲)

猜你喜欢
儿童立场环境创设实施
“儿童立场”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让“手中的画”更美
儿童立场——英语活动课应从这里出发
站稳立场,让课堂成为“主阵地”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