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古镇景观基因生产的特征分析

2020-05-17 13:41杨立国石琳华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南岳古镇景观

杨立国 ,石琳华

(1.衡阳师范学院 城市与旅游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2.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南 衡阳 421002)

古镇是指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受政治力量、社会行为、文化环境等因素长期影响而形成和发展的地域空间,具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许多古镇在建设过程中采取简单粗暴的大拆大建模式,造成古镇建设面临普遍同质化问题。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保护古镇自然生态、原居环境和历史文化遗存,推动古镇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我国转型发展时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基因角度研究景观,最早主要通过基因视角分析聚落空间布局的规律[1]和从形态学的角度研究城市景观[2-3]。运用 “景观基因” 理论分析景观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4],主要集中在传统聚落景观的特点分析[5-6]、识别方法[7-8]、 “胞-链-形” 的图示表达[9-10]、GIS 管理[11-12]及其在旅游、地方和古城中的作用[13-22]。总体来看,目前的研究侧重于从静态的角度研究,缺少从动态的角度对景观基因开展研究。本文借鉴空间生产的理论,以南岳古镇为例,探讨景观基因的生产特征,以期深化景观基因研究,为南岳古镇文化景观保护及发展提供借鉴。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区域概况

南岳衡山,为中国 “五岳” 之一,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南部,绵亘于衡阳、湘潭两盆地间。南岳古镇坐落在南岳最高峰祝融峰的山麓,距长沙约140 km、距衡阳城区约40 km,有107 国道、京珠高速、武广高铁南北贯通。古往今来,历代著名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和文人墨客慕名而来,被列为 “南宋四大名镇” 之一,是湖南省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历史遗迹。

1.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访谈、文献资料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南岳古镇的景观基因生产进行研究。调查小组于2019 年11 月28 日至11 月30 日进行预调研,有针对性地发放问卷18份,随机访谈8人,针对调查问卷和访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并于2019 年12 月24 日至2019 年12 月28 日,再次前 往 案例地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20 份,回收117 份,有效率为97%。并对各类型人员进行访谈18 人,包括当地原住民4 人,经营者7 人,旅游者7 人。此外,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单一资料的不足与偏颇,还在网络上逐条搜集2017 年12 月至2019 年12 月间旅游者对于南岳古镇的评论,作为补充材料,以供后期理论饱和检验之用。根据前文对景观基因相关理论的阐述,在分析文本资料前,对这些文本资料借由以下标准进行筛选:评论者肯定提及南岳古镇的景观发展;评论者在不同时段去南岳古镇的体验、感受变化。最后共收集含有 “景观、发展、时段” 等字眼的可用资料49 条。

2 南岳古镇景观基因的生产特征

2.1 生产阶段划分

景观基因按其可视性可分为物质景观基因与非物质景观基因。物质景观基因,也称视觉景观基因,是真实存在的客观物体。按照南岳古镇物质景观基因的生产特征,将其生产过程分为自主兴起、成熟发展、停滞衰退、复苏构造四个阶段(表1)。

自主兴起阶段,古镇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简单,受南岳衡山影响,除了居民类景观外,还存在少量宗教信仰类景观,这为古镇宗教文化景观基因的生产奠定了早期的基础。成熟发展阶段,承载人们思想、信仰的宗教景观、居住类景观及纪念性景观纷纷出现,南岳古镇已经形成基本的景观基因结构。停滞衰退阶段,学校形式的教育景观出现,但古镇寺观、经书、佛像等文化景观遗产陆续被毁坏,景观基因生产陷入显著衰退,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无生产。复苏构造阶段分为传统文化景观的重构与现代旅游消费景观的新建两步,古镇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融合新的社会因素进行景观再生产。

表1 南岳古镇景观基因生产阶段

2.2 景观基因胞的多样化生产

南岳古镇集佛、儒、道三教文化于一镇,宗教景观融合地方文化发展成其地域特色。据调查发现,游客能从古镇宗教景观中体验到宗教文化和民俗特色,对其具有较高的认同度。始建于隋朝的南岳庙现已成为古镇的标志性建筑,此外,祝圣寺、大善寺、香山寺等宗教景观都保存较好。虽然古镇的景观基因胞经历了以生活性景观为主—以宗教景观和纪念类景观为主—以教育类景观为主—以宗教景观和民居景观为主—以消费性景观为主的多样化演变过程,但这些景观都受到宗教景观的影响。调查发现,近些年新建的中华万寿大鼎、福寿寺、万寿广场等景观与祈寿文化、佛、道思想相关联。民居建筑多为上住下商式,在十字街及入镇通道周围底层商户多经营香行,在其他景观通道两侧以服务于游客的酒楼饭店、客栈、休闲产品项目为主,受游客干扰较少的街巷则以日常生活服务设施为主。

2.3 景观基因链的自由式生产

古镇道路整体因地制宜呈自由式布局,局部为规整的方形布局。随着南岳宗教的兴盛,古镇的吸引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来南岳旅游、定居、工作。南岳大庙前的东、南、西、北十字御街及两翼的北支街、半边街无法满足交通需求,道路交通沿着居民点布局。在复苏构造阶段,为保护古镇格局风貌的完整性,南岳古镇新建新街,沟通祝圣寺与其他景观的联系,借鉴棋盘式布局完善交通道路网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图1)。

