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动物园雪豹骨折术后护理

2020-05-17 09:22王运盛张媛媛张成林戴春阔夏茂华刘金鹏邢海建周安阳张桂军
中国兽医杂志 2020年12期
关键词:雪豹股骨饮水

卢 岩 , 王运盛 , 张媛媛 , 张成林 , 戴春阔 , 夏茂华 , 刘金鹏 , 丁 峰 , 赵 荆 , 马 骏 , 张 磊 , 邢海建 , 周安阳 , 赵 清 , 张桂军 , 滕 征

(1.圈养野生动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北京 西城 100044 ; 2.北京动物园 , 北京 西城 100044)

在野生动物疾病诊治过程中,其术后护理阶段对于野生动物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建立野生动物适用的、动物园自身条件可以达到的治疗及护理方案。本文以北京动物园雪豹骨折术后护理工作为例,从雪豹术后护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的细化、术后雪豹各项体征检测结果和行为变化等几个方面,对护理工作进行了总结,为今后野生动物术后护理实施提供宝贵经验。

1 病情介绍

2017年11月24日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救助1只约10岁半的雌性雪豹,救助后取呼名“凌雪”,26日被送到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西宁野生动物园)。2017年12月11日在当地宠物医院进行手术复位,术后恢复较好,但2018年1月 22日左右发现行动异常,23日麻醉进行检查,发现该雪豹左后肢股骨的3根钢钉断折,钢板扭曲,股骨再次移位。随后西宁野生动物园联系到北京派仕佳德动物医院进行手术,同时联系北京动物园,经协商后决定在北京动物园进行术后护理工作。

“凌雪”于2018年2月6日晚11:55到达北京,当夜运到北京派仕佳德动物医院,2月7日中午进行手术,术后 2月8日上午11:08到达北京动物园,实行24 h看护,雪豹精神状态一般,处于紧张状态,怕人;较长时间卧于笼角静卧,几乎无活动。

2 雪豹术后机体恢复情况

雪豹“凌雪”术后在北京动物园恢复1个月后,于3月8日上午10点进行了麻醉体检,本次体检项目共9项,分别为:一般项目检查、外科检查、内科检查、超声检查、X线检查、血常规检查、血生化检查、粪常规检查以及特殊项目检查。

2.1 一般项目检查 通过对体重、心率、呼吸频率、体温、临床刀口观察、被毛状态以及膘情判断,初步表明雪豹在术后1个月(手术切口愈合期)身体状况恢复良好,手术刀口的缝合线、皮肤钉能够拆除,达到一期愈合效果,现阶段已进入第二阶段—纤维性骨痂形成阶段。

2.2 外科检查 通过对雪豹进行外科检查,发现雪豹上下犬齿、切齿、臼齿有不同程度磨损、缺失。这与其常年野外生存环境有关;而眼科检查结果显示,裂隙灯下见髓核轻度硬化。双眼晶状体核硬化,但不影响视力,表明“凌雪”属于老年动物,双眼眼底各部外观良好,供血充分。

2.3 X线检查 X线下可见髓内钉、骨板和螺钉一切正常,均无松动、移位、变形等异常情况出现,与刚做完手术时X线片比对(图1A),完全一致;第1次手术后可见股骨前侧和后侧有大量骨痂形成(图1A),复查可明显看到骨痂变小(图1B);第1次手术后X线片股骨前后骨膜反应严重(图1A),这次复查可见骨膜反应基本消退(图1B);在复查时第1次手术留下的螺钉孔变得模糊不清(图1B);同时与刚做完手术时X线片相比较,骨折线变宽而明显,但骨折线边缘模糊,上述检查结果表明股骨正在进行骨愈合,且愈合效果良好。通过对伤口及其周围骨组织及肌肉触诊,发现骨折部位内侧股骨表面有轻微隆起,长度约3 cm,应为形成的纤维骨痂。股骨前方大量骨痂引起的硬肿明显缩小。

图1 X线检查结果

2.4 血生化检查 通过对雪豹血液中各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发现除尿酸偏高外,其他均正常,尿酸偏高与雪豹饮食结构相关。

2.5 内科、超声、血生化、粪常规以及特殊项目检查 除粪常规发现雪豹有寄生虫感染(蛔虫)和潜血(与饮食相关)外,均未发现异常。

3 术后护理期间雪豹行为变化分析

在雪豹术后恢复期间,每天由1名饲养员和1名兽医24 h不间断看护,护理人员每间隔1 h记录雪豹所有活动行为并对相似行为进行归纳汇总。对可以辨认的卧息、睡眠、梳理、取食、饮水、排泄这6种行为进行了数据统计,发现雪豹在术后不同的恢复时间段里行为模式有较大不同。

