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医共体医院病区急救药械及物品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2020-05-15 03:19徐全能
安徽医专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医共体病区基层医院

徐全能

县(区)域医疗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是医联体4 种主要组织模式之一,其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进行县乡一体化管理,是整合县域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措施[1],也是新医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综合目标的重要举措[2]。目前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基层医务人员服务能力和应急抢救水平相对薄弱,尤其是病区急救药械、物品管理不能满足医学快速发展和患者需求,因此,高效整合、管理基层医院病区急救药械、物品是急救成功的关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 年12 月我院护理部2 人随同区卫健委对区域医共体17 家成员基层医院病区急救药械、物品管理现状进行实地调查。17 家基层医院拥有床位数(51±15)张,2016 年1 月- 2018 年12 月3 年年平均住院量(1578±498)人次,3 年年平均手术量(180±170)人次。病区注册护士(10±4)人。

1.2 研究方法 由经过培训不知晓研究内容的2 人通过对17 家区域医共体成员基层医院病区急救药械、物品现状进行问询、现场查看等调查,由我院护理部每周下派1 名护理管理人员去1 家成员基层医院,对病区急救药械、物品以及护士急救知识掌握进行专项指导与培训,为期至少2 天。2019 年7 月由区护理质控中心人员对17 家基层医院按照由区护理质控中心统一制定的《医院病区急救药械、急救物品管理质控评分标准》进行专项督查,标准从急救器材、急救物品、急救药品、急救管理制度合格率和护士对急救知识知晓率五个维度进行评价,总分100 分,每个维度20 分,计算所得分值占百分比即为合格率,率值越高提示急救药械、物品管理质量越好。同时,在管理前后进行病区护士对急救药械、物品管理满意度调查并比较,管理前发放满意度调查表52 份,实际收回52 份,有效问卷100%,管理后发放满意度调查表55 份,实际收回52 份,有效问卷95%。

1.3 统计学方法 SPSS20.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管理前后两组护理质控评分合格率比较 管理后病区急救器材、急救药品、急救物品、急救管理制度和流程、护士对急救知识知晓率均高于管理前(P<0.01),见表1。

表1 管理前后基层医院病区急救药械、物品护理质控合格率比较(%)

表1 管理前后基层医院病区急救药械、物品护理质控合格率比较(%)

护士对急救知识知晓率管理前17 40.24±15.84 41.65±17.72 54.35±15.94 48.94±18.47 51.18±12.21管理后17 72.12±6.44 77.18±7.68 80.24±8.79 79.06±6.60 81.00±5.70 t -10.097 -10.008 -8.972 -8.494 -11.025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组别 n 急救器材 急救药品 急救物品 急救管理制度和流程

2.2 管理前后病区护士对急救药械、物品管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 管理后病区护士对急救药械、物品管理满意度高于管理前(P<0.05),见表2。

表2 管理前后病区护士对急救药械、物品管理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 论

3.1 区域医共体基层医院病区急救药械、物品管理的重要性 急救是医疗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须内容[3]。基层医院的病区几乎覆盖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儿科的患者,病症虽然较轻,但输液治疗较多。因此,急救药械、物品、仪器齐全并相对固定,保持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是护理质量管理的关键之一。医务人员急救意识淡漠,管理人员重视程度不够,护士接受培训机会少,学习能力不足等,这些都是造成基层医院病区急救药械、物品管理缺陷的主要原因。本次调查的17 家医共体医院,其中调查的病区急救器材类:吸氧17 份,装置不符合要求的有10 份,湿化瓶和中心管路不符合要求11 份;吸引装置、心电监护仪和简易呼吸气囊11 家未配置,4家设施处于瘫痪不能使用状态;急救药品类:17 家全部没有做到定品种、定数量、定期检查、定位放置,其中5 家发现药品过期,10 家无急救药品定期核对记录,12 家无交接班登记,15 家无高危药品标识。急救物品类:开口器、舌钳、压舌板17 家中8家没有配置,5 家有配置但未处于备用状态;16 家没有配置备用插线板和应急灯;管理制度和流程:17 家全部没有完整的急救药械、物品管理相关制度和流程;现场提问34 名护士相关急救知识,知晓率51.2%。从以上调研中可以看出,基层医院急救药械、药品管理普遍存在问题。不仅要加强对基层医院病区急救药械、物品规范化管理,还要加强护士急救技能的系统化培训,提高护士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水平,进一步提升其医疗护理质量。

3.2 实行优质护理资源下沉和同质化管理可以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士满意度 通过建立专科护理联合体,促进护理优质资源下沉,发挥区域辐射作用,提升基层护理能力,带动了基层医院的护理系统健康、快速发展。规范护理流程,提高护理效果[4]。我院护理部通过每周下派1 名护理管理人员去1 家成员基层医院,对病区急救药械、物品以及护士急救知识掌握进行为期至少2 天的专项指导与培训,针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防止同类问题再次发生。各种急救器材常规配置、处置符合规范并随时处于备用状态;急救物品配备齐全,均在有效期内;急救药品品种齐全,按顺序放置、登记并严格交接,确保在有效期内[5]。

3.3 规范急救车和急救药械物品管理制度和流程,必须做到账物相符 护士熟练掌握所有流程和相关急救技能。经过督导使这些管理措施常态化。加强护士急救知识指导和培训,提高对高危问题的预防和判定以及如何去管理和使用急救药械和急救物品,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改善他们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本次调研和对策不仅强化了基层医院病区急救药械、物品的规范化管理,加强护士的预见性,缩短急救患者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同时也加强护士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水平,提高了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医共体病区基层医院
基层医院医疗器械维护和安全管理方法探讨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藏北农牧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践与成效:比如经验研究①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保洁员坚守隔离病区一个多月
2019年宁波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
县域医共体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