图1 南岳古镇核心区域景观基因链的生产

水系不仅能用于居民生产生活,还能作为重要的景观要素。寿涧溪是古镇的主要水系,它源于衡山的金简、烟霞二峰,流入现华严湖水库,绕南岳大庙,穿过岳庙后门的接龙桥(现已毁),流经岳庙左侧,经岳庙前门棂星门至庙右侧将军桥,经镇岳桥注入湘江。但在现代建设过程中水系被破坏,西河某些区域被建筑覆盖或改为暗渠,本流向庙后的寿涧溪(现龙荫巷)被改道,河道污染严重,因此水系在南岳古镇景观链中并不突出。古镇需要对水系进行综合整治,改善水质与周围环境,营造水系景观轴。

2.4 景观基因形的不规则生产

古镇生产生活受地形的影响较大,周围并没有建立城墙,更多是依托自然屏障。历史时期,古镇以南岳大庙为景观核心,大善寺、祝圣寺为两翼,十字街为骨架,民居建筑为基本的组合单元,外侧为农田荒地,没有构成一个景观基因形。现代景观建设中依据地形地势及原有建筑、道路进行布局,通过交通线路将各个景观胞相互联结,现古镇道路从十字形向网状转化,整体形式呈不规则形。

2.5 景观基因元的融合性生产

景观基因元是一个地域所特有的内在文化符号,通过特定的形式和载体传承。南岳古镇具有4000 多年的历史,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下形成了独特的寿文化、宗教文化及民俗活动[3-4],从传承载体、文化因子、功能、信念等方面分析古镇的非物质文化基因生产(表2)。自公元268年,道、佛、儒教陆续进入南岳古镇,三教文化相互影响、融合发展,共同影响古镇人民的生产生活。南岳大庙融合了佛家寺院、道家宫观、儒家楼阁。古镇民俗通过口头传说、表演等形式与宗教文化相融合。古镇的饮食、传统技艺也融合了佛道儒元素。总体而言,南岳古镇景观基因的元具有延续融合多元文化的生产特征。

表2 南岳古镇景观基因元的生产

3 南岳古镇景观基因生产机制

南岳古镇景观的发展变化是地理条件、经济发展和地方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是各类活动主体有意识的、共同构造的结果。从最初的居民主导生产生活演变为多元主体(政府、开发商、企业、经营者、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共同主导古镇景观生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古镇以招商引资形式发展,之后,古镇通过旅游推动发展。古镇经营者为游客和本地居民服务,游客和本地居民引导经营者进行资源整合,实现了古镇的完整保护(图2)。

3.1 地方政府的主导

政府在市场导向的过程中保障资金的及时投入,使得地方发展规范有序进行。南岳区政府对古镇的遗存进行了规划,通过宗族同居的民居建筑、庙宇、祠堂、道观、牌坊等各种空间内的活动对人们进行教化,同时,对不符合当地历史风貌的建筑进行整修,实现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发展古镇文化。

图2 南岳古镇景观基因生产机制

3.2 经营者的塑造

经营者包括开发商和商户,开发商主要是对古镇景观建设进行投资与开发。开发商在前期会为古镇的建设和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对古镇景点的发展起到直观积极的作用。而在后期则主要是以盈利为目的,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商户经营着各类的商品、住宿、娱乐等,南岳古镇中最多的商铺是香行,其次是从事餐饮、住宿、工艺品等经营,通过对店铺的装修、经营商品的选择等活动塑造着古镇的景观基因。

3.3 居民的文化自觉

古镇发展旅游能给当地居民带来经济利益,居民就认可古镇旅游业的发展,便自发地保护古镇的景观,主动定期对古镇分片区进行清洁打扫,还会有值班巡视的安保,维护古镇的整洁和治安,从而推动古镇景观的生产发展。

3.4 游客的互动反馈

旅游需求是推动南岳古镇景观生产的原动力。南岳古镇设置了游客休息站,不仅给游客提供休息观赏场所,也是问题反映的地方,游客可以反馈旅游中的问题或建议。游客的需求推动古镇的景观空间、服务设施的提升,推进了古镇整体景观的空间再生产。

4 结论与讨论

空间生产理论在研究聚落景观上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该理论从物质景观因子与非物质景观因子两方面探索古镇景观在空间生产过程中的变化及内在特征,并通过 “胞-链-形” 理论将物质景观抽象化、图示化,探讨南岳古镇文化景观基因的生产过程及机制,发现在景观基因生产过程中,物质景观因子与非物质景观因子是相互依存、相互连接的关系。物质景观基因是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影响下的产物,非物质景观基因是经历长时间沉淀、附着在特定载体上的文化。在研究聚落空间时不能通过只研究一个方面得出其景观基因生产特征,需要两者相联系进行分析。然而,景观基因生产理论极具深度性,当前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相关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古镇文化景观基因的认同,不同类型的古镇对比等是后续研究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南岳古镇景观
传承南岳游干班红色基因 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南岳篇章
田汉与南岳衡山的不解情缘
观日台弄笛
景观别墅
南岳寿文化的现代养生价值研究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