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镜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分析

2020-05-16 04:13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医院辽宁丹东118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7期
关键词:结肠镜息肉结肠

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医院 (辽宁 丹东 118000)

内容提要: 目的:评价结肠镜高频电凝电切手术方案对结肠息肉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来本院进行结肠息肉治疗的4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所有患者均选择采用结肠镜高频电凝电切手术方案进行治疗,选择同期来本院进行治疗的另外49例结肠息肉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时通过内镜下黏膜剥除术(EMR)进行治疗,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48例,治疗优良率为97.96%,对照组治疗优良47例,治疗优良率为95.92%,P>0.05,无差异;观察组不良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8例,发生率为16.33%,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本文观察组都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结论:对结肠息肉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通过结肠镜高频电凝电切手术方案进行治疗能够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之上降低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同时能够优化各项手术指标。

结肠息肉是临床上多发性结肠黏膜性病变,这种病症是因为结肠上皮细胞存在过度生长诱导而导致患者发病。结肠息肉的病理性质一般都表现为良性,但是如果对这种病症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则可能会导致病情出现癌变的可能性。对于这种病情治疗传统方案是为患者通过开腹手术进行干预,能够发挥根治性治疗的效果,但是这种治疗方案会对患者肢体产生较大的创伤,容易诱发多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出现,对患者产生的影响巨大,而且病症的复发风险相对较高,所以临床应该对这种情况加以重视。而通过结肠镜采用高频电凝电切手术方案进行治疗,属于一种新型的微创治疗技术,它能够对于上述治疗方案当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有效的避免,能够收获更加良好的预后,临床治疗过程中获得患者的认可较高。本文针对于此分析结肠镜,高频电凝电切手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效果,同时将主要研究情况进行如下的论述。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结肠息肉患者49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49例结肠息肉患者作为对照组,保证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基本一致,以方便进行分组对照。观察组男26例,女23例,对照组男25例,女24例,χ2=0.0409,P=0.8397;观察组年龄24~68岁,平均(41.35±10.54)岁;对照组年龄23~69岁,平均(42.81±11.05)岁,t=0.6693,P=0.5049。本文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检验和诊断,均被确诊为结肠息肉,诊断符合该病症的诊断标准,通过统计学方法检验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文所有对照组均选择采用内镜下黏膜剥除术进行治疗,协助患者选择合适的卧位,应用丙泊酚0.5mg/kg间断进行静脉注射通过结肠镜对无蒂的、平坦的息肉进行切除,治疗的时候需要往黏膜下层注射液体(甘油果糖+肾上腺素+亚甲蓝),之后将息肉抬起,选择采用圈套器对息肉进行完整的圈除。手术结束后,为患者积极的进行预防感染的处理。

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手术进行治疗,为患者选择截石位,术前常规对患者禁食禁饮,择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肠道进行清洁处理。为患者备好喉镜和气管导管、面罩等相关的物品,为患者准备阿托品、麻黄碱等相关的急救药物和药品,家属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以后,患者进入手术室为其开放静脉通路,同时采用丙泊酚2~5mg/kg·h进行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然后将电子结肠镜经过肛门插入患者体内,对患者肠道内积滞的残留物进行彻底的剔除,精准的对患者的息肉位置进行确定,在直视之下选择规格适当的圆形套器经过内镜插入,对息肉环套以后,确保其离开肠壁,然后将套圈儿放置在息肉根部做拉紧处理,选择高频电凝电切进行缓慢的切断处理,操作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息肉的大小选择分块切除的形式进行,一直到完全切除为止。对有无出血和血肉残留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在确认没有异常以后对患者病灶组织取出,并将结肠镜退出,结束对患者手术的治疗,手术以后,常规对患者进行感染的防治。

1.3 观察指标

对本文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以后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统计两组患者治疗过程当中的不良反应症状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比较本文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启动统计学软件IBM SPSS25.0进行统计学检验,采用t值对本文的所有计量数据进行检验,采用χ2检验所有的计数值,P<0.05表示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1. 本文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手术情况比较(n=49,±s)

表1. 本文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手术情况比较(n=49,±s)

项目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观察组 16.32±5.82 30.18±4.76 5.64±2.37对照组 18.25±6.03 33.25±3.68 7.03±1.38 t 3.1034 2.5292 2.3969 P 0.0028<0.05 0.0138<0.05 0.0196<0.05

2.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48例,治疗优良率为97.96%,对照组治疗优良47例,治疗优良率为95.92%,P>0.05,无差异;观察组不良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8例,发生率为16.33%,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本文观察组都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见表1。

3.讨论

结肠息肉是临床上比较严重的一种病症,对于结肠息肉患者而言,内镜下黏膜剥除术同样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案,虽然能够具有清晰的操作试验,能够最大限度的将患者的病灶加以切除,但是手术恢复治疗相对不高,而且适用范围相对较小,不适合做内镜的人不能做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也就是内镜的一个很严重的禁忌症。黏膜下不能充分抬举的患者,还有些有严重心肺疾病,甚至病变已经发生远处转移的,比如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就不太适合做内镜下黏膜剥离术[1]。通过结肠镜方案能够有效地将结肠息肉在病程早期加以检出,它能够辅助为患者开展相关的治疗,对于提升治疗的操作性而言具有更加明显的效果。患者通过高频电凝电切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地通过电流所产生的特殊热效应对肌肉组织加以切除,这样就能够减少治疗的出血量,缩短治疗的操作时间,使患者术后恢复更加的迅速[2]。临床有多个研究都认为在当前阶段通过结肠镜,高频电凝电切手术对于结肠息肉进行治疗,属于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术方案,有效地对微小病灶加以干预,对于预防复发而言具有重要的价值,而本文的结果也能够证实这种说法。

综上所述,对结肠息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通过结肠镜高频电凝电切手术方案进行治疗能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之上降低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同时能优化各项手术指标。

猜你喜欢
结肠镜息肉结肠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急性胰腺炎并发结肠瘘的诊断及治疗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原发性肺腺癌结肠多发转移1 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