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体育院校健美操普修课教学设计探析*

2020-05-18 12:33卓志伟
运动精品 2020年12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目标评价

卓志伟

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体育院校健美操普修课教学设计探析*

卓志伟

(南京体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4)

对体育院校健美操普修课特点进行分析,基于有效教学理论分析有效教学设计的目标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再此基础上对健美操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设施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进行教学设计,并提出健美操有效教学的几点建议。

有效;教学;健美操;普修课;设计

2010年7月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有效教学正是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背景下被关注的,并成为应对高等教育困境和高等教育有效发展的重要措施[1]。有效教学的核心是能够使学生主动学,有兴趣学且能够学会,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无限的价值。

目前体育院校健美操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尽管大多数高校都配有专业的健美操教师及具备标准的健美操硬件设施,健美操项目深受学生们的喜欢,但由于教学内容陈旧,课堂上仍采取死板、严肃、“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多以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的单一的教学方法,过多地强调教师的“教”,忽略学生积极的“学”,评价形式单一,缺乏过程性评价和自主性评价,课堂教学缺少师生互动,课程质量参差不齐,学生上课意愿不强等问题。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内涵,结合笔者数年来健美操教学的经验,基于有效教学理论对健美操课程进行教学设计,以期能够为体育院校健美操普修课教学服务。

1 体育院校健美操普修课的特点

体育院校健美操普修课学生来自体育院系不同的专业,他们是非健美操专项的学生,跟普通学生一样不具备高水平的技能。但他们毕业之后要从事体育相关的工作,老师、社会体育工作者、健身教练甚至是康复指导师等等,所以在学校要也需要达到“一专多能”,需要掌握健美操的基本技术技能及一定的教学能力。体育院系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动、精力充沛、动作接受能力也较强;但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比较懒惰,课后不会复习。在健美操课上需要教师能够针对这些学生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和实施教学策略。

体育院校健美操普修课的教学目标应于培养目标紧密联系,区别于普通高校健美操公共的教学目标,应要求学生通过健美操学习要能够会讲、会练、会训、会教、会编健美操,还要求学生能够具备健美操损伤的防治、健美操竞赛和裁判规则等知识。所以学校制定健美操教学大纲不能“一刀切”,应针对不同系的健美操其教学大纲、教学目标、课时等课程设置都有所不同。

2 有效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2.1 目标性原则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步骤、搭配教学结构、测评教学效果的依据,也是使学生明确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2]。教学目标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的成功与否,教学效果的好坏。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及首要原则,能够使教学“事半功倍”。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首先要遵循的是课程的整体目标,如《标准》中的五维目标。其次根据健美操课的特点,制定符合健美操课总体的教学目标及具体到每个单元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目标由大到小、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分部,尤其到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详细、具体可测量。健美操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以《课程标准》中的五维课程目标为指导,根据健美操课程的特点制定学期目标及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2.2 情感性原则

认识和情感共同组成了学生心理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所谓认识即学生对知识或技能的接收、转化、加工;而情感是维持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动力;所以情感对于有效的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里的情感是指广义的情感,除包括狭义的情感外,还应该包括兴趣、动机等等心理要素。这也是传统教学所欠缺的地方。传统教学没有认识到学生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导致传统教学的最为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学生上体育课缺乏兴趣,出现了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尴尬局面。情感原则首先就是要求教师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去,上课要有激情,对学生要“以诚相待”。教师的激情是学生兴趣的源泉,教师的激情上课才能带动学生的投入;其次,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在沟通和交流中能够得到学生学习反馈;最后,教师要能够基于学生需求,优化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跟学生说明学习课堂内容的重要性及意义,如使学生认识到上课素质练习的方法对以后毕业甚至在指导家人朋友锻炼身体时是非常有用,那么学生就会很认真很积极的去掌握。

2.3 主体性原则

所谓主体性原则就是以学生发展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我们一直强调,在教学中应该倡导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思想,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一味的讲、教,学生一味的学、练。应当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老师要了解学生发展的共性及个性,通过探究式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思考能力及动手能力。要让学生们觉得课上的有意思,能够“学我所用”。

2.4 科学性原则

每个青少年的发展,不管从心理还是生理上都遵循一定的生长规律,是循序渐进的,逐步成长完善的过程,生理上主要身体形态、生理机制、身体素质等方面。心理发展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以及个性的发展,认知发展主要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有效的体育教学设计因遵循青少年发展规律,充分把握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了解生理特征,如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等情况,从学生心理需求出发,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安排科学的运动负荷,教学才能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3 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体育院校健美操课教学设计

