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镜联合软性膀胱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05-16 04:13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7期
关键词:软性肾镜复杂性

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经皮肾镜联合软性膀胱镜应用于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国际随机字母排列法将2010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232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单组中样本量设置为116例。其中观察组实施经皮肾镜联合软性膀胱镜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经皮肾镜碎石术进行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手术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针对直径≤20mm的结石,观察组的清石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而直径>20mm的结石,对照组的清石成功率更高。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更高,但手术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复杂性肾结石,经皮肾镜联合软性膀胱镜与经皮肾镜碎石术两种治疗方式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经皮肾镜联合软性膀胱镜对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并发症较少,并且患者术中出血量较短,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患者的手术时间,故而在临床使用时需要强化医师的操作技能,以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手术效果。

复杂性肾结石是一种晶体物质堆积在肾脏而产生的一种病症,是泌尿系统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男性患者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且青壮年发病率较高,超过60%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会出现腰痛[1]。以往的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需要长时间恢复,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微创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复杂性肾结石的治疗中[2]。本次研究将本院在2010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232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现整理归纳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根据国际随机字母排列法将本院在2010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232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单组中样本量设置为116例。观察组男62例,女54例,年龄23~71岁,平均(51.6±3.2)岁;对照组男67例,女49例,年龄21~68岁,平均(50.3±3.8)岁。观察组一次清石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2.24%,88.79%)。

1.2 方法

观察组实施经皮肾镜联合软性膀胱镜进行治疗:患者应当保持截石位,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在麻醉完成后,输尿管镜下于患者患侧输尿管置入输尿导管,通过逆行注水方式使患者出现人工肾积水,患者转由俯卧位或仰卧位,将患者肾区腹部垫高后,应用超声对其进行结石定位。对患者进行常规穿刺后,建立经皮肾镜通道,将大块结石通过超声击碎后吸引至瓶内。如果肾镜活动范围内无法全面检查患者的结石残留,需要转由膀胱软镜沿原通道进入,并不断改变角度观察其他部位结石残留,如果发现结石,还需要应用钬激光导光纤粉进行碎石处理。

对照组患者实施经皮肾镜碎石术进行治疗:患者保持平躺后进行麻醉,通过B超辅助找到目标肾盏,随后进行肾穿刺,将通道扩张,建立经皮肾取石的通道,随后将肾镜置入,进行钬激光碎石术,手术完成后留置双J管(1个月内拔除)和肾造瘘(术后3d拔除)。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采用本院自制的表格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手术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所有实验数据均由统计人员录入Excel表格后,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0进行实验统计学计算。文中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s分别选择χ2、t值进行统计分析,若各实验结果中P<0.05,则说明本次研究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清石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直径≤20mm的结石,观察组的清石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8.68%,90.79%);直径>20mm的结石,对照组的清石成功率高于观察组(85.00%,80.00%);观察组一次结石清除成功共107例,对照组一次结石结石清除成功共103例,观察组一次清石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2.24%,88.7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但对照组手术时间相对较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清石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116,n/%)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对比(n=116,±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对比(n=116,±s)

组别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对照组 79.63±25.36 63.43±8.75观察组 7.59±2.14 90.41±22.52

3.讨论

通常情况下,在泌尿系统的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结石,但复杂性肾结石比较多见,大部分都位于肾盏或肾盂,最终可能排入输尿管和膀胱,其具体症状和结石的形状、大小、是否感染相关,比较常见的包含腹部绞痛、血尿、胃部不适等症状[3]。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开放手术基本已被替代,本次实验主要分析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效果[4]。对于结石直径较大的患者,特别是鹿角形结石,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清石率较高,这种手术方案在应用过程中对于部分难以发现的结石无法进行处理,患者需要进行二期甚至三期手术才能将结石完全清除,对于患者康复来说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经皮肾镜联合软性膀胱镜可以应用于直径较小的结石,并且这种手术方案在应用过程中能够对经皮肾镜碎石术难以发现的结石进行明确,具有出血量少的优势[5]。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手术过程中想要保证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总体而言还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以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不可单纯地根据结石大小和结石数量进行手术方案的选择,这样才能保证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避免在手术过程中引起患者出现其他治疗不良反应,而影响患者的后续康复。

综上所述,针对复杂性肾结石,经皮肾镜联合软性膀胱镜与经皮肾镜碎石术两种治疗方式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经皮肾镜联合软性膀胱镜对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并发症较少,并且患者术中出血量较短,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患者的手术时间,故而在临床使用时需要强化医师的操作技能,以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手术效果。

猜你喜欢
软性肾镜复杂性
新时代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复杂性挑战与路径优化——基于复杂性理论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微信表情包:网络空间的一种“软性”符号
复杂性背后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PFNA与DHS治疗股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对比
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大出血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及介入治疗
国企治理结构的“软性”制度安排
腔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4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