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形切割吻合器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2020-05-16 04:13沈阳市肛肠医院辽宁沈阳110002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7期
关键词:吻合器弧形天数

沈阳市肛肠医院 (辽宁 沈阳 110002)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弧形切割吻合器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于2018年4月~2019年4月本院接收的96例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并通过电脑随机法将之划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48例予以内镜下切割吻合器,观察组48例予以弧形切割吻合器。观察两组并发症,并统计其手术耗时、手术失血量、住院天数以及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手术失血量、住院天数、并发症与常规组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耗时短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采用弧形切割器的价值更高,虽然操作简单、成本低、手术耗时短,但考虑到术后并发症较多,若患者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内镜下切割吻合器。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快速发展以及微创理念的逐步普及,腹腔镜技术因为微创、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而广泛用于临床,尤其是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已成为了一种比较成熟的标准治疗方案,其根治性、微创性备受临床外科医师的青睐[1]。但腹腔镜手术中需要用到一些特殊、价格昂贵的耗材,因为这一点,使得此种术式难以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得到大范围普及。近些年来,弧形切割器的出现,因为治疗成本低,开始广泛应用于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2]。鉴于此,本文以96例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重点探讨了弧形切割器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96例,接收于2018年4月~2019年4月。均知情此次研究目的及意义,已经签署过同意书。手术之前通过肠镜活检予以确定,CT提示未侵犯邻近脏器、无转移;肿瘤大小<5cm[3]。排除不利于手术治疗的内科疾病。通过电脑随机法,将之分组对照,即观察组和常规组,各48例。观察组包括27例男性与21例女性,年龄范围为22~79岁,平均(56.8±11.4)岁;29例高中分化腺癌,9例低分化腺癌,10例黏液腺癌。Dukes分期:15例A期、20例B期、13例C期。常规组包括25例男性和23例女性,年龄范围为24~80岁,平均(56.9±11.5)岁;30例高中分化腺癌,8例低分化腺癌,10例黏液腺癌。Dukes分期:16例A期、19例B期、13例C期。两组临床资料P>0.05,均衡一致,可分组探讨。

1.2 方法

气管置管,予以静脉复合麻醉,然后协助患者保持截石位,软垫置于患者臀部下。构建气腹,二氧化碳压控制10~12mmHg,然后进行四孔法操作[4]。用超声刀分离直肠、乙状结肠及其系膜,清扫周围淋巴脂肪组织,及时为患者止血处理。

常规组48例予以内镜下切割吻合器,即:经内镜指导下利用切割吻合器,将病灶下2~3cm的直肠及其系膜予以切断。延长脐部切口3~5cm,将消毒塑料套予以置入,对病灶区进行隔离。经过消毒塑料套,将近端的结肠以及肿瘤予以取出,切断病灶上8~12cm位置的肠管,吻合器29号钉座置入结肠边缘区。以开口为中心,予以连续缝合,放回腹腔,构建气腹。扩肛至四横指,经腹腔镜指导,将吻合器由肛门置入,将直肠断端与乙状结肠吻合。

观察组48例予以弧形切割吻合器,即:在耻骨联合边缘上2~4cm部位,做一个切口,长度大约为5cm,经腹腔镜指导,将已经分离完毕的直肠、乙状结肠提出。切断病灶上8~12cm部位的肠管,置入吻合器29号钉座于结肠边缘区,以开口为中心,予以连续缝合,将其放置距离病灶下2~3cm部位,而后用弧形切割吻合器切断直肠,切口缝合,构建气腹。其他操作参照常规组。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有无并发症,并统计其所占百分比,同时观察并详细记录观察组与常规组患者手术耗时、手术失血量、住院天数以及治疗费用。

1.4 统计学分析

汇总分析研究数据,并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处理并进行对比检验结果,以n、%描述计数资料,检验差异以χ2表达;以±s描述计量资料,检验差异以t表达。P<0.05提示统计学意义成立。

2.结果

2.1 两组手术耗时、手术失血量、住院天数、治疗费用对比

观察组手术耗时短于常规组,治疗费用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手术失血量、住院天数与常规组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耗时、手术失血量、住院天数、治疗费用对比(n=48,±s)

表1. 两组手术耗时、手术失血量、住院天数、治疗费用对比(n=48,±s)

小组 手术耗时(min)手术失血量(mL)住院天数(d)治疗费用(万元)观察组 183.2±9.7 214.8±13.9 8.1±1.5 1.7±0.6常规组 215.4±14.5 215.9±14.4 9.3±1.7 2.1±0.9 t 10.156 1.766 2.233 2.403 P 0.000 0.179 0.623 0.000

2.2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术后发生1例吻合口瘘,1例出血,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17%(2/48);常规组术后发生1例吻合口瘘,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8%(1/48)。组间比较,观察组与常规组并无显著差异(χ2=0.436,P>0.05)。

3.讨论

分析本次研究结论,结果发现观察组与常规组手术失血量、住院天数对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比术后疗效发现,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略微高于常规组,但组间依然并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能是此次研究病历资料较少的原因。总体上而言,说明不论是弧形切割器的应用,还是内镜下切割吻合器的应用,都不会严重影响到患者治疗效果,但弧形切割器应用后有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并发症[5]。结合临床实践经验,虽然弧形切割器、内镜下切割吻合器对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影响轻微,但需提及的是,由于术中操作简化,在腹腔镜指导下难以完成远端肠管切除操作,即是指临床医师并未完全了解肠管实际吻合情况,而单纯凭借着术者手指的引导下进行切除操作,术后极易诱发吻合口瘘[6]。观察组治疗费用低于常规组,手术耗时短于常规组(P<0.05)。提示弧形切割器的应用,不仅治疗成本低,而且还可以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原因分析:术中提出已经分离的直肠并予以切除,避免了远端肠管切除、近端肠管缝合操作,故而手术耗时短,为患者节约了不必要的开支[7]。虽然此种操作方法减少了治疗费用、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但术后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若是患者经济条件允许,可考虑内镜下切割吻合器。

猜你喜欢
吻合器弧形天数
弧形筛自动清理装置的设计及应用
定宽机弧形板失效分析与国产化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对比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优势与劣势再认识
质量管理工具在减少CT停机天数中的应用
为什么彩虹是弧形的
抑郁筛查小测试
彩虹为什么是弧形的
最多几天?最少几天?
探索吻合器行业标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