3.1 卧息与睡眠 从图2可知,2月8-16日,卧息频率(60%~30%)远高于睡眠频率(30%),表明在术后最初8 d内,由于手术造成的伤口持续疼痛,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导致雪豹自身无法进行有效睡眠,而选择了以长时间卧息方式对睡眠不足进行了补充。2月19-25日睡眠频率大幅度上升,并在2月23日达到最高峰(60%),此时卧息频率降低至30%,表明伤口疼痛期已经结束,同时雪豹已经适应了新环境,此段时间以睡眠为主。2月26日-3月4日,又出现了睡眠频率降低,卧息频率升高的现象,考虑原因,很有可能是雪豹自身恢复良好,精力恢复,而敏捷性(野性)增加,对周围环境和看护人员的敌意导致。

图2 卧息-睡眠频率变化

3.2 梳理与取食 从图3可知,雪豹梳理行为、取食行为均在2月16日左右出现高峰,表明随着健康时间的延长,精力逐步恢复,饥饿感也随之上升,采食频率、采食量也进一步加大。2月16-19日出现降幅,之后的梳理数据在偶然出现小降幅的同时,一直呈上升趋势;取食行为在2月18日之后呈逐步下行趋势,但是在24日之后稳步回升,此一系列数据与“卧息-睡眠”数据相似,从另一方面表明雪豹自身恢复良好,敏捷性(野性)增加,对周围环境和看护人员的应激反应加大所致。

3.3 饮水与排泄 从图4可知,2月17-18日,雪豹饮水与排泄频率达到同步,17日之前数据显示两者没有明显关联,且各数据较为紊乱,考虑原因主要是手术刚结束,术后疼痛期内雪豹体内代谢还处于不稳定阶段,17日之前数据没有实际意义。19日之后雪豹饮水频率出现下降,频率间隔为2~3 d,并且饮水最高频率稳定(4%~5%),此数据表明雪豹已经恢复,极有可能表现出自我野外饮水规律。排泄频率在2月23日-3月2日出现停滞,后出现高峰,表明腿部手术对动物排便造成了影响,可能原因:后肢力量不够、疼痛;同时不排除喂食量少的因素(仅为正常量的一半)。

4 小结

雪豹“凌雪”第1次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除了钢板材质不够坚固外;雪豹自身习性、护理方案不够完善也是导致股骨再次移位的主要原因,北京动物园根据多年来护理野生动物疾病的经验教训,针对此次雪豹术后具体情况,对护理方案进行了多次调整,包括应急预案、活动限定、伤口护理、饲料以及卫生消毒几方面。

图3 梳理-取食频率变化

图4 饮水-排泄频率变化

考虑到雪豹具有极强的跳跃能力,为了保证术后护理成功,将雪豹饲养在180 cm×85 cm×100 cm的护理笼内,即保证雪豹有充分的站立、活动空间,同时限制其出现剧烈跳跃、猛扑等大幅度动作影响术后康复。笼内下方铺有踏板,保证了雪豹术后趴卧、行走时保持创面清洁。

在雪豹术后24 h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密切观察创面有无肿胀、渗出物等情况,防止舔咬手术切口,保持创面清洁和干燥;后续几天中,给予止痛药物,前3天皮下注射镇痛药3.2 mL[4%痛立定,0.1 mL/(kg·bw)];同时为预防感染,给予抗菌药3.2 mL[5%拜有利,0.1 mL/(kg·bw)],从术后第4天开始变为口服抗菌药4片[麻佛美片,20 mg/片,1片/(10 kg·bw)],1次/d,添加在食物中,同时每日创面上药2次(胶原蛋白银离子喷剂)。

因考虑到动物活动较少且年龄偏大,故每天饲料量定在1 kg左右(正常量2 kg/d),以活兔为主,处死、剥皮后去掉胃肠道(平均每只1 kg左右)后饲喂,为了丰富雪豹食物,添加少许牛肉、羊排。

每天对雪豹的护理笼、房间进行打扫,用无刺激消毒药(百度杀,1∶600)进行喷洒消毒。在清理护理笼内部时,考虑到用水枪冲洗容易弄湿雪豹的伤口,饲养员拿1根绑好布条的木棍伸进笼内把踏板擦拭干净。

在对野生动物疾病的诊断治疗过程中,由于患病动物的稀缺性、特殊性,导致了治疗方案可查性低、相关诊治文献稀少、诊治标准不明确等问题,国内对于野生动物疾病诊治现阶段还是以临床兽医经验为主,这导致了在疾病诊治过程中由于主观意识过强,误诊极易发生。而骨科疾病,特别是骨折的治疗及后续护理工作,现阶段还是以将人医和伴侣动物的治疗经验、方法套用于野生动物,从野生动物特殊性角度考虑,这种方式应该逐渐摒弃,同时建立野生动物适用的、动物园自身条件可以达到的治疗及护理方案。

本文以雪豹股骨折术后护理为例,对大型猫科动物在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关方案的制定进行了摸索。得到一套较好的术后护理方案,为野生动物疾病诊疗护理提供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略)

猜你喜欢
雪豹股骨饮水
简易饮水鸟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有只雪豹叫迷糊
中国人首次领衔保护雪豹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雪豹”飞驰撼大地
雪豹这只猫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饮水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