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彩超诊断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可行性

2020-05-16 04:13天津市东丽区华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3003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7期
关键词:准确度可行性心电图

天津市东丽区华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天津 3003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心脏彩超在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力衰竭过程中的可行性。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疑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4例为观察对象,分别为患者提供心脏彩超以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以24h动态心电图的检查结果作为基准,对心脏彩超诊断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实验研究中共有患者74例,以24h动态心电图的检查结果作为基准发现其心脏彩超检查灵敏度、特异性以及准确度分别为93.0%(66/71)、66.7%(2/3)、91.9%(68/74)。结论:在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诊断的过程中心脏彩超的运用不仅仅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同时也具有操作简、无创伤、辐射和可重复操作性高等显著的特点,具有着显著的可行性。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脏病类型,其具有相对较高的致死率,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其可能会出现慢性心力衰竭,加重了患者的病情,给患者的治疗与恢复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慢性心力衰竭是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相对较为危重,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对可以及时、有效诊断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检查方法进行分析有利于患者接受更好的治疗[2]。本次实验研究以本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疑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心脏彩超在诊断冠心病心力衰竭过程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相关内容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疑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4例为观察对象,其中有男性41例,女33例,年龄46~78岁,平均(63.4±2.9)岁,患者入院时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胸前疼痛、心悸、运动耐力下降以及胸闷等临床表现,心功能分级为Ⅰ级的有26例,Ⅱ级的有16例,Ⅲ级的有31例,排除存在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合并恶性肿瘤以及急性感染性疾病、外周血管疾病和贫血的患者。

1.2 方法

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所有患者的检查仪器均选择PI200A全息12导动态心电图记录仪进行检查,在检查前3d应该停止服用所有可能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的药物,对患者24h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并给予患者多体位检查,让患者更换体位,避免体位对检查结果造成的干扰。

心脏彩超检查:所有患者检查的仪器均为由飞利浦公司生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其型号为IEELIT,探头的型号为S5-1[3]。检查的过程中应该协助患者选择左侧卧位,将探头放置于胸部心尖搏动位置,探测胸骨左缘的情况,并在心脏四腔心切面对其瓣膜结构以及方式运动情况和血流动力学法改变等进行测定。

上述所有检查操作均由具有丰富专业知识与临床经验的影像科医师完成,并对相关检测结果进行判定。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心脏彩超阳性判定标准[4]:患者左心室存在局限性运动低下、运动消失、运动反常以及病变壁对策比运动反常增强等室壁阶段性运动异常超声心动表现。

24h动态心电图检查阳性判定标准:ST段有持续2min以上的>0.5mV的水平或者是下斜型下移。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本次实验研究中所有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为百分数(%),采用χ2检验。

2.结果

本次实验研究中共有患者74例,经24h动态心电图检查为阳性的患者有71例,其阳性率为95.9%;经过心脏彩超检查为阳性的患者有67例,其阳性率为90.5%,以24h动态心电图检查作为基准发现其心脏彩超检查灵敏度、特异性以及准确度分别为93.0%(66/71)、66.7%(2/3)、91.9%(68/74)。详见表1。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冠心病患者的最终结果,并以老年人为主要的发病人群,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均有着一定的威胁,在为其提供治疗的过程中早期诊断有助于其针对性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可以抑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5]。

表1. 不同检查方法诊断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结果分析比较(n)

在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诊断的过程中24h动态心电图是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检查方法,其检查准确率相对较高,可以详细的记录24h中患者所出现的所有ST段降低情况和发作次数,并在患者无明显异常临床表现但是心电图异常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病情诊断[6]。而心脏彩超属于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诊断方法,其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无辐射、无创性以及可重复操作性强等显著的特点,得到了患者与医学工作者的一致认可,其在诊断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过程中可以清楚、直观的对心脏结构、心脏搏动、心肌病变以及血流动力学等情况进行显示,有助于对患者心脏各个结构特点的观察,具有着相对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以将其作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一种理想影像学检查方法,为患者早期治疗提供一定的借鉴[7]。

本次实验研究中共有患者74例,以24h动态心电图的检查结果作为基准发现其心脏彩超检查灵敏度、特异性以及准确度分别为93.0%(66/71)、66.7%(2/3)、91.9%(68/74)。综上所述,在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诊断的过程中心脏彩超的运用不仅仅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同时也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伤、辐射和可重复操作性高等显著的特点,具有着显著的可行性。

猜你喜欢
准确度可行性心电图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影响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准确度的因素分析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阅读疗法及其在图书馆应用的可行性探索
Phosphatidylinositol-3,4,5-trisphosphate dependent Rac exchange factor 1 is a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biomarker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