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分析

2020-05-15 03:19张细菊
安徽医专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供应消毒护理人员

张细菊

院内感染指的是患者、患者家属、医院工作人员、探视者等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作为院内的卫生保障部门,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十分重要[1]。医院的流动人口较多,为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人员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若工作不规范,更易引起院内感染。本次研究在消毒供应中心应用护理质量控制,探究其对于院内感染的预防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6 年1 月-2019 年1 月在本院消毒供应中心任职的60 例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所选人员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签署同意书。将60 例护理人员随机分两组,对照组护理人员30 例,其中男性2 例,女性28 例;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30.24±4.16)岁;学历水平:专科以下3 例,专科7 例,本科20 例。观察组护理人员30 例,其中男性1 例,女性29 例;年龄20~45 岁,平均年龄(34.12±4.27)岁;学历水平:专科以下1例,专科8 例,本科21 例。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通过。研究开展期间对照组接诊患者218 例,观察组接诊患者198 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未采用护理质量控制,依照常规工作制度开展消毒灭菌工作。

1.2.2 观察组 采用护理质量控制,具体措施:①加大管培力度:定期组织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常规消毒灭菌技能、工作规范[2]。利用专家讲座、集体交流会的方式进行护理知识教育,教导护理人员全身心投入消毒工作,以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感与工作质量。②完善工作制度:教导护理人员将规章制度熟记于心,并且落实到日常消毒灭菌的工作中去。完善消毒灭菌隔离制度,避免工作用具受到污染[3]。严格划分清洗区、消毒区、污染区及物品存放区,并在各个区域之间标明界限。若出现污染品,需及时采取再次消毒灭菌的措施,谨慎回收处理[3]。同时保证护理人员拥有各自的工作流线,在缓冲间内更衣消毒后方可进入工作区域,防止交叉感染。结合院内实际情况,建立器械维修制度[4]。安排专业人员定期检查、维修、更换消毒灭菌器械,严格遵守国内消毒灭菌规范,在保证消毒工作质量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加强院内交接班制度,科学安排值班表,保证责任到人。③加强工作监管。抽取多名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建立监管小组:对消毒供应中心内的消毒灭菌工作进行不定期的抽查,根据相关评价制度进行工作评定,完善抽查记录,便于开展后续工作。每一季度进行1~2 次工作总结,对各种新老问题进行分析[5]。

1.3 观察指标 安排专业人员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考核,观察其平均分数,分数越高表示护理质量控制的可行性越高;利用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护理人员对于工作的满意度,总分为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观察接诊患者中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并严格查找感染源。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使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的考核分数、工作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人员平均考核分数、平均工作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人员考核分数、工作满意度比较(,分)

表1 两组护理人员考核分数、工作满意度比较(,分)

组别 n 考核分数 工作满意评分对照组 30 84.36±6.13 71.68±7.53观察组 30 96.17±4.38 95.66±5.48 t 8.586 14.103 P 0.000 0.000

2.2 两组消毒灭菌工作不合格情况、院内感染率比较 对照组中发生9 例工作不合格,不合格率为30.00%,导致17 例患者感染,感染率为7.80%;观察组中仅发生1 例工作不合格,不合格率为3.33%,导致6 例患者感染,感染率为3.03%。观察组的消毒灭菌工作不合格率及院内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消毒灭菌工作不合格情况比较 例(%)

3 讨 论

作为医院内无菌用品的唯一供应部门,消毒供应中心内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包括各种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保证、供应与回收,涉及科室较多,工作周转快,加上医院内流动人口众多,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因此,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十分需要采取一种科学、有效的工作管理制度。

在传统的质量管理中,护理工作的高质量就是符合技术标准,而且过分强调劳动力素质,忽略了患者的舒适度与实际需要。同时,这种护理理念在制定标准时会留有余地,无形中导致护理人员认为护理缺陷是无法避免的,容易出现工作纰漏[5]。护理质量控制指的是遵循其形成规律,进行科学性地计划、组织、协调,以达到服务标准,满足患者的服务需求。护理质量控制带来了崭新的质量标准,保证各项工作都以患者为中心,逐步建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在实施护理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提高护理人员的规范意识。定期安排护理人员进行知识教育,确保其了解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进而可以全身性投入。其次,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也是需要重点培养的。对于新进入的护理人员,首先进行知识培训,然后跟随富有经验的人员进行实际操作,掌握正确的器械使用方法。在硬件设施方面,安排专业人员定期检查、维修各种消毒器械,发现运作异常的器械,要及时记录、上报,以保证消毒灭菌工作的正常进行[6]。在清洗污染物时,必须严格遵照操作规范,发放各种治疗包时注明名称、消毒日期、失效日期,以及相关负责人员的姓名。制定相关奖惩制度能够激发护理人员的争优意识,有效促进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了护理质量控制,护理人员的考核分数、对于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相关权威研究的结果具有一致性[6]。

综上所述,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的开展能够有效预防院内感染,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工作满意度,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供应消毒护理人员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供应足 需求旺 老百姓“菜篮子”拎得很舒心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消毒攻略大派送
消毒,大头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