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浆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2020-05-16 04:13大连市中心医院妇科辽宁大连116033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7期
关键词:肌层多普勒标志物

大连市中心医院妇科 (辽宁 大连 116033)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浆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本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2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选择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浆肿瘤标志物检测,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以病理结果为标准,观察组诊断阳性率85.4%高于对照组56.1%,两组诊断准确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浆肿瘤标志物对子宫内膜癌诊断准确率更高,效果理想。

子宫内膜癌是子宫内膜上皮恶性肿瘤,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肿瘤,及早诊断对疾病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子宫活检是常用检查方式,可是这种检查方式对患者会造成创伤,增加患者的痛苦,不易为患者接受[1]。随着影像学在临床各科室的推广应用,将影像学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筛查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子宫活检相比,影像学检查具有可重复性,诊断率更高。而血浆肿瘤标志物为肿瘤常规检查方式[2]。本次研究中将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血浆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与单纯超声诊断相比,准确率更高,对比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2017年1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82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年龄31~72岁,平均(48.9±5.6)岁;绝经16例,未绝经25例;观察组年龄32~72岁,平均(49.6±5.8)岁;绝经17例,未绝经24例;两组基础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入选对象根据相关标准,经病理均确诊为子宫内膜癌,患者资料完整,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研究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分组。排除标准:排除了合并严重肝肾脏器功能疾病的患者,精神障碍影响治疗的患者,资料缺失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探头频率7.5MHz,设置脉冲频率4~5kHz,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对患者子宫情况进行全面的观察,检测患者子宫的厚度,子宫内膜肿瘤病灶,回声特征、病灶边缘规整特征,观察子宫内膜癌宫颈、阴道肌层肿瘤浸润、转移淋巴结、低回声等情况。经患者阴道对子宫进行探查,对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子宫内回声、周围组织关系等进行分析,观察边缘是否规则,而内膜和肌层低回声晕是否呈连续性,确定病灶和肌层间关系,检测病灶边缘和浆膜层间的距离,分析病灶中血供的情况,分析病灶对肌层浸润的情况。根据各项指标评估分析超声图像,得出准确的诊断结果,将诊断结果整理分类。

观察组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基础上联合血浆肿瘤标志物检测,其中阴道多普勒超声检查与对照组相同,血浆肿瘤标志物取CA125检测,根据免疫放射定量法,检测子宫内膜癌CA125值,以数据大于35U/mL表示阳性,以阳性率表明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真空抽取静脉血4mL,于室温下静置2h,使用离心机将上层血清分离后,将血清置于试管,保存在-20°C冰箱内,等待检验结果。以化学发光免疫定量分析法(美国生产DxI800型,全自动免疫化学发光分析仪)对患者血清CA125、CA199水平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以病理结果为参照,对比两组阳性诊断准确率,准确率=阳性例/总例数×100%[3]。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7.0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阳性诊断率

以病理结果为标准,观察组诊断阳性率85.4%高于对照组56.1%,两组诊断准确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 分析两组超声诊断结果

子宫内膜癌患者经超声诊断发现,无肌层浸润血流呈0级、1级,主要是静脉血流;观察浅肌层浸润血流呈1级血流,观察深肌层浸润血供表现丰富,呈树枝状或网状的彩色血流。

黏膜下子宫肌瘤超声诊断:患者宫腔中有异常的回声,主要是稍低回声,呈类圆形或条形,有明显的球体感,观察边界较清,会突出宫腔外,致宫腔线分离,而子宫内膜为弧形,观察子宫基底宽,子宫内的血流丰富,周围有环状和半环状的血流信号,观察子宫内部有条状、点状的血流信号,观察蒂部有束状的血流信号。

3.讨论

绝经后女性为子宫内膜癌高发人群,而且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导致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也逐年升高。临床常规检查方式是宫腔镜、MRI、超声及子宫内膜活检等,每种检查方式都有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子宫内膜癌最突出的表现特征是不规则的阴道流血,而且在绝经前妇女会表现出月经紊乱,经期延长,经量增加,刮宫只能用于病理诊断,并不能提供深层浸润肌层病变累及范围[4]。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各种疾病的诊断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选择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检测出子宫内膜厚度,观察到子宫肌层回声和肌层内部回声特点,弱回声完整度,可以重复观察子宫宫颈、阴道、病灶周围情况,观察周围血流分布的动态变化。经阴道超声检查花费较少,而且对患者不会造成创伤,操作简单更易于临床重复使用,可以实施反复检查和筛查,能观察浸润肌层深度和病变累及范围,为癌症分期诊断提供参考,对后期手术方案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表1. 对比两组诊断阳性率 (n=41)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以病理结果为标准,观察组诊断阳性率85.4%高于对照组56.1%,两组诊断准确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与他人研究相符[5]。可见,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浆肿瘤标志物检测CA125能提高子宫内膜癌诊断准确率。

经阴道彩色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子宫内膜厚度、回声病灶特点、周围血流分布等情况,无肌层浸润血流0级或1级,表现出静脉血流,而浅肌层浸润表现出1级血流,深肌层浸润则表现出丰富的血供,呈树枝状或网状。可是子宫内膜癌早期发病患者诊出率却不高,这是因为子宫内膜癌早期发病患者,肿瘤小,有明显血流、浸润等特点,影响了诊断的敏感性。将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浆肿瘤标志物检测则可以对早期子宫内膜癌得出准确的诊断结果,避免发生漏诊或误诊。

综上所述,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浆肿瘤标志物对子宫内膜癌诊断准确率更高,效果理想。

猜你喜欢
肌层多普勒标志物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子宫内膜癌的ADC 值与肌层浸润深度的相关性研究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21例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