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病人SII、血清Fib和AGR水平变化及意义

2020-05-19 07:00孙瑞迅李琳坤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胶质瘤白蛋白恶性

孙瑞迅 李琳坤 董 辉 刘 飒

脑胶质瘤为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具有发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1,2]。胶质瘤多呈浸润性生长,恶性程度较高,具有较强的侵袭力,即使采用手术治疗联合术后放化疗和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术后生存期并未有明显提升[3,4]。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胶质瘤病人生存质量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机体慢性炎症反应在恶性肿瘤的发生、进展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oinflammatory index,SII)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的乘积与淋巴细胞的比值[4],是一个恶性肿瘤的标志物[5,6]。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是一种340 kD 的肝脏糖蛋白,是一个炎症反应和恶性肿瘤进展过程中的关键调节因子;而且Fib在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7]。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和球蛋白水平升高是反映机体慢性炎症和营养状态的重要指标,而机体的慢性炎症和营养状态差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8],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与胶质母细胞瘤病人的生存期缩短显著相关[9]。本文探讨脑胶质瘤病人SII、Fib、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lbumin to globulin ratio,AGR)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2 年 12 月至 2017 年 7 月收治脑胶质瘤 128 例,其中男性 73 例,女性 55 例;年龄 18~79岁,平均(45.73±8.85)岁;肿瘤位于幕上52 例、幕下76 例;WHO 分级Ⅰ级 28 例,Ⅱ级 31 例,Ⅲ级 35 例,Ⅳ级34 例。所有病人术前均未行放化疗及其他抗肿瘤药物治疗;无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疾病;无其他器官恶性肿瘤;无血液系统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8 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1例,女性27 例;年龄25~72 岁,平均(40.28±6.15)岁。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测方法 胶质瘤病人术前3 d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采用 Spearman 相关系数分析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的敏感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胶质瘤病人SII、Fib、AGR 变化 胶质瘤组SII、血清Fib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AGR 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胶质瘤病理级别增高,SII 和血清Fib 均明显增高(P<0.05),而血清AGR 明显降低(P<0.05)。见表1。

2.2 SII、Fib、AGR 水平对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判断价值 ROC 曲线结果示,SII、血清 Fib 和血清 AGR 对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均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三者连用诊断效能更高。见表2、图1。

3 讨论

胶质瘤为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10]。虽然,手术、化疗和放疗在治疗胶质瘤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胶质瘤的高侵袭性特性,导致病人生存率较低,特别是胶质母细胞瘤,其5 年病死率高于95%[11]。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胶质瘤的金标准,但是需要手术取材,可造成正常脑组织损伤。因此,选择一种操作简单、可靠、创伤性小的预测标志物对了解胶质瘤病人的病情进展和对症治有重要意义。

机体慢性炎症可促进恶性肿瘤发生和发展,炎症反应也被认为是癌症发生的重要标志之一。有研究表明肿瘤相关的炎性细胞与肿瘤病理生理学密切相关,机体炎症严重程度可能与肿瘤的分级有关[12]。此外,炎症可以为肿瘤微环境提供生物活性分子,炎症产物也被认为是潜在的肿瘤生物标志物。中性粒细胞可通过激活内皮细胞,增强循环肿瘤细胞对肿瘤远处转移的粘附作用;也可通过抑制免疫细胞的细胞溶解活性来抑制淋巴细胞、活化T 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13]。血小板和内皮细胞粘附蛋白也可通过增加肿瘤细胞外渗来促进肿瘤转移[14]。血小板可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和转移,并保护肿瘤细胞免受抗肿瘤免疫反应。SII是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和淋巴细胞绝对值的比值,其水平变化可反映病人体内免疫平衡状态。有研究发现SII 水平升高可预测胶质瘤病人的生存预后[4]。约50%的恶性肿瘤病人存在血液高凝状态[5]。Fib作为参与机体凝血机制的重要物质之一,可通过刺激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多种生长因子、抑制自然杀伤细胞等功能来促进肿瘤生长及局部侵袭和转移[15,16]。有研究报道血清Fib水平升高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转移、浸润的预测指标[17]。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是肝脏合成反应功能的重要指标。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和球蛋白水平升高(即低水平AGR)提示机体的炎性反应增强、肿瘤免疫的低下,打破原有的平衡状态,表现出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18]。范仕兵等[19]报道称术前血清AGR升高或降低与脑胶质母细胞瘤病人的生存预后有关。本文结果显示,胶质瘤病人SII、血清Fib 明显增高,而血清AGR 明显降低;而且,SII 和血清Fib 与胶质瘤病理级别呈正相关,而血清AGR与胶质瘤病理级别呈负相关。这与既往文献[5,20]报道相一致。另外,本文 ROC 曲线结果显示,SII、血清 Fib、血清AGR 对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表1 各组SII、血清Fib、血清AGR比较

图1 SII、血清Fib、血清AGR水平预测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ROC曲线

表2 SII、血清Fib、血清AGR水平对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预测价值

猜你喜欢
胶质瘤白蛋白恶性
成人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BFAR 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胶质瘤预后的关系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恐惧应激对胶质瘤影响机制及干预研究进展
力挽恶性通胀的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逝世,享年92岁