3.1 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之前,先区别一下什么是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因为很多教师会混淆这两个概念。所谓教学目标是描述的具体的学习成果,而教学目的既可以是总体的(如掌握健美操基本步伐)也可以是具体的(如掌握健美操中的并步)。教学目标相较于教学目的来说是较为短期的,可以是一节课或一个学期的教学目标。一个可测量的教学目标具备四个要素:内容、行为、条件和标准,这四个要素有助于教学目标能够体现出一种清晰的、明确的学习成果,也有助于对如何评价或测量这一成果进行描述[3]。内容即具体的学习科目,内容要具体,给人一看就很明了,不需要去查找相关资料。目标不应该仅仅是教学任务和内容,更应该是教学成果。所谓行为即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行为的描述我们常常用的动词有“理解”“了解”“掌握”“领悟”等等,这些词用在拟定总目标、教学目的的时候是合适,因为你不知道学生们是否掌握动作技能,必须通过具体的行为动词来表现出来,如能够跳出踏步转身的动作,能够跟音乐跳出踏步转身等等。条件即学生实施行为的环境、情况或场景,条件不同,教师在进行总结和评价的时候更清晰。如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跳出1*8拍动作或学生独自跳出1*8拍的动作等。标准即对学生的要求,如要求没有错误的跳出4*8拍动作。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个模板或框架来拟定可以测量的教学目标,如表1。

表1 拟定可测量的教学目标的模版和框架

要素行为内容条件标准 什么人(教学对象:学生)做、说、跳等(可观察的动词)什么事情(具体且普遍)在什么情况下(背景或提供的东西)到什么程度(准确性、熟练性或一致性)

我们发现在对学生进行基本技术技能时进行上面这种目标的设定是可行的。但对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体育道德等核心素养这些比较隐性的目标是无法通过设计具体的目标内容的,这些隐性的只能通过具体的活动任务来实现。可以通过对活动任务呈现及过程的安排,在组织和实施的过程中来实现隐性目标。

3.2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或手段,它不仅包括教师教的方法,还应该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体育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全面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满足有利于教师对知识技能传播,还应考虑到学生能力、情感和态度等方面的体验。

目前健美操教学主要的教学方法有传统教学法、俱乐部教学法、自主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合作教学法等。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技术基恩给你的掌握及心理都有一定的影响,其影响的程度及方面不尽相同,但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并不存在哪一种教学方法好,哪一种教学不好,所以我们不能否定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关键在于教师的选择和利用。教师应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优化传统教学法,有时可以将俱乐部教学法、合作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3 实施反馈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也叫教学程序,是指教学的步骤或组织。传统的健美操教学过程是教师将本节课的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如4*8拍的动作。随后对4*8拍的动作进行分解教学,学生跟随教师的动作模仿练习;模仿练习结束后由学生分组进行巩固,教师巡视指导纠正;最后教师对整节课进行评价。大多数的健美操教师都采用的这个过程。而有效的教学过程应该具有反馈的步骤,因为只有反馈才能知道学生学习掌握的效果,才能不断作出调整,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图1 传统的健美操课教学过程

图2 有效教学程序图[4]

3.4 运用丰富的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它直接沟通教学双方。体育教学设计中媒体的含义是广泛的,除了教学硬件:体育场地、器材以外,还包括传统教学媒体,如语言、文字、粉笔、黑板等和现代电子多媒体技术。现代多媒体技术是指将数字、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信息载体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使其建立某种联系,并集成为具有相互性的计算机系统[5]。如今,科学技术日益发达,多媒体技术逐渐融入到教学中,成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丰富健美操教学手段,是如视频、微课等;且更多的健美操微课和慕课等课程形式出现,方便学生课外学习和巩固。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眼前,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掌握健美操技术技能时更主动,使教师在教学时能够更加省时省力。那么该如何合理运用呢?要始终坚持将学生放在中心地位,选择的目的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方便学生自我学习和提高,不同目的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介。

3.5 设置多元的评价标准

课程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和调整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设计的必要一环。在教学中,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至始至终地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其中,评价的过程就是检验教学活动效果的过程,检验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所以我们在对教学目标进行设定时一定是可测量的、具体的且是可以达到的。评价的类型有很多,比较突出的是布卢姆提出了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而在新课程改革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倡导发展性评价,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有效教学评价更倾向于发展性评价,是综合内外各种因素,而不仅是对课堂教学标准进行评价的统一,是应全面综合考察学生的发展,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的掌握,还应该包括情感、个性和态度的全面发展。在评价时应注重是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相结合,注重知识与态度、情感与目标相标结合,课堂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6]。

我们可以看到南京体育学院传统的健美操评价标准内容比较主要集中在技术技能考核,忽略了学生身体素质及理论知识的考核;考核主体过于单一,由教师“一者独大”;一个有效的教学评价应该多样化,不仅有健美操专项技能、体能评价,还应该包含平时成绩(主要指课堂考勤及课外练习健美操的情况)及相关理论方面的考核。根据有效教学要求设置了有效评价标准,见表2、表3。

表2 南京体育学院健美操传统评价标准

考核内容比例考核主体考核形式 技术 第三套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二级20% 个人 校园系列健身操《青春魅力》30%教师单个同学及小组 技能创编32拍健美操动作组合领操40% 小组 平时平时考勤10% 个人

表3 南京体育院校健美操普修课有效评价标准

考核内容比例考核主体考核形式 技术 第三套健美操套路校园系列健身操《青春魅力》20%20%教师考核为主学生或小组互评为辅个人及小组 技能创编4╳8拍健美操动作组合并领操30%教师考核分组及个人 身体素质立定跳远、俯卧撑、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10%教师考核个人 平时成绩考勤情况、课外健美操练习10%教师考核个人 健美操理论健美操定义、特点、作用;制定健美操运动计划;健美操运动损伤的防治10%教师考核试卷

4 健美操有效教学的建议

4.1 提高教师“教”的有效的能力

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良好教学技能,教师进行有效教学必须具备以下能力(1)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2)选择合理教学内容和运用教学策略的能力;(3)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能力[7]。教师应该根据这样的标准不断的再学习,以提高综合素养,不仅包括健美操技能和理论知识,还应该具备体育锻炼甚至体育以外的知识;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改变教学风格,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老师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储备,且教学幽默不呆板,教师上课有激情,与学生“亦师亦友”,这样的老师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才愿意积极的参与到健美操课程的学习中。学校也应该注重健美操教师的再培训,提供各种继续深造的机会。

4.2 构建学生“学”的有效的模式

学生学习学的有效的含义就是“学生喜欢学、主动学、学的有效果”。首先健美操教学应基于学生的需求,如针对学生想要塑性瘦身的需求,教师可以在准备活动中以有氧操练习的形式呈现,不仅达到了热身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锻炼到心肺功能,在教学后半部分安排身体素质练习。针对团队合作和集体意识的培养上,教师可以以小组联系和分组编排的形式来实现。其次,教师应该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机会主动去做、去想。每节课最好是能做到把大部分的时间留给每个学生主动学习,包括思考、操作、联系、讨论等。在空间上,应改变传统的学生与老师之间面对面的座位或站位[7]。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反馈,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表扬,使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或努力的幸福感,在课程中体验到归属感。

4.3 制定学生“考”的有效的标准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是实现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渠道,也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考虑:第一,注重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参与程度过程及进步,以便于对学生进行纵向比较。第二,促进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评价,使师生互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第三,评价内容的丰富性,评价不仅仅应该局限在健美操技能的掌握上,还应该增加健美操锻炼计划制定的能力,创编能力上。我们健美操教师应该在认识上要明白教学评价是健美操课程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它的基本功能是反馈和激励,目的在于改善教学质量,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进步和发展。

[1]樊申元,孙文树.基于时空结构的高校有效体育教学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4)37:107-111.

[2]蔺雪莲.有效教学理论在高师体育专业排球技术课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5).

[3] 凯·M普赖斯,等.有效教学设计-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1).

[4]郁章永.有效教学模式在中学田径课中的实证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3(5).

[5]王凤娟,刘德兵.浅析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教育理论研究,2015.

[6] 余文森.有效教学的三原则.http://www.docin.com/p-1257532082.html.

[7]郁章永.有效教学模式在中学田径课中的实证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3(5).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Design of Aerobics Courses in PE Colleges based on Effective Teaching Theory

ZHUO Zhiwei

(Nanjing Sports Institute, Nanjing 210014, Jiangsu, China)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体育院校健美操普修课教学设计与效果分析》,编号:2020SJA0393。

卓志伟(1973—),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目标评价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体育院校(